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水」

安全又好喝:日本的自來水

文化

水龍頭流出的自來水,近在身邊,生活中不可或缺。日本人注重品質以至於細節的個性特點,在東京的自來水上也得到充分體現。水道局承擔著向公眾提供安全放心又好喝的自來水的責任,為實現這一目標,他們在不懈地努力。

有關「日本自來水」的基礎知識

  • 日本全國的自來水都可直接飲用
  • 公園或車站等公共場所的飲水點,只要有自來水都可飲用
  • 餐廳提供的自來水原則上是免費的,並可無限續杯

日本那些服務周到的飯店,很多情況下客房裏都備有瓶裝礦泉水。旅途疲頓需要休息,必不可缺的是補充水分。但是,在喝礦泉水之前,你不妨考慮另一種選擇——喝自來水。

瓶裝水比自來水安全——這樣下結論未免有點失之過急。其實很多對水質情況比較了解的專家都表示:「在日本我不買市面銷售的飲用水,我喝自來水」。

決定水質優劣的關鍵:51項指標檢測

他們之所以對自來水如此有信心,是因為實施了非常嚴格地水質管理。自來水在流出水龍頭之前,「過關斬將」,通過了厚生勞動省規定的多達51項的水質指標檢測。這些檢測專案由兩部分組成,其中31項是針對安全考量而制定的,以期對人體健康不會產生影響,比如致癌性或慢性中毒、急性中毒等;另外20項,是考慮到不至引發日常使用上的問題,比如顏色、渾濁、氣味等有可能給人帶來的不適感等。它們比《食品衛生法》規定的礦泉水類檢測專案還多。

而東京都水道局為了進一步確保自來水的安全,則要檢測大約200個項目。

「我也不會特意去買水喝。因為我知道身邊的自來水又安全又好喝。」

說這話的是東京都水道局的橋本貴,他是位於板橋區的三園自來水廠廠長。東京都水道局負擔著東京1,300萬人口的自來水供應。他的話既反映出作為自來水供應方的自豪,又包含了其作為東京的居民和消費者的親身感受。

左,三園自來水廠廠長橋本貴。右,負責自來水淨水處理設施的小笠原篤

三園自來水廠擁有日處理30萬m3自來水的能力。它是東京都水道局運營的主要自來水廠中,進行深度淨水處理的5個自來水廠之一。

「所謂深度淨水處理,是指在常規處理的基礎上,增加臭氧處理和生物活性炭吸附處理這兩道程序,由此除去在常規處理中難以去除的幾乎所有微量有機物質。」(橋本)

這是首都東京引以為豪的最先進的淨水處理系統。

最先進技術,支援淨水處理系統

在進行臭氧處理的「臭氧接觸池」,您可以透過玻璃看到池內的情況。從橫放著的直徑約10cm的圓筒裏,咕嘟咕嘟地冒出許多小小的氣泡。

「氣泡裏是含有臭氧的空氣,用這種方式使水和臭氧發生接觸。之所以要製造這麼多小小的氣泡,是為了增加空氣的總表面積,來延長臭氧和水的接觸時間,從而提高處理效果」,橋本說道。接觸時間約為20分鐘。

臭氧憑藉其強大的氧化力,分解在這一階段還殘存在水裏的有害物質。比如構成致癌物三鹵甲烷元兇的物質或會導致水體發生黴臭的物質等。但另一方面,由於臭氧的酸性強,操作起來需要倍加小心。

「如果是普通鐵管的話,馬上就生銹了。因此,我們這裏用的是特殊的不銹鋼材料。」(小笠原)

左,比成人還高的臭氧發生器;右,透過玻璃可看到臭氧接觸池內部

生物活性炭吸附池的底部側面

常規程序加臭氧處理之後,猶如在深度淨化中多加一道保險一般,還要再進行一道淨化處理程序。這個作業區有12個生物活性炭吸附池,也能透過玻璃觀察到其底部的部分側面。每個池子裏鋪著厚達2.5m的活性炭層。這些活性炭不僅能夠吸附被臭氧分解的雜質,而且在繁殖於活性炭上的微生物作用下,還能分解殘存的更加微小的雜質。活性炭的材質和家用淨水器的相似,但由於自來水廠的處理量大,所以需要很大的過濾面積。在三園自來水廠,每個池子面積大約為100m3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經過4、5年就會逐漸減弱。為此,水道局每4年要進行一次活性炭層的更換作業。」(小笠原)

目前東京都的水源,利根川和荒川水系占8成,多摩川水系占2成。但是,深度淨水處理只針對前者。那麼,只進行常規處理的後者,其水質沒有問題嗎?

「舉例來說,多摩川水系上游原水的水質,目前還保持著無需深度淨水處理的水準。進行何等深度的淨水處理,是由原水水質決定的。如果原水來自清淨之處,就沒有必要做深度處理。而與多摩川水系相比,利根川和荒川水系的原水水質略差,但經過深度淨水處理,水質也能達到較高水準。」(橋本)

左上,傾斜板沉澱池,能夠更有效地沉澱原水中的渾濁成分;右上,過濾池等深度淨水處理設施,屋頂都安裝了太陽能發電裝置;下,高速沉澱池,用於處理工業用水的設施

追求安全放心又好喝

就像這樣,無論是多摩川水系上游水質較好的水,還是雖不如多摩川,卻得益於深度淨水處理技術支援的利根川和荒川水系的水,它們都使東京都自來水保持著「世界最高水準」(東京都水道局)。但是,東京都水道局水質管理的目標,並未止步在提高安全性上,他們還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去追求水的「美味」。

這體現在他們的「水質可口目標」上,它在8個專案上設定了比國家標準更加嚴格的數值指標。水好喝與否的關鍵,是看有無漂白粉味和黴臭味。為此,他們制定相應的目標,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自來水中可能導致上述問題發生的物質。

比如,導致漂白粉味的原因之一是水中所餘留的有效氯「餘氯」。根據法律規定,自來水必須經過加氯消毒,國家規定餘氯標準為0.1㎎/ℓ~1㎎/ℓ。但東京都把上限設定為0.4㎎/ℓ,不到國家標準的一半。如果達到這個標準,那麼幾乎所有人就都感覺不到餘氯氣味了。

「餘氯有抑制水中細菌繁殖的作用,因此規定家家戶戶水龍頭裏流出的自來水中,最低須含有0.1㎎/ℓ以上的餘氯。水在從水廠送往家庭的過程中,餘氯在不斷減少,其含量受溫度等因素影響而發生變化。因此,我們必需努力滿足『最少0.1㎎/ℓ』的國家標準,並在此基礎上極力避免餘氯的增加。」(橋本)

如果因為自來水在送往居民家庭過程中餘氯逐漸減少而在出廠階段就多加入一些氯的話,那麼就會出現距離水廠較近的家庭自來水中的餘氯含量相對較高的情況。因此,東京都水道局採取即時調整的辦法。其做法,是在水廠首先掌握水中最終餘氯的含量,之後在送水到居民家庭時,根據具體情況在途中必經的部分供水站再追加氯氣。這種用心良苦的方法,使得用戶不管離水廠距離遠近,都能喝到相同標準的可口自來水。追加的氯氣量,也是根據每天氣溫等環境因素計算得出,實施得非常徹底。有了這樣的即時微調整,才使東京自來水的餘氯含量能夠接近0.4㎎/ℓ的目標。順便說一句,2015年度的目標達成率為89%。

除了這些技術性的挑戰之外,東京都水道局還在不斷開展諸如多摩川上游的森林保護、水源涵養等工作。而且,1ℓ自來水價格大約為0.2日圓(2014年供水決算價格),和市面上銷售的礦泉水價格有著天壤之別;在經營方面,東京都水道局也不斷謀求提高效率,努力創建一個環境,使每一個人而非僅僅是部分富裕階層,都能喝到安全又可口的水。

水廠裏輸送水用的送水馬達。同樣的馬達安裝在東京都內各處,將壓力近乎相同的自來水送往東京每一個角落

全國各地自來水,喝一喝,比一比

但在日本人中間,對自來水抱有「不安全,不放心」或「有黴臭味不好喝」等偏見的人依然不少。據日本自來水協會介紹,有鑑於此種情況,在全國範圍內,近年來把自來水或自來水水源地的水裝入寶特瓶或鋁罐中出售,或者在活動中發放的事例不斷增加。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大家知道自來水變得好喝了」。

在旅行目的地品嘗一下當地的自來水或許也是一種樂趣。和很多瓶裝礦泉水不同,由於自來水中的餘氯能夠在一定時間內抑制細菌繁殖,因此很適合外出攜帶。日本自來水協會建議大家使用隨身杯,裝上自來水出行,這樣還可以減少垃圾,有利於環保。喝一喝比一比全國各地的自來水,也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吧。

瓶裝的東京都自來水。瓶子正面寫著:「請品嘗世界最可口的自來水」

協助採訪:東京都水道局
採訪、撰文:益田美樹
攝影:三輪憲亮

洪水 公共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