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來新時代的歌舞伎

波瀾壯闊的歷史——江戶歌舞伎和戲院

文化

2013年4月2日,新歌舞伎座(東京銀座)開業。歌舞伎誕生400年來,劇場這個空間也曾見證過波瀾壯闊的歷史。繼承了傳統的第五代新生歌舞伎座的目標是成為世界頂級的戲院。

歌舞伎起源於出雲阿國所創「歌舞伎舞」(1603年),迄今為止已走過400餘年的歷史。在這400年裏,上演歌舞伎的戲院也走過了波瀾動蕩的歷程。正在三得利美術館舉辦的《歌舞伎——江戶的戲院》展便是從劇場空間這個角度來展示歌舞伎的歷史。那些畫有戲院和演員的繪畫以及劇場圖生動地展示了深受江戶百姓喜愛的歌舞伎的變遷過程。

重要美術作品 阿國歌舞伎繪圖小說 一卷(局部) 桃山時代/17世紀初 大和文華館藏 ※圖像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猿若(中村)座」是江戶歌舞伎戲院的前奏

江戶的戲院起源於猿若(中村)勘三郎於1624年(寬永元年)創建的「猿若座」。猿若勘三郎便是2012年12月逝世的第十八代中村勘三郎的祖師爺。猿若座是勘三郎從京都來到江戶以後經町奉行所(町奉行是江戶時代官職名,掌管轄內城市的行政、司法等——譯註)准許建造的第一座戲院。戲院建在了當時的江戶中橋,即現在的日本橋與京橋之間的位置。

猿若座門前設有樓梯,在上面敲太鼓(日式大鼓)招來觀眾。由於敲鼓的聲音和江戶城的武士們進城的信號——箭樓太鼓的擊鼓聲十分相似,容易造成混亂,因此沒過多久就被迫轉移到了堺町(現在的人形町)。

當時的觀眾也不像現在這樣老實安靜地觀看歌舞伎。根據當時流行的描繪劇場內部情形的「浮繪」(用西洋的透視畫法創作的浮世繪),可以看到客人們在劇場裏吃飯飲酒聊天,十分隨意。看戲,重點不在「看」,而在「湊熱鬧」。上演的劇目也是從日出演到日落,常常會持續整整一天。

對觀眾而言,看戲可是一件極不輕鬆的工作。因為要看一整天的戲,於是午餐便當便應運而生,這種便當後來還成為了一個有名的特產。因為是在幕間休息時吃,所以叫做「幕內」便當。便當起源於歌舞伎,至今仍然廣受歡迎的「助六壽司」的名字則是取自歌舞伎十八出保留劇目中的《助六》。

浮繪 歌舞伎戲劇之圖 歌川豐春畫 大開本彩色浮世繪版畫 江戶時代/明和6年(1769)11月左右 奈良縣立美術館藏 ※圖像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元祿時代,市川團十郎拯救歌舞伎危機

演員猜謎畫 市川團十郎 歌川國貞畫 大開本彩色浮世繪版畫 江戶時代/文化9年(1812年) 千葉市美術館藏 ※圖像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在歌舞伎鼎盛的元祿時代(1688-1704年前後),江戶的歌舞伎戲院有四座(號稱江戶四座)。除了猿若座(堺町),還有市村座(葺屋町,今天的人形町)、森田座(木挽町,現在的歌舞伎座所在地區,後改名為守田座)和山村座(木挽町)。在明治時代的歌舞伎座建成以前,森田座一直都是最大的戲院,十分熱鬧。

在這個過程中,發生了一件關乎歌舞伎生死存亡的事件——「江島生島事件」(1714年)。這是江戶城大奧(江戶城內將軍的生母、子女、正室、側室和女官的住處——譯註)裏的一件重大事件。大奧的年寄(江戶時代高級官職——譯註)江島去參拜寬永寺和增上寺後,歸途中來到山村座看戲。演出結束後,有一位受江島愛戴的和服店老闆設宴招待他,並叫來了演員生島新五郎助興。不料江島錯過了回江戶城的規定時間,這件事最終演變成了動搖幕府政治的大事件。江島被軟禁在信州,生島被流放,山村座也被拆毀了。被處罰的相關人員超過了1,000人,因此這已經不單單是歌舞伎的問題了。

這個時候,第二代市川團十郎幫助歌舞伎度過了這次危機。他採取簡化歌舞伎戲院、停止傍晚營業等措施,使勁渾身解數保全了山村座之外的三座戲院(江戶三座)。第一代團十郎確立了「武戲」這個江戶歌舞伎特有的藝術風格,武戲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豐富的武打場面」,而第二代團十郎挽救了歌舞伎的危機,所以在歌舞伎界市川家族便被稱為「市川宗家」。

與歌舞伎頗有淵源的「菜店阿七」火災事件

就像俗語說的:「江戶的熱鬧有二,火災與吵架。」歌舞伎戲院也不例外,常常被火災「眷顧」。中村、市村兩座戲院曾在1681年和1684年發生過大火。1683年(天和2年)的「天和大火」燒死了3,500多人,蔓延的火勢也燒毀了中村、市村兩戲院。這場大火在井原西鶴創作的風俗繪圖小說《好色五人女》中還有另外一個叫法——「阿七火災」。

菜店阿七是一位16歲的姑娘,在「天和大火」中家被燒毀,便寄住在寺院裏,與寺裏的侍童相戀了。不久,新家建成,阿七跟隨家人搬出了寺院。可是,她十分思念侍童,飽受相思之苦後竟然產生了「若是再來一場火災我們或許能見面」的想法。阿七於是放火燒了自己家的房子。雖然火很快被撲滅了,並沒有釀成大禍,可是阿七卻在鈴森刑場被處以火刑。這件事之後,「天和大火」便被稱作「阿七火災」,還被改編成歌舞伎劇目上演。

第二期歌舞伎座(圖片提供:松竹株式會社)

 

經歷地震與戰火的洗禮

經歷了明治維新,江戶變成了東京都。1889年(明治22年),在木挽町建起了新的歌舞伎劇場——歌舞伎座。此後120年間,歌舞伎座度過了重重劫難。在1921年(大正10年),由於漏電而被燒毀,2年後,在修復過程中又遭遇關東大地震,內部裝飾用的絲柏木材全部燒毀了,施工也被迫中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1945年(昭和20年)的東京大空襲再次燒毀了歌舞伎座,劇場巨大的屋頂也沒能逃脫厄運。

歌舞伎座的歷史簡直就是一座波瀾壯闊的大舞台,同時也是一部「復興」的歷史。

動員觀眾人數超過世界三大歌劇院

2013年3月18日,經營歌舞伎座的迫本淳一社長在歌舞伎座新開業之時,在日本記者俱樂部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要「回到兼具藝術性與大眾性的歌舞伎的原點」。迫本社長的另一個抱負是,「為促進國際社會對日本文化的理解而做出貢獻」。

若說起在以前歌舞伎座和國外的關係,不得不提起演員卓別林(Charles Chaplin)和法國作家考克多(Jean Cocteau)等人,他們在二戰前就曾來此觀賞歌舞伎。尤其是考克多,他曾於1936年在歌舞伎座觀看了第六代尾上菊五郎的《鏡獅子》,據說這部戲對電影《美女與野獸》(1945年)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現在能動員的觀眾人數是每年90萬人,將來想擴大到每年110萬人。」(迫本社長)重獲新生的歌舞伎座懷著這個目標拉開了帷幕。世界三大歌劇院——米蘭•斯卡拉大劇院、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和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每年的觀眾人數是50萬人至90萬人。如果上述目標能夠實現,歌舞伎座將成為世界頂級的大戲院。

三得利美術館《歌舞伎座新開業紀念展歌舞伎——江戶的戲院——》舉辦日程 2013年2月6日-3月31日
美術館URL http://www.suntory.co.jp/sma/ ※展覽有更新

上野賞櫻歌舞伎圖屏風 傳菱川師宣畫 六曲一雙屏風中左屏風 江戶時代/元祿6年(1693)前後 三得利美術館藏 ※圖像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標題圖片:重要文化財 歌舞伎圖卷 二卷的下卷(局部) 江戶時代/17世紀 德川美術館藏 ©德川美術館形象檔案/DNPartcom ※圖像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歌舞伎 歷史 江戶 銀座 戲劇 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