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冤案是怎样产生的?

政治外交 社会

佐野真一 [作者简介]

在各类冤案相继公之于众之际,东京最高法院决定重新审理“东京电力公司女职工被杀事件”。该事件的尼泊尔籍被告被判处无期徒刑并已关押达18年之久。早在案发之初就一直关注此事的纪实文学作家为我们剖析重审的背景。

“类推搜查”是冤案的温床

另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警方类推搜查(在预先断定了犯人的基础上展开搜查——译注)的恐怖,他们一旦决定就不会改变。

负责东京电力公司女职工被杀事件搜查工作的警视厅干部在得知该案件将进行重审后,断言道:“我们的搜查绝不会出错”。据说这位干部在审讯时,只是因为戈宾达咧嘴笑了笑,便断定他是罪犯,这实在令人目瞪口呆。

依据这样草率的类推搜查而被认定为罪犯,实在是忍无可忍。日本的警方和检方如何来补偿戈宾达失去的宝贵岁月呢?这令人不禁再次感到愤怒。

我想指出,在这个事件演变为冤案的背后,还潜藏着日本人对少数民族的种族歧视。

如果东京电力公司女职工被杀事件的嫌疑人是欧美人、韩国人或者中国人的话,由于顾忌来自这些国家的政治压力,恐怕日本的法院不会对戈宾达做出无期徒刑的判决。

因为戈宾达是来自尼泊尔这样一个亚洲最贫困国家的打工者,所以在类推搜查中被推定为嫌疑犯,并在充满杜撰色彩的审判中被判有罪。顺便提一句,事件发生时,日本是对尼泊尔ODA(政府开发援助)的最大出资国。

本来,只要去案发现场走一走,就能马上发现戈宾达不是罪犯。发现东电公司女职员遗体的公寓与戈宾达居住的房子之间的直线距离只有一米。

东电公司女职员被杀害的时间是1997年3月8日深夜。而遗体则是在11天后的3月19日发现的。

如果戈宾达真是罪犯,那么在此期间,他有足够多的时间可以远走高飞。然而,他不仅没有逃跑,甚至是在明知自己会因超期滞留被逮捕的情况下选择了向警方自首。

实在难以想象,除了电影《汉尼拔》中的莱克特博士那样的天生杀人狂外,还有谁能在距自己杀害的女性遗体所在的房间仅咫尺之遥的屋子里生活11天之久。

尽管各方面都在呼吁实现调查工作的透明性,却全然不见改善,这已经成为滋生冤案的温床。

下一页: 调查的透明化与证据的全面公开不可或缺

关键词

佐野真一 冤案 东京电力公司女职工被杀事件 戈宾达・普拉萨德・迈纳利 尼泊尔 DNA鉴定 重审 检察 警察 公开证据 推定有罪搜查 无期徒刑 无罪判决 上诉审 有罪判决 入管难民法 东京高等法院

佐野真一SANO Shinichi简介与署名文章

1947年生于东京都。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曾供职于出版社并担任过行业报纸记者,后成为自由撰稿人。81年因在《周刊文春》上连载“纪实 日本的性”而受到关注,此后相继发表了大量引人注目的作品和轰动性的作品。《旅行的巨人》获大宅壮一纪实文学奖,《甘粕正彦 乱心的旷野》获讲谈社纪实文学奖。作品《东京电力公司女职工被杀事件》因主张被告无罪而受到公众关注。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