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書店文化發祥地「新高堂書店」125年後的謝幕與新生
文化 歷史 生活-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2023年底劃下句點
2023年12月30日,挾著低溫嚴寒天氣,位於中目黑車站一旁約十來坪左右的「新高堂書店」,店主梅田美音正與店員們迎接最後一天的營業日。不只是老顧客特地前來,以前打工的老店員,以及店長家屬,也都紛紛前來。還有電視臺跟不少記者前來採訪,讓小店頓時充滿了生氣。
在場的親友中,書店創業者孫子的村崎恭子(86歲)與梅田的母親伊津子(78歲)下午就來到店裡,一直守護至店關門。她們不約而同地都對筆者說,「我是臺北人喔!」。
就在晚間8點,當梅田店長服務完最後一位客人後,在眾親友的祝福下一同倒數十秒,並拉下拉砲,新高堂書店長達125年的歷史,在此刻正式拉下布幕。梅田與所有來場的親友致謝。
事實上,新高堂書店的悠久歷史並非源自東京,而是由遙遠的臺灣臺北開始,前半段47年時間扎根臺北,間接帶動了近代臺灣的書店風潮。
臺灣書店文化先河
新高堂書店創始於1898年,名字來自當時日本第一高峰,臺灣的新高山(玉山)。第一代創辦人村崎長昶原先是九州熊本縣宇土市人,在日本統治臺灣後不久,便帶著新婚妻子移居臺灣,起初在政府單位擔任僱員,之後才創業。村崎長昶本身對出版相當熱情,定居臺灣前就曾在日本本土發行過琉球舞蹈相關書籍。
創辦初始的臺北新高堂,原先只是文具店,後來開始賣起書籍。當年日本政府尚未平定臺灣全島抗議,島上除了土匪搶劫外,還充滿瘴癘、瘧疾與霍亂等疾病,新婚的村崎夫妻和孩子也歷經多次疾病纏身、喪子之痛,卻依舊努力讓書店運作。在1907年左右,新高堂還發行當地彩票,成為臺灣唯一的彩票經營商。
隨後日本統治邁入穩定期,新高堂也開始發行自身的出版物。1913年,新高堂發行「臺北寫真帖」,據了解應該是目前可考究中,第一本由民營出版的臺北照片集。書中詳盡介紹了當時臺北城內城外的風貌、特別是當時還未經過市區改正的閩南式風格街道與房屋、街上的攤販等,實為難得的資料。
臺灣的新高堂書店業績好,雜誌海運到貨隨即賣完,書籍種類繁多。甚至連日治時代在臺灣成長的作家西川滿,都曾在晚年的散文中回憶,稱自己小時候常常閱讀母親從新高堂書店買來的書籍,因此奠定了文學造詣。
新高堂書店後來搬到最繁華的榮町(今衡陽路),拓展為地上三層的建築物,一、二樓為書店主要賣場。 到了1930年代已經成為臺北書店的象徵,也參與1935年的始政40週年活動。村崎長昶的孫子恭子女士,接受採訪時仍記得「小時候書店都是我的遊樂場」,村崎最後還當上臺北書店協會會長。他往後曾在回憶錄中說,書店銷售量大,甚至還遭到同行妒忌,讓書店曾經被當地報紙批評。
一直到二戰結束前,新高堂書店除了書籍買賣外,也出版如人類學家伊能嘉矩的書籍、講述臺灣與東南亞經濟的期刊《南邦經濟》。在教科書出版上,包括憲法概論、警察法等,讓當時想考臺灣公務職的人,幾乎都必須讀新高堂出版的參考書。二戰結束前幾年,一家被迫疏散至溫泉勝地北投避難,梅田美音的母親伊津子,正是在北投出生。
於中目黑重起爐灶
二戰後,居留在臺灣的日本人面臨被遣返的命運,村崎一家人也不例外。原先沒想到日本會戰敗,新高堂書店當時在臺北市已有多筆房地產,決定落地生根。村崎長昶甚至連在臺灣的家族墳墓地都已經購入。然而,受限於遣返只能攜帶有限的隨身物品,村崎一家將臺灣書店內的木造樓梯圓形扶手切下,帶回日本當作回憶。
戰後的村崎一家人,先是被遣返回九州老家。爾後在第二代敏昶的決定下,來到東京的中目黑並重啟新高堂書店開始營業,在當時胼手胝足下重建書店事業。
梅田記得小時候家人們常常聊起書店的事,逢年過節也會去東京的新高堂書店拜訪,出生臺北的外婆特別喜歡吃臺灣山楂糖,讓梅田也養成愛吃山楂糖的習慣。她回憶說:「我記得從小時候,每個月都會收到從新高堂書店寄來的童書雜誌。」但書店是源自臺北一事,梅田則是到了長大後才知道。
原先居住在熊本,想成為藝術家的梅田,因嚮往東京的生活,在留學美國數年後,開始到東京的書店幫忙。梅田並在2010年正式接手書店,成為第五代店長。「剛開始沒有談到接手,只說來幫忙,後來幫著幫著就變成這樣了」,梅田說。
接手書店的梅田,開始將店面打造成喜歡的風格。喜歡兒童書的她,開始拓展兒童書區面積,並與當地社區結合,定期舉辦相關活動。
面臨時代考驗轉型
然而,「最初五年銷售都是向上,第六年後開始出現遲緩,後來幾年一直停滯,就碰到疫情了」。疫情期間,所幸店面是個人營業,並沒有受到太大影響,然而客流量卻無法成長,也讓梅田開始思考店的未來,「每每看到人很少的情景,就覺得很辛苦,第一代祖先也會感到孤單吧」。
於是,經過家族一番討論與投票後,最後決定在2023年底結束營業。梅田表示,「我中間一度也很努力,但以祖先的角度來看,看到這樣子也會說『那也沒辦法』了吧。」然而她也坦言「心中也是鬆了口氣」。
順應時代潮流也是方法之一,梅田認為與其讓這樣的狀況下去,不如讓店面重新轉生。因此,她跟家人提出,希望能將店面轉型成咖啡廳的形式,「家人跟我說,縱使書店結束了!還請一定要把屋號給保留下來!」
就如同現在的複合型書店般,賣書的同時也有各式產品或是伴手禮的攤位,近幾年在書店圈很盛行。梅田在家人的同意下,未來將成為「新高堂咖啡」,為此梅田也前往臺北市勘查以前的店鋪。她希望透過網路眾籌,未來店面能保存些臺灣時代的古風外,也加進一些臺灣食品特色,她笑說,「我很喜歡臺灣的鹹豆漿跟豆花」。
書店文化延續至今
新高堂書店在臺北的店址,戰後成為有名的「東方出版社」,該出版社也出版大量的兒童書籍。其中該公司翻譯出版,由日本作家南洋一郎改寫的「亞森羅蘋」,更是臺灣少年在孩童時期的必讀刊物,也讓怪盜亞森羅蘋在臺灣的知名度不輸給另一個神探福爾摩斯。
喜愛兒童書的梅田笑說,「居然有這樣的巧合!真有緣分」。她記得二戰後,包括二代的店主敏昶跟三代的店主圭助都曾回去臺北的原址,並去東方出版社拜訪過。而經過百年傳承,新高堂臺北舊址附近早已成為知名的書店街、各種公職考試與專業用書等都在此街區上,當年新高堂的致力經營,讓衡陽路一帶成為書店文化盛行區。
不單是新高堂書店,臺灣最具分量的誠品書店信義店,也在2023年底畫下休止符。無論何處,現今的時代要努力維持一間書店的存活,是相當不容易的事。筆者問到,如果能跟第一代長昶報告,會想說什麼時,梅田歪了頭想了下說,「我應該會說,這樣做的話,應該還可以吧?」
當年來到臺灣的第一代長昶,帶著各種各樣的可能性挑戰當時臺灣的不毛之地,並間接樹立臺灣書店文化。而在2023年的最後一天,第五代的美音,未來也將帶著各種挑戰持續前進。書店「新高堂」謝幕,但也象徵著咖啡「新高堂」重生,125年的歷史只是按下暫時停止鍵,重啟後將會以新的姿態繼續下去吧。
※本文照片除標示外,其餘皆為仙波理攝影。
標題圖片:迎接最後一天書店營業,於店門口手持花束拍照的新高堂書店第五代店長梅田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