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战殁者”——巴士海峡慰灵祭奠活动

政治外交 社会 文化

门田隆将 [作者简介]

最喜欢的弟弟之死与面包超人的诞生

另一方面,柳濑嵩的弟弟柳濑千寻,是从日本旧制高知高中考进当时的京都帝国大学法学系的青年才俊。他柔道也很厉害,文武双全。柳濑嵩对这个弟弟一向引以为傲。

幼年时期丧父的兄弟俩,关系特别要好。千寻从小时候开始就是个好弟弟,当哥哥和附近的孩子们打架时,虽然自己还小根本帮不上忙,但仍嚷嚷着“我要保护哥哥”,拼命为哥哥加油。

柳濑嵩的随笔里,多次出现小时候圆圆脸的千寻。柳濑嵩一直声言“我非常讨厌战争”,最终创作出了“面包超人”,它甘愿让饥饿的人们撕下自己的面包头来吃,具有终极的“自我牺牲人格”。这个主角长着和千寻那样的圆圆脸。

作为战后日本基石的战殁者们,正是这样作出了自我牺牲的人们,换言之他们是“为了他人而活着的人们”。面包超人指的是谁呢——我带着这个问题写完了《恸哭的海峡》。

柳濑千寻少尉乘坐的是“吴竹”驱逐舰。作为反潜侦察室的指挥官,他肩负着发现敌方潜水艇的使命。但1944年12月30日,“吴竹”驱逐舰遭受美国潜水艇的两枚鱼雷攻击,在巴士海峡沉没了。

为死去的父亲和10万战殁者诵经

“吴竹”驱逐舰的舰长是吉田宗雄少校。在慰灵祭上诵经的,正是已故吉田舰长的儿子吉田宗利(临济宗禅林寺的住持,73岁)。吉田宗利长期在佐贺县担任高中教师,曾经担任该县升学率最高的高中佐贺西高中的校长,是佐贺县教育界的权威人物。同时,吉田家还一直担任小城市禅寺的住持。

3岁时就与父亲死别的吉田宗利,不记得父亲的脸长什么模样。但是,母亲在丈夫受训的海军军校同期(第62期)文集中收入的一篇手记中,记下了吉田宗利和父亲离别时的样子。

“丈夫紧紧握着长子的手,摸着他的头说‘那爸爸就走了,要好好的啊’,留下这么几句简短的话就决然地出发了。像是有预感似的,长子宗利一直哭闹着撒娇说,‘我要跟爸爸走嘛’,把我累得够呛。丈夫像是回应孩子似的多次回头挥手,精神十足地出发了。他的那个样子,直到现在还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那个3岁的孩子,经过战后的70年,现在已经73岁了。为了给死去的父亲和10万名战死者诵经,他特意从佐贺县赶过来。

在吉田住持的诵经声中,包括遗属在内很多参加者上香。我也是其中之一。大家依次走上久经风雨的潮音寺二层正殿,为战殁者双手合十祈福。

下一页: 战殁者告诉我们的

关键词

日本 台湾 福岛第一核电站 太平洋战争 吉田昌郎 门田隆将 巴士海峡 潮音寺 中岛秀次 柳濑千寻 柳濑嵩 面包超人 玉津丸 吴竹 吉田宗雄 吉田宗利 恸哭的海峡 为义捐命 根本博

门田隆将KADOTA Ryūshō简介与署名文章

纪实文学作家。出生于1958年。从中央大学毕业后,进入新潮社工作。在《周刊新潮》编辑部先后做过记者、编辑等岗位,2008年4月辞职出来单干。主要著有《为义捐命:拯救台湾的日本影武者根本博》(集英社,2010年,获山本七平奖)、《见过死亡深渊的人——福岛核电站员工奋战500天纪实》(PHP研究所,2012年)以及《恸哭的海峡》(角川书店,2014年)等作品。门田隆将的网站:http://www.kadotaryusho.com/index.html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