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气象厅:从天气预报到防灾,忙得不可开交

科学 技术 社会 生活

在自然灾害接连发生的形势下,气象厅的作用与日俱增。从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到臭氧层监控,气象厅是一个与所有自然现象打交道的“由技术人员组成的政府部门”,笔者将为我们介绍它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2011年3月,东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18000人死亡,此后,日本列岛逐渐变成了“灾害列岛”。2014年8月,暴雨在广岛引发泥石流灾害,夺走了70多人的生命,同年9月,御岳山火山喷发,导致58人死亡,5人失踪,这是战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火山灾害。2015年9月,台风带来的暴雨导致流经茨城县的鬼怒川决堤,以常总市为中心的村落和农田瞬间被洪水淹没,化为一片湖泽。

茨城县常总市,台风带来的暴雨将村落化为一片湖泽(摄影:古川武彦)

作为日常生活的信息基础设施

近年来,每当出现这些现象时,气象厅就会走到台前,电视台转播预报科科长和海啸监控科科长等人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气象厅可谓忙得不可开交。当然不只是灾害发生之时,今天的气象服务已经作为社会必需的信息基础设施,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首先,天气预报的发展令人瞠目结舌。现在有每小时发布的“定点精确预报”、提前一两天的“短期预报”,以及“未来一周预报”和“未来一月预报”等。

一旦发生地震,除了震源、各地的地震烈度外,还会在几分钟内预报是否会出现海啸,如果可能出现海啸,还会预报海啸登陆时间。不仅如此,在感到地震摇晃之前,气象厅就已通过电视、手机等向各家各户乃至每一个人发送“紧急地震速报”,还对火山活动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并且,气象厅还运用数艘海洋观测船、漂流浮标和沿岸海浪测量仪等,观测暖流和寒流,开展海浪预报。

人们往往认为气象厅是一个负责天气预报工作的政府部门,但大家并不太了解它的服务范围、依靠怎样的观测系统和预测技术以及它的组织结构和预算等。

下一页: 全球罕见的“全面”服务

关键词

东日本大地震 地震 火山喷发 异常气象 气象厅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