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文乐・人形净琉璃”,在困境中悄然掀起热潮

社会 文化

桥下市长的发言引发轩然大波

作为日本传统艺能(表演艺术——译注)的人形(木偶——译注)净琉璃,也就是文乐现在的处境岌岌可危。起因是大阪市长桥下彻在担任大阪府知事的2012年以公务员“空降(官员退任后到企事业团体任职——译注)”公益财团法人文乐协会问题为由,宣布将削减给予该协会的补助金。

在昭和时代的战争时期,文乐人形净琉璃命悬一线,战后,在国家、大阪府和大阪市等多方保护之下,总算有所复苏。然而,桥下市长做出那番发言之后,人们发现作为与能、歌舞伎齐名、三大古典艺能之一的文乐依旧处于兴衰沉浮边缘。

不过,文乐在1995年被指定为国家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又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一种宝贵的日本民间传统艺能。此外,2014年恰逢大阪国立文乐剧场开场30周年。

净琉璃大夫、三味线乐手与木偶师

诞生于大约400年前的这种传统艺能现在通称为“文乐”。但它最初被称作“人形净琉璃”,这是因为它是一种配有净琉璃曲调的木偶剧。太夫(也写作大夫——译注)说唱净琉璃(*1),三味线(三弦——译注)(*2)乐手弹奏乐曲,木偶师(*3)操控木偶。三者缺一不可,所以被称作“三业一体”的综合艺术。

世界上还有提线木偶(marionette)、手动木偶(puppet)和杖棍木偶等木偶剧,但像人形净琉璃这样的综合性木偶剧却是独一无二,在海外也受到了高度评价。

1962年,文乐战后首次在美国西雅图公演。此后,又在欧洲各国、中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上演,广受好评。在海外各国,观众们一开始都以为是单纯的木偶剧,但观看后似乎都会被故事的深刻意义和木偶多彩而富于情感的独特之美所震撼。

(*1) ^ 净琉璃是一种配以三味线伴奏的说唱表演艺术。诞生于室町时代(1392~1573)的说唱表演中,有一个以牛若丸(源义经)与净琉璃姬的浪漫故事为题材的故事,由于这个故事深受欢迎,所以后来人们将此类说唱表演统称为“净琉璃”。

(*2) ^ 三味线用的是处于低音区、音色有力的粗杆。演奏之人采用跪坐姿势,双膝分开,将臀部完全置于两足之间。

(*3) ^ 过去只有一个人操纵木偶,1734年时出现了三人协同控制木偶的“三人操纵”方法。主控者操纵脖子和右手,左控者操纵左手,足控者操纵腿脚。

要成为木偶师,“足控者需10年,左控者需15年”

净琉璃一词含有“美丽宝石”之意,15世纪中叶作为全新说唱艺术的“净琉璃”诞生于世。16世纪后半期,加入了三味线的伴奏,后来又融合了木偶表演。木偶由脸部、躯干、手、脚和服装等几个部分组成,高约1~1.5米。

勘十郎先生介绍用于文乐表演的木偶的脖子动作方法和结构等(摄于大阪国立文乐剧场内)

据木偶师名家第三代桐竹勘十郎(*4)介绍,“现在这种木偶师三人操纵方式诞生于大阪,是在1734年完成的”。所谓三人操纵,指的是“主控者”操纵脖子和右手,“左控者”操纵左手,“足控者”操纵腿脚。三个人都要按照主控者的暗号,统一呼吸节奏,表现木偶的动作。在舞台上,只有主控者会露脸,左控者和足控者都穿着黑衣遮住脸。

关于三人操纵,桐竹先生介绍说“要成为木偶师,足控者需要练习10年,左控者需要练习15年”,可见表演难度之大,要求之严格。

在大阪“町人文化”中迎来鼎盛时期

一边操纵女角木偶一边讲解

江户时代(1603~1868年),过去以说唱为中心的净琉璃发生了变化,具有视觉效果的木偶成了其招牌,此后便被统一称为“人形净琉璃”。从地区分布来看,人形净琉璃先在濑户内海的淡路岛盛行,并传播到四国的德岛县等地,而到了江户中期,在大阪的町人(居住在城市的工商业者——译注)文化的影响下,实现具有艺术意义的发展,形成了“文乐”。18世纪中叶,迎来鼎盛时期,但后来被歌舞伎的势头压过,逐渐衰落。

进入19世纪后,演艺策划师植村文乐轩三世(文乐翁)于1872年重建了“文乐座”,不知不觉间,“文乐”成了人形净琉璃的代名词,延至今日。

明治时代末期,文乐座作为唯一的人形净琉璃专业剧场而名噪一时。但进入大正时代后,经济的萧条导致文乐再次趋于低迷。其历史实在是充满了跌宕起伏。

(*4) ^ 江户时代的木偶师名门“桐竹”第三代传人。师从人间国宝吉田簔助,2003年,承袭其父之名,成为第三代勘十郎。2008年,获得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获授紫绶褒章。2010年3月获得日本艺术院奖。61岁。

战后内斗不断,松竹也退出了文乐行业

战后文乐的境遇也充满了波折。1945年,大阪遭到轰炸,剧场毁于战火,后于46年得以重建。然而,到了48年,剧场人员因负责经营的松竹公司的雇佣问题而分裂为亲公司派的“因会”和演员工会派的“三和会”,票房成绩一落千丈。分裂状态持续了约14年时间,1963年,松竹以经营赤字为由退出了文乐行业。

另一方面,公益财团法人文乐协会于同年创立,文乐界再次得到统一。1966年,东京“国立剧场”建成,意味着文乐将由国家加以保存和传承。84年,大阪“国立文乐剧场”建成,道顿堀的朝日座(旧文乐座)落下了漫长历史的帷幕。

近松门左卫门留下的众多名作

在人形净琉璃・文乐的历史上,我们不能忘记一个人,那就是被誉为江户元禄时代的“莎士比亚”的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1653~1725年)。近松的父亲曾是一位浪人(武士),一家人原本住在京都,近松与义太夫(*5)竹本义太夫相识后,迷上了净琉璃,自称为“近松门左卫门”。

“向世界告别,向夜晚告别。往死亡之路走去的我们该比拟为何”

净琉璃现实剧《曾根崎情殇》(1703年)因这句私奔唱词而闻名,近松因成功演绎了剧中阿初和德兵卫的悲恋故事而大获成功,并为后世留下了包括《冥途之飞脚》(1711年)、《国姓爷合战》(1715年)、《心中天网鸟》(1720年)等名作在内的100多部净琉璃作品。

而且,因才能受到上方歌舞伎名角儿坂田藤十郎青睐,他又持续10年从事以歌舞伎为中心的创作活动。如今歌舞伎虽人气旺盛,但其实许多歌舞伎剧目都是人形净琉璃的翻版。

时至今日,关西、四国地区的世家名门还能从库房里翻找出许多净琉璃的书籍。据说当年人形净琉璃就是拥有这般人气,老百姓们纷纷背诵唱词,将之作为教养和伦理道德的范本。

人间国宝竹本住大夫的引退

2014年4月,我在大阪国立文乐剧场观看了人间国宝级太夫竹本住大夫(89岁)的引退公演。预售票早已售罄,为买到当日票,连续多日人们都是从清早便排起长队。4月的公演创造了国立文乐剧场30年历史中观众人数的最高纪录。

住大夫的引退狂言是文乐三大名作之一“菅原传授手习鉴”的“樱丸切腹之段”。当住大夫出现在舞台左侧时,全场观众掌声雷动。尽管文乐市场低迷,但目睹了住大夫引退公演盛况后,我感到日本人心中依然怀有传承文乐的浓郁情结。

那么,文乐・净琉璃为何缺乏人气呢?许多人会说出“剧目演出时间太长,进度太慢”“虽有字幕,但唱词太难懂”等理由。后继无人也是一大桎梏,竹本住大夫引退后,现役人间国宝只剩下5人。

对古典艺能“蛮不讲理”

遗憾的是,虽然住大夫深受欢迎,但国立文乐剧场2013年度的付费入场人数仅有101204人。大阪市决定按照既定方针,从14年度开始削减给予文乐协会的运营补助金约730万日元。

文乐也在通过着眼于挖掘新粉丝的亲子剧场和视频展开对外宣传。但观众人数仍然只有歌舞伎的十分之一。明明是一种必须加以保护的古典艺能,却要削减补助金,恐怕许多人也会觉得此举“蛮不讲理”。

在这样的形势下,为面向国内外广泛宣传文乐的价值,日本财团将启动“nippon文乐”项目。据说该财团将定制一套全部采用丝柏材质的“组装舞台”,2015年3月将在东京六本木的Roppong Hills Arena首演,然后前往全国各地巡回公演,直至2020年东京奥运会召开。让我们为这种应该保护的传统文化拍手喝彩吧。

标题图片提供:日本财团

采访支持:
国立文乐剧场
电话:0570-07-9900
大阪府大阪市中央区日本桥1-12-10

国立剧场
电话:03-3265-7411
东京都千代田区隼町4-1

(*5) ^ 义太夫是净琉璃的一个流派,“义太夫曲调”的简称。17世纪末,三味线名家竹本义太夫集净琉璃之大成,人们便以其名为该曲调命名。其特点在于具有浓厚的说唱色彩,登场人物的情感表达十分鲜明。

观光 大阪 传统艺能 德岛 人形净琉璃 文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