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首相在美国国会演讲中展示的历史认识与日本的选择

政治外交

铃木美胜 [作者简介]

在历史认识方面的对美融合 

对决、和解,然后建立起友情纽带的<朋友>为度过危机而向未来发起挑战,这完全是美国人喜欢的故事套路。“曾经激战的敌人成为了交心的朋友”——在提及日美激烈战斗过的硫磺岛时,安倍首相加入了一个小插曲,他指着听众席,介绍了曾率领一个中队登陆硫磺岛的美国海军大尉(当时)与指挥日本军队实施防御战的栗林忠道大将之孙新藤义孝已经握手言和的事情,安倍的演讲给美国国会议员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除了广岛、长崎遭原子弹轰炸等问题外,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方面(日美战争)的了断(处理方法),演讲展示了双方的<干脆痛快>。安倍首相用这种形式来证明两国基本上在战时和战后的历史认识上取得了共识,换句话说,这是最近不再公然提出“摆脱战后体制”、事实上已经将此封印的首相在历史认识方面寻求“对美融合”的表达。

综合以上情况,议员们对将最大重心放在了“对未来的希望”这个章节的安倍演讲给予的称赞声中恐怕带有以下的含义。

日本的首相向作为美国国民代表的议员承诺,高举基于国际协调主义的“积极和平主义”旗帜的日本与拥有共同价值观的美国之间具有情感纽带,日本将通过这种纽带在国际社会上发挥作用。

若将安倍首相的这种表态与日美首脑会谈上的成果——“昔日的敌对国成为如今的坚定同盟国”,作为“展现出和解力量的典范”是“并非仅凭国境加以定义的”“拥有全球射程的同盟”(日美联合声明愿景声明)——综合起来加以思考,那么意味着日本已经宣誓:在目前这个世界史的分岔路口,自己将坚决站在美国一方。

这就是立于历史分岔路口的首相,在追忆58年前岸信介演讲的同时向国内外展示出的决断。

已经写好的“战后70年谈话的序章” 

在战后70年的今年,从参拜伊势神宫后的年初新闻发布会开始,经过在联合国创立70周年纪念论坛、万隆会议60周年首脑会议等活动中的演讲,安倍首相围绕安倍谈话的思想和历史认识的对外宣传工作通过美国国会演讲跨越了一座高峰。今后,人们的关注目光会转移到,基于战后70年谈话相关有识之士恳谈会报告,首相将会在8月15日(停战纪念日)发表怎样的谈话这个问题上,尽管其内容依然会坚持面向未来的基调,但除了战后的评价外,恐怕也不可能不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另一个侧面,即针对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亚洲地区的战争的历史认识。虽然安倍的国会演讲给美国国会议员以及华盛顿的日本问题专家留下了良好印象,但真正的评价或许必须结合8月15日安倍谈话才能整体给出。

标题图片:安倍晋三首相(右)与奥巴马总统走出林肯纪念堂(图片提供:AP/Aflo)

关键词

安倍晋三 日美同盟 奥巴马 谷口智彦 访美 岸信介 安倍首相 日美首脑会谈 战后70年谈话 国会演讲 美国国会 硫磺岛 战后体制 日美联合声明

铃木美胜SUZUKI Yoshikatsu简介与署名文章

时事通讯社评论委员。《外交》前总编。早稻田大学政经系毕业后,进入时事通讯社政治部。历任华盛顿特派员、外务省、首相官邸、自民党各记者俱乐部组长,后来担任过政治部副部长、纽约总局局长、评论副委员长、编辑局总务、时事Janet总编。著书有《延续至今的“战败国外交”》(草思社)、《小泽一郎为何会被TV施暴》(文艺春秋)等。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