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明治日本的产业革命”作出贡献的“长崎人”托马斯·哥拉巴

政治外交 财经 文化

长崎县的高岛煤矿、军舰岛(端岛煤矿),福冈县的国营八幡制铁所等8个县的23座与造船、煤矿、钢铁冶炼相关的设施,作为日本近代化的象征,入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一位苏格兰人,从德川幕府末期到明治时期推动了上述日本产业近代化事业的发展。

为“长州五杰”、萨摩藩士赴英提供帮助

哥拉巴操着一口流利的日语,受萨摩藩委托,他参与了斡旋进口外国船舶的事务,因而与萨摩(鹿儿岛)、长州(山口县)、土佐(高知县)等西南强藩之间开展船舶、武器、黑火药等走私贸易。为此,有人批评他是一位“死亡商人”。此外,哥拉巴据说支持江户幕府倒幕派,不仅开展走私贸易,还违反当时的国家禁令,帮助萨长两藩的武士出国前往海外。

其成就之一,是1863年哥拉巴帮助长州藩的五名年轻武士从横滨坐船前往英国。这五人就是后来成为首任首相的伊藤博文、首任外相井上馨、有“日本工业之父”之称的山尾庸三、造币局长远藤谨助、铁道厅长官井上胜。他们在英国被称作“长州五杰”。另外,1865年,哥拉巴还帮助后来成为大阪经济界大佬的五代友厚所率的19名萨摩藩士访问了英国。

1885年就任首相的伊藤博文,为富国强兵大力推进炼铁厂的建设,1901年引进德国技术,在现在的北九州市创办了“国营八幡制铁所”。该炼铁厂虽只是这次申遗的对象之一,但它的地位却是举足轻重的。

有“算盘船坞”之称的小菅修船厂遗址

此次申遗设施之一的“小菅修船厂”也同样,是哥拉巴和五代友厚合作创办的。德川幕府末期,幕府和各藩都通过长崎的外国商社购买西方船舶。但由于其中一大半船舶都是在中国海域使用过的二手货,故障频发,因此,急需建设大型的船舶修理厂。

哥拉巴从英国买来必要的机器,建造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绞盘式设备构成的“深式船架”。当时,人们根据其形状将船架称作“算盘船坞”,每当把船舶吊起的时候,人们总是高声欢呼。1872年明治天皇访问长崎时,也参观了这个日本最早的绞盘设备作业的情形。

现在,在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对岸的工业地带,当年的船坞还原样保存完好。而小菅修船厂于1869年被政府收购,1887年政府将其售与三菱,并入了三菱长崎造船厂。

从哥拉巴园眺望长崎造船厂和长崎港

下一页: “高岛煤矿”首家引进蒸汽机

关键词

明治维新 长崎 世界文化遗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军舰岛 哥拉巴 高岛煤矿 端岛煤矿 八幡制铁所 近代化遗产 德川幕府末期 产业革命 怡和洋行 小菅修船厂 长崎造船所 明治日本的产业革命遗产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