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国际社会的伊朗和日本

政治外交

7月14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及德国与伊朗就伊朗核能源问题的交涉达成协议,国际社会将解除对伊朗的制裁,就此,从2006年就加入对伊制裁的日本也开始采取同步措施。协议达成后日本的反应与欧洲各国相比并不算迅速,但对日本来说,毋庸置疑,与石油占世界第四位,已探明天然气储量占世界第一位的伊朗恢复经济交流,从拓宽石油购入渠道、确保能源安全等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加强经济交流的基础上,政治及外交的障碍也会消除。在经历了“阿拉伯之春”等政治动荡的中东,伊朗算是为数不多的一个比较稳定的国家,它还将作为该地区外交和经济上举足轻重的一员而恢复活力。下面我将谈谈围绕伊朗核问题达成了政治共识后国际社会的动向,以及日本与伊朗关系的历史发展,并探讨日本今后如何开展伊朗外交。

欧洲积极恢复与伊朗的经济交流

7月核问题协议达成之后,特别是欧洲各国开始对伊朗表现出强烈关注。7月20日,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率经济界代表团访问伊朗,旨在尽早恢复与伊朗的经贸关系。加布里尔副总理在伊朗谈到今后的抱负时说,解除制裁之后,德国将可以参与到伊朗产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工作中来。参加这次经济访问的,就包括汽车制造大家戴姆勒以及电子机械制造大家西门子等企业的代表。德国对伊朗的出口额,2014年为23亿欧元,制裁解除后两年之内有望成倍增加。

法国外交部长法比尤斯也紧随德国之后,于7月29日访问伊朗。这是法国外长12年来首次访伊。法比尤斯说,此次访问将是与伊朗重启一系列经济、外交领域的关系的绝好机会。

法比尤斯外长强调,法国人常常为伊朗文化的魅力所吸引,乐于共享伊朗的古代文化遗产、科学与思想,他还盛赞伊朗的留法学生非常优秀,在法国的大学里成绩卓著,十分引人注目。他还明确表示,法国的汽车制造商标致、雷诺以及能源产业公司道达尔等主要企业将在伊朗重启业务,法国还有意在更多领域扩大与伊朗的经济合作。就像戴姆勒公司的代表随同德国副总理加布里尔同访伊朗所表明的那样,伊朗作为中东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对世界汽车产业来说是一个魅力无穷的国家。

下一页: 伊朗石油回归能源市场的国际意义

关键词

伊朗 核问题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对伊朗经济制裁 解除制裁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