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战殁者”——巴士海峡慰灵祭奠活动

政治外交 社会 文化

门田隆将 [作者简介]

在10万人殒命的巴士海峡举办的大规模祭奠活动

2015年8月2日上午11点半——

潮音寺位于台湾最南端的屏东县猫鼻头。在这里,为巴士海峡战殁者举办的超度诵经仪式开始了。当是时,一直闹哄哄的空气突然安静下来,不仅仅是参加者,就连阳光、树木以及风,都像在侧耳倾听。这儿形成了一个神奇的空间。

我的头脑中千头万绪,静寂中诵经声一直流淌进我的心灵深处。

碧空万里无云。在摄氏40度左右的台湾最南端,战后首次为巴士海峡战殁者举行了大规模的慰灵祭奠活动——“战后70周年巴士海峡战殁者慰灵祭”。

太平洋战争(大东亚战争)末期,美国在巴士海峡部署实施潜水艇“狼群战术”。为阻止日本输送兵员和物资,在该海域袭击向南方航行的日本运输船只。从1943年至1944年再到1945年,战斗日益惨烈。日本运输船在航向南方途中前仆后继般地被击沉。慢慢地,这个海峡被称作“魔鬼海峡”、“运输船墓地”。

但是,虽然丧失了制海权,日本仍然强行继续执行运输作战任务。“巴士”指代甚至包括延伸进太平洋和南支那海的这片广阔海域。在巴士海峡的战殁者,最终高达“10万人”这一惊人的数字。

死难者的精确数字到如今也还不清楚。因此慰灵祭奠活动也只是小规模地举办,有时在海上有时在台湾。但是,这次是战后70年来首次举行的大规模慰灵祭奠活动。

去年10月,我写的一本描写发生在这个海峡的悲剧的战争纪实文学作品《恸哭的海峡》出版了。该纪实文学作品以两位人物为中心展开描写。其中一位是独立步兵第十三联队通信兵中岛秀次(2013年10月以92岁高龄去世)。他在巴士海峡漂流了12天之后奇迹般地获救,二战结束36年之后他创办了潮音寺。另一位是漫画《面包超人》作者柳濑嵩的弟弟,在巴士海峡战死的海军少尉柳濑千寻(1944年12月死去,时年23岁)。

下一页: 发狂而死的战友们

关键词

日本 台湾 福岛第一核电站 太平洋战争 吉田昌郎 门田隆将 巴士海峡 潮音寺 中岛秀次 柳濑千寻 柳濑嵩 面包超人 玉津丸 吴竹 吉田宗雄 吉田宗利 恸哭的海峡 为义捐命 根本博

门田隆将KADOTA Ryūshō简介与署名文章

纪实文学作家。出生于1958年。从中央大学毕业后,进入新潮社工作。在《周刊新潮》编辑部先后做过记者、编辑等岗位,2008年4月辞职出来单干。主要著有《为义捐命:拯救台湾的日本影武者根本博》(集英社,2010年,获山本七平奖)、《见过死亡深渊的人——福岛核电站员工奋战500天纪实》(PHP研究所,2012年)以及《恸哭的海峡》(角川书店,2014年)等作品。门田隆将的网站:http://www.kadotaryusho.com/index.html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