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P论文风波之背景

科学 技术 社会 文化

武田彻 [作者简介]

STAP细胞论文风波超越了科学的范畴,甚至已经成为凸显现代日本社会风气的一次事件。媒体社会学家、惠泉女学园大学教授武田彻将为大家分析整个过程中呈现出的种种问题。

通过“故事”框架“看热闹”的风气

即便是在小保方举行的记者会上,针对是否实际存在STAP细胞这一问题,她也只是哭诉而已,对于可以为之佐证的第三方实验等信息,仅停留在暗示的程度上。当然,随着今后的事态发展,情况可能还会发生变化,但在9日举行的这场发布会后,不乏有人对小保方表示了同情。这或许是出于对理研似乎要将小保方一人当作替罪羊一脚踢开的态度的抵触,也表现出人们对之前将小保方捧上天,当被认定存在不正当行为后即刻翻脸将其视为“罪犯”的大众媒体的反感吧。

这恐怕是因为相较于科学意义上的真实,我们的社会对此次事件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到了“理研对小保方之战”这个打包捆绑的故事上之故。只有通过以人物角色为中心构成的故事这种框架,才能对现实产生兴趣。反过来说,只要故事的形式完整,大家就会觉得足矣——。“佐村河内事件”正是如此,真相已经消失在了失聪天才作曲家这个故事背景之后,而本次的STAP细胞风波的背后似乎也存在这种风气。

标题图片:理化学研究所研究小组组长小保方晴子离开记者会现场(2014年4月9日,大阪市内某酒店,时事通信社)

关键词

理化学研究所 STAP细胞 尖端科学 信息管制 大众媒体 角色文化

武田彻TAKEDA Toru简介与署名文章

惠泉女学园大学教授(媒体社会学)。媒体人、评论家。1958年生于东京都。毕业于国际基督教大学教养系,该校研究生院比较文化研究科博士课程结业。历任广播伦理节目质量改进机构广播与人权委员会委员等职。著书有《流行人类学编年史》(日经BP社,1999年,获三得利学艺奖)、《核电站报道与媒体》(讲谈社现代新书,2011年)等。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