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伊斯兰国”),杀害两名日本人质
政治外交 社会-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在叙利亚被IS(自称“伊斯兰国”,活跃于伊拉克、叙利亚地区的极端恐怖组织)绑架的日本人质汤川遥菜和后藤健二相继遇害,日本和约旦政府的人质营救努力不果,事件以最坏结局落幕。人质事件是天理不容的恐怖主义行径,惨无人道的暴行。
严守国际准则,“不屈服”“不妥协”
此次人质遇害事件的真相及经过,有待今后的具体调查验证。但在恐怖事件频发的世界,我们无需等待事件的最终报告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摆在日本面前的各种问题。
人质遇害事件经过如下:
2014年8月中旬 | 汤川遥菜在叙利亚遭极端组织IS绑架。 |
10月下旬 | 后藤健二在叙利亚失踪。 |
2015年1月16日 | 安倍首相出发前往中东四国访问 |
1月17日 | 安倍首相在开罗发表演讲,表示为支援难民,将提供2亿美元的无偿资金援助。 |
1月20日下午 | IS在网上公开了一段劫持2名日本人质的视频,声称“如果在72小时內日本政府不交出2亿美元赎金,将杀害这两名人质”。 |
1月20日傍晚 | 安倍首相在以色列的耶律撒冷召开记者会,强烈谴责了恐怖主义行为。 |
1月21日 | 安倍首相回国。 |
1月23日 | 召开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讨论对策。 |
1月24日 | IS在网上公开了杀害汤川的照片,要求约旦政府释放在押死囚赛义达•里沙维,作为交换后藤的条件。 |
1月27日 | IS要求在24小时内交换后藤和死囚赛义达•里沙维。 |
1月29日 | IS要求将死囚赛义达•里沙维移送至土耳其边境,以做交换。 |
2月1日 | IS在网上公开了杀害后藤的视频。安倍首相发表声明,称“绝不饶恕恐怖行径”。 |
首先是日本政府的应对,虽然为保护本国国民的生命而尽了最大努力,却未能避免人质遇害这个最坏结果。但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立场坚定明确,遵守了“不向恐怖主义屈服”、“不与恐怖组织谈判”的国际原则。这既遵循了写入1973年七大工业国组织(G7)首脑宣言中的反恐对策方针,也依据了联合国安理会1904号决议,一概拒绝向恐怖主义者支付赎金。
同时,在全球化的国际社会中,反恐不是由日本一国可以完成的,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合作方才得以实现——安倍晋三首相在事件发生后通过反复表示“不向恐怖行为屈服”,可以说就是重新确认了这一点。
安倍首相在后藤遇害后以严厉的语气谴责说“绝不饶恕恐怖行径”,并同时表明将对中东各国进一步实施人道主义援助。以前曾经发生过伊斯兰极端组织塔利班绑架日本人事件。当时对人质的“自我负责”论有过一番热议,并明确了一个认识,即首要的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基本原则,这才是民主主义国家的职责。另外,1977年发生日本航空472班机劫机事件(*1)时,时任首相福田赳夫强调“人命重于地球”,同意劫机者的要求,除了支付赎金外,还采取了“法律外措施”,释放了六名刑事被告人和囚徒。此举饱受国际舆论的强烈批判。可以说这也是不可忘却的苦涩经验。
NSC指挥应对“以日本为目标”的恐怖活动
此次事件带来的另一个影响,可以说是让人们看清了一个现实,亦即IS的恐怖行动,不仅是以欧美为对象的,日本也是他们今后的“目标”。同时,围绕人质后藤的解放问题,IS还以“换俘”为条件,向约旦提出了释放被关押的伊斯兰极端组织死囚的要求,将约旦政府也卷入事件之中,以此动摇日本。
不仅是在中东各国,在有很多日本游客到访的其他亚洲伊斯兰教国家,也无法断言不会发生类似的诱拐人质事件及伤害事件。正因为如此,强化反恐对策、收集情报信息、扩充作为入境“前线阵地”的领事业务等,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此次事件中,2013年12月成立的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国安会)在信息管理、事件处理方面起到了指挥塔的作用。虽然对情报收集工作做到何种程度还有必要进行验证,但NSC从该事件的发端,即汤川被劫持的初期阶段开始,就把握了相关信息,而且在大约半年的时间里没有发生信息泄露情况,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情报信息管理的功能。
NSC成立之前遇到同类事件时,总会因“信息混乱”、“指挥功能不健全”而百遭诟病。在“以日本为目标”的恐怖活动之可能性日渐增高的情况下,NSC所发挥的危机应对信息管理功能,正可谓是极其重要的。
强化国人保护对策
菅义伟官房长官在2月1日后藤遇害后的记者会上被问及“日本是否就此开始反恐战争”时,避开直接回答,仅强调了“加强反恐对策”的必要性。但是,IS的恐怖威胁已是现实问题,不可否认危险度急剧增高了。
发生居住在国外的日本人遭遇包括恐怖事件在内的事件事故时,首先主要是由外务省领事局和驻外大使館及领事馆来负责处理,但从事领事业务的人员明显不足,仅有外务省内的约150人和驻外使领馆的450人。
第二次安倍内阁成立后的2013年1月,在阿尔及利亚发生了针对日本人的恐怖暴力事件,著名的石油工程项目承包公司“日挥”的10名员工惨遭杀害。之后,驻外日本人呈现减少趋势,根据外务省的调查,截至2013年10月中东地区的日资企业约680家,民营企业相关员工约有3370人,北非萨赫勒地区则有580家,人员约达1360人。
特别是在伊斯兰马格里布各国(*2)“基地”组织(AQIM)的活动据点阿尔及利亚和塔利班运动(TTP)(*3)的巴基斯坦,分别有日本人约270人和920人;另外,在博科圣地(*4)的尼日利亚,常驻日本人也多达190人。
这些日本人日常处在“恐怖威胁”之中,面对这样的现实,以此事件作为意外灾祸之教训,加强防恐对策,扩充领事业务,已成为当务之急。
“伊斯兰国”不是国家
日本媒体的报道,将制造此次事件的伊斯兰极端组织称作“伊斯兰国”。但是,“伊斯兰国”不是国家。日本政府及欧美各国政府将其英语名称“Islamic State of Iraq and the Levant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以简称形式,称作“IS”或“ISIL”。
因为不是国家,所以日本媒体用引号将其表示为“伊斯兰国”。美国的《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以及英国的BBC则用“Islamic State”表示。
安倍首相在1月30日的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答辩说,“(伊斯兰国)给人以受到国际承认的国家、伊斯兰的代表这样的印象,对此令人极感不快”。1月29日,驻东京的阿拉伯外交团代表在东京召开紧急记者会,强调说,“ISIL是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完全是误解”。该代表特别指出,“巴勒斯坦有1200万人,但迄今尚未被称为国家。不过20万人左右的这个ISIL不是国家”。
在对伊斯兰世界、中东各国形势绝对称不上熟悉的日本社会,无论如何必须清楚的一点,就是不可将伊斯兰极端组织误认为是“国家”。
标题图片:报道“后藤遇害”的电视画面(提供:时事通讯社)
安倍晋三 伊拉克 NSC 中东 安倍政权 约旦 国家安全保障局 伊斯兰国 IS ISIS ISIL 叙利亚 恐怖主义 人质 杀害 后藤健二 汤川遥菜 赎金 基地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