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芝“会计违规问题”的冲击

财经

抨击“当期利润至上主义”

这种会计违规处理主要是在佐佐木则夫担任社长的时代实施的,当时公司亟待重振因2008年雷曼危机影响而下滑的业绩。据说他强行要求那些无法达到利润目标的部门应对“挑战”,必须实现目标。结果,难以达成目标的一线部门就实施了提前计入下一财年利润或延后计入亏损等违规的会计处理。

在美国核电子公司西屋电气相关订单项目中,东芝也选择了延后计入费用。2013年6月接任佐佐木社长职务的田中也认识到了存在虚报利润的问题,尽管有些业务部门在2015年3月前解决了该问题,但大多数部门依然如故。为了遮掩过去实施的会计违规处理,公司不得不在下一个财年以后继续重复这一过程。

企业治理也形同虚设,未能发挥作用

报告书指出,长期存在这种违规问题的原因在于东芝内部执着于“当期利润至上主义”,上司为达成目标而向各个一线部门施加压力,员工不敢忤逆上司,这种企业文化也是造成会计违规处理的背景因素之一。

此外,社内监查委员会内缺少精通财务和经营的社外董事,未能及时刹住歪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尽管作为社外董事审查经营工作的监查委员中也有人意识到了提前计入利润等违规行为,但在委员会层面并没有将之视为问题,基于社外董事的“企业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形同虚设,并未发挥任何作用。

东京证券交易所今年制定了“Corporate governance code(企业治理原则)”,就董事会责任义务等上市公司的应有状态做出了规定。其目的在于告诉人们,如果遵照该原则来提高经营透明性,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和国内外投资者的信任度。在这样一个甚至被人们称为“企业治理元年”的时期,东芝丑闻的曝光凸显出从第三方角度监督管理团队的社外董事要发挥应有作用并非易事。

下一页: 股东可能提起集体诉讼

关键词

东芝 雷曼危机 会计违规 企业治理 证券交易监督委员会 财务造假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