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祭祀活動(2)博多袛園山笠和博多導遊

漫步博多——探訪古代日本的門戶

社會 文化 生活

博多位於九州第一大城市福岡市,自古以來便與中國大陸交流頻繁。我與中文翻譯一起走訪了博多區。此行的主題是尋找“生長在博多風土中的亞洲元素”。我們會有怎樣的發現與邂逅呢?兩名女子的博多之旅即將開始,就請跟隨我們一探究竟吧。

【發現亞洲 (2)】外國的貴客啊,歡迎您!這裏是古代日本的迎賓館

三彩印花鴛鴦紋陶枕

這是一個繪有花鳥圖案的綠色物體。是8-9世紀時在唐朝製作的陶瓷枕頭。“我們先來看一下博多與大陸交流方面的源頭吧!”在福岡市的鴻臚館遺跡展覽館中,我們與這件出土文物相遇了。即便是用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它也足夠時髦可愛。在當時,一定是貴族才有資格使用的“超級”貴重物品。可是它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裏呢?

這裏是鴻臚館的遺跡所在地,鴻臚館是古代日本(飛鳥-平安時代)的迎賓館。當時,日本在現在的京都、大阪、福岡三地設立了鴻臚館。福岡市相關負責人吉武學先生告訴我們:“鴻臚館之所以設立在博多和福岡,是因為唐朝和新羅的外交使節和商人來日本時,必定首先要在這裏登陸。”看來這裏真可稱為古代“日本的門戶”。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稀世珍寶,都是從這裏進入日本的。

原樣展示的遺跡。

根據遺址復原的效果圖。宛如一座海邊的度假村。

充滿了異國風情的出土文物。來自伊朗附近的物品顏色尤其艷麗!

現在靠海的一側已經被填埋成陸地,高樓下面就是當時的海岸線。

在吉武先生的推薦下,我們參觀了展覽館旁邊的福岡城尋古館。剛一進館,突然間不知道這雙腳該往哪裏放了。因為整面地板都繪滿了古地圖。17世紀初,黑田長政在這一帶建造了福岡城。地圖是按江戶時代後期繪製的,可以清晰的看到,城池恰好位於鴻臚館上方。在地圖上,只有城池部分被作成了立體假想模型,遊客可以品味凌空俯瞰江戶時代街市的奢侈感受。

精巧的立體假想模型令人稱奇。蹲下來仔細凝視,會看到這樣的景象(右)

 

下一頁: 【發現亞洲 (3)】從中國歸來的僧人留下的“第一步”

關鍵詞

中國 韓國 朝鮮 祭祀 博多祇園山笠 草野清一郎 博多 福岡 鴻臚館 福岡城むかし探訪館 東長寺 空海 聖福寺 榮西 承天寺 聖一國師 博多織 獻上帶 博多傳統工藝館 博多人偶 瀧口涼子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