“网络右翼”的抬头与日本“右倾化”的真相

政治外交 社会

近年来,厌韩、厌华的“网络右翼”在日本社会中的影响力日益增强,仇恨言论的蔓延也令人担忧。“网络右翼”到底是些什么人,今后是否会进一步扩张势力?笔者将剖析相关的真实情况。

“网络右翼即贫民群体”的说法没有根据

日本的“网络右翼”(在批判的语境中有时称为“网右”,在肯定的语境中有时称为“网络保守派”)指的是自我封闭在网络空间中,喜欢右派言论的网民,首先是“厌韩”,然后具有强烈的“厌华”“反传统大媒体(但产经新闻除外)”“反东京审判史观”情绪。在现阶段来看,他们与后文将会提到的“保守群体”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重合性,“网络右翼”与“保守群体”处在一种互换关系之中。

据笔者在2013年初独立实施的调查显示,“网络右翼”的平均年龄为40岁左右,其中75%是男性,尤其是居住在东京都和神奈川县等首都圈大城市地区、平均年收入略高于同龄人群中间值、毕业于四年制大学的群体占了绝大多数(详细调查内容请参照拙著《网络右翼的逆袭》)。

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初开始,将“网络右翼”比作法国国民阵线等欧洲极右势力,认为“被移民抢走工作的低收入群体郁积的不满情绪形成排外倾向,日本的网络右翼也是此类人群”的“网络右翼=贫困群体史观”迅速抬头。时至今日,小林Yoshinori等人采用的依然是这种世界观,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根据。

其实,正如前文所言,“网络右翼”是居住在大城市地区(尤其是首都圈)的中产阶级。据推测,日本这个阶级的总人口大约是200万人左右,最多也就是250万人左右。这是根据2014年春季东京都知事选举时田母神俊雄(得到网络右翼群体狂热支持)获得了约60万票这个数据推算出来的,同时,这也是根据同年12月众议院选举时“次世代党”(推举田母神,获得了网络右翼的强烈支持)的比例代表得票总数约为142万票这一数据推导出来的数字。这或许是可以大致反映出“网络右翼”群体轮廓的准确数字(该党在此次选举中获得了两个议席)。

下一页: 2002年日韩世界杯是导致“网络右翼”出现的契机

关键词

安倍晋三 自民党 仇恨言论 日韩 网络右翼 网右 保守派 厌韩 厌华 极右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