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冲绳是谁的?——在日中的夹缝中思考
政治外交 社会-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围绕尖阁诸岛(钓鱼岛——译注)所有权问题的日中对立,毫无平息迹象。两国间煽动对立感情的言论此起彼伏,毫无任何能令人冷静思考的建设性意见。媒体添枝加叶的报道,网上舆论高涨。这种周而复始的状态,对日中双方都是不幸。
摆在日中间的最大认知差距之一,是在中国日益高涨的冲绳归属论。
中国报纸呼吁在冲绳地区培育“恢复琉球国”的力量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于5月8日发表文章,称“历史上悬而未决的琉球问题也到了可以再议的时候”。随后《人民日报》所属的《环球日报》于11日刊载社论说,“如果日本成为破坏中国崛起的急先锋,中国未来就应投入实际力量,在冲绳地区培育“恢复琉球国”的力量。”
香港报纸《文汇报》在10日的社论中主张,“琉球自古是中国的领土,日本凭借武力和美国的庇护盗窃了琉球和钓鱼岛”。中国外交部旗下的《世界知识》杂志也在3月16日的刊物中载文主张“日本对冲绳不具合法的主权”。
自2012年9月尖阁国有化以后,据说质疑冲绳归属的这类论文不断增加。在无关冲绳居民的地方,单方谈论冲绳的主权、归属,而且在网络上,“夺回冲绳”这种挑衅性的意见四起。
冲绳县民的迫切希求
在冲绳回归日本41周年的5月15日,县内的研究人员们成立了“琉球民族独立综合研究学会”。其背景在于对中央政府围绕美军基地问题一直无视冲绳民意的反抗。然而,如果中国因此将冲绳内部的这种动向当真认为“应在冲绳地区培育‘恢复琉球国’的力量”,那只能说是不符合时代的危险想法。
历史学家、琉球大学教授丰见山和行指出:“近代的琉球国,与管辖力相对较弱的中国(明清)保持朝贡关系的同时,与萨摩藩(日本)有着较强的从属关系”,将近代琉球定位为“从属性的双重朝贡国”(《琉球・冲绳史的世界》)。
琉球・冲绳在近代以后,经历了几多“改朝换代”,每次都在冲绳内部引发归属问题的争论,这是事实。1879年日本在“废琉置县”(也称“琉球处分”。指明治政府强行将琉球并入日本,将其改为冲绳县的一系列政治过程。历史上的琉球王国因此而消亡——译注)之际,一部分士族向清朝求援,1945年冲绳战役结束后相当一段时间,除回归日本外,还有冲绳独立、要求美国托管统治的呼声。1972年回归日本之际,出现了反对回归论。
如何在大国的夹缝间确保自己的主体性?如何实现自治和经济的自立,在保持自己固有文化的同时和平安宁地生活?——这就是贯穿于近现代史的冲绳居民们迫切的希求。这种愿望今天依旧没有改变。
县民对中国的感情急速恶化
冲绳县知事公室地域安全政策课于2012年11月至12月,以县内15岁-74岁的男女3000人为对象实施了“冲绳县民的对中意识调查”(参见文末参考资料)。因反对日本政府将尖阁国有化的决定,中国各地发生了大规模的反日游行。希望读者注意,该调查的实施存在这样的背景。
对中国的印象,受访者中回答“相对不好”和“不好”的,分别为57・9%和31・1%,合计达到89%
就阻碍日中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受访者的回答中最多的是“领土问题”、“中国的反日教育”、“中国人的民族主义和反日感情”等。
在历史上与中国关系密切的冲绳,一般认为对中国抱有好意的县民很多,但非常明显,仅从这个数字上也可以看出县民的对中感情在急速恶化。今年以来很突出的是中国媒体的一系列有关“归属问题宣传活动”,这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县民对中国的疑虑。
边缘人的“和平现实主义”
尽管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已如此之深,但日本和中国之间在各个领域的认识差距依然格外明显。从冲绳方面来看,中国的形象如上所述;而从中国方面来看,日本的形象无疑更劣一筹。如何能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来增进相互理解呢?激发对立情绪的排外的民族主义,只会使问题难上加难,不会带来任何益处。
许许多多的冲绳人反对将冲绳要塞化,当作中国包围网的军事重镇(也有一部分人并非如此)。这就是边缘人的“和平现实主义”。
冲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成为日美展开激烈的地面战的舞台。战后,在美军统治下,它被定位为抗衡原苏联和中国的“太平洋上的基石”。立足于如此这般严酷的历史体验,今后,冲绳所应起到的作用,是提供日中对话的平台,从这块土地上激起一股缓和紧张局势的浪潮。
(2013年6月7日)
参考资料:第1次冲绳县民的对中意识调查”(拔萃),由冲绳县知事公室地域安全政策课于2012年11月21日-12月12日实施。调查对象:居住于县内的15岁至74岁男女
受访者:3000人
有效回收数(率):1187人(39.6%)
用作调查结果比较,下列以日本全国为对象的调查是由言论NPO于2012年4月26日-5月14日实施的第八次“日中共同舆论调查”。
调查对象:日本全国18岁以上男女(高中生除外)
有效回收数:1000人
问1. 你对中国的印象如何?(只可选择一个答案)
冲绳 (%) | 全国(%) | |
---|---|---|
印象较好 | 1.4 | 2.3 |
相对来说印象较好 | 7.7 | 13.3 |
相对来说印象不好 | 57.9 | 66.7 |
印象不好 | 31.1 | 17.6 |
无回答 | 1.9 | 0.1 |
【问1中回答“印象较好”或者“相对来说印象较好”者请回答以下问题】
Q1.印象较好的理由是什么?(可选择多个答案)
冲绳 (%) | 全国(%) | |
---|---|---|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日本日本经济不可或缺的 | 47.4 | 52.6 |
通过留学生等民间交流取得了一定改善 | 43.7 | 35.3 |
频繁举行首脑会议等,政府间的关系稳定 | 2.4 | 5.8 |
中国社会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 22.9 | 33.3 |
对东日本大地震的援助 | 21.4 | 20.5 |
中国在历史问题上的言论有所减少 | 1.2 | 5.1 |
中国的政治向着重视日中关系的方向转变 | 6.4 | 10.9 |
对中餐、中国历史等中国文化感兴趣 | 46.8 | 31.4 |
中国人认真、努力,积极工作 | 18.0 | 15.4 |
在中国人的言行上感到巨大的能力 | 2.4 | 5.8 |
中国产品价廉诱人 | 23.2 | 23.7 |
中国开始重视国际政治规则 | 6.1 | 5.1 |
其他 | 19.6 | 7.7 |
无特别理由 | 3.1 | 9.0 |
无回答 | 1.5 | 0.0 |
【问1中回答“印象不好”或者“相对来说印象不好”者请回答以下问题】
Q2.印象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可选择多个答案)
冲绳 (%) | 全国(%) | |
---|---|---|
政治体制不同 | 20.0 | 26.5 |
历史上进行过战争 | 3.0 | 4.9 |
因历史问题等的对日批判 | 43.6 | 44.0 |
不能理解中国人的爱国行动和想法 | 50.5 | 28.4 |
为确保资源、能源,显得非常自我中心 | 60.1 | 54.4 |
明显的军事力量的增强及不透明性 | 38.0 | 34.8 |
不喜欢中国的大国行为 | 21.5 | 17.2 |
中国的霸权主义行动 | 36.4 | 23.0 |
尖阁诸岛的对立仍在继续 | 56.0 | 48.4 |
有易于国际规则的行动 | 58.4 | 48.3 |
其他 | 14.3 | 9.6 |
无特别理由 | 0.1 | 4.9 |
无回答 | 2.9 | 0.4 |
问2.你认为妨碍日中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答案不超过3个)
冲绳 (%) | 全国(%) | |
---|---|---|
日中两国国民互不信任 | 24.0 | 27.6 |
围绕海洋资源等的纠纷 | 34.9 | 34.1 |
领土问题 | 58.0 | 69.6 |
经济摩擦 | 4.2 | 16.5 |
对日本安保政策的忧虑 | 4.7 | 3.2 |
中国军事力量增强 | 12.3 | 12.6 |
日本国民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反华感情 | 4.2 | 2.7 |
中国国民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反日感情 | 40.2 | 19.6 |
日本的历史认识问题 | 11.4 | 7.7 |
日本战时的遗留问题 | 11.0 | 12.0 |
中国的反日教育 | 54.3 | 28.6 |
日美同盟的存在 | 2.5 | 1.4 |
台湾问题 | 1.1 | 1.6 |
中国人在日本的犯罪行为 | 5.4 | 5.5 |
日中两国政治体制的差异 | 10.0 | 8.1 |
中国的人种问题 | 6.9 | 3.9 |
中国产品的安全问题 | 20.0 | 15.7 |
教科书问题、右翼等的宣传活动 | 5.5 | 3.7 |
其他 | 2.0 | 1.6 |
无回答 | 0.3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