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傳奇銀行家──鄭世松口述臺日經濟史的百年軌跡:上篇

財經 政治外交 社會 技術 歷史

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的人均GDP排行中日本第39名。「日本第一」的過往榮景已不復見。臺灣卻誕生出全球首屈一指的半導體企業,兩者的差異為何?本文邀請到出生於日治時期的臺灣,走過戰後臺日經濟金融界的鄭世松(92)先生,為讀者講述臺日經濟史的百年軌跡。

鄭世松 CHENG Shih Sung

1931年生於日治時期的臺灣嘉義。就讀舊制中學3年級時,迎來終戰。自臺灣大學畢業後,進入臺灣銀行工作。身為銀行家,參與了戰後臺灣的紡織業發展、高雄出口加工區及新竹科學園區的開發、興建台北101等的重大事業。退休後,活躍於三三企業交流會、臺日商務協會等,成為臺日交流的重要橋樑。2013年獲頒旭日中綬章。

過去以來,臺灣與日本之間的往來超越了外交關係,並且一直持續至今。確實理解過去,就能夠掌握現況,在此想和讀者一同從經濟面回顧百年來的臺日關係史。雖然本文標題是「百年軌跡」,實際上是指日本從1895年起統治臺灣,到現在為止的約130年。

上篇介紹戰前的臺灣與日本是處在什麼樣的經濟關係,下篇則是以戰後至今的經濟發展為主,探討現今臺日之間的經濟差距是如何形成的。

改善日本國際收支的臺灣砂糖

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的國際收支呈現嚴重的赤字狀態,要到1910年代中期,即大正時代初期才轉為黑字。原因是日本在統治下的臺灣生產砂糖和稻米,以及出口茶葉和樟腦等,國際收支才終於轉為黑字。

由赤字轉為黑字的前後,1895年到1945年的臺灣處於日本的殖民統治之下,也就是臺灣經濟是日本經濟的一部分。當時的日本並沒有考慮要讓臺灣作為一個國家來發展,始終當作是日本的一部分,把臺灣視為輔助日本經濟的一個棋子進行統治。所謂的輔助,就是有些事雖然在日本做不到,在臺灣卻可以做到,這就是二戰前的型態。

在臺灣可以做到的事,主要是生產砂糖、米、茶葉、樟腦等農產品。這些是臺灣在二戰前的主要出口品項,更建立起臺灣的經濟基礎。

第一是砂糖。在全球貿易中流通的商品也被稱為「世界商品」,17世紀以後在世界上大量被交易。1894年,也就是領有臺灣的前一年,日本的國內狀況是「相對於砂糖消費量400萬擔(1擔=60公斤),產量僅有80萬擔而已」 ,剩餘的全都依賴國外進口。

然後,日本領有臺灣不久,1898年開始著手製糖產業。兒玉源太郎作為第4任總督到臺灣赴任,在兒玉底下擔任民政長官的後藤新平負責掌管殖興產業。受到後藤的強烈要求,視察臺灣全島,1901年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制定臺灣糖業政策的是新渡戶稻造。以這份意見書為基礎發展製糖產業、從日本導入資本、興建製糖工廠、不斷地進行甘蔗品種改良。

一開始,臺灣產的砂糖比國際價格貴,於是臺灣總督府建請日本政府降低砂糖關稅,才終於獲利。臺灣產砂糖被運往日本,在那之前原本依賴海外進口的砂糖就開始改由臺灣供應,沒有必要進口糖了。總之,臺灣砂糖對改善日本當時的國際收支有莫大貢獻。

稻米因品種改良讓臺灣躋身為糧食供應地

接著,是臺灣戰前的經濟基礎,扮演了重要角色的稻米。

日本人吃的米是粳稻,呈短圓粒形,但是在日本統治前的臺灣,食用呈細長粒形的秈稻,而且臺灣島內生產的糧食當然也會輸出到對岸的中國,但是統治後,就改為運往日本。

起初,臺灣產的稻米被認為「品質粗劣」 ,所以比日本產的還要便宜許多,稻米產量有飛躍性成長是在1920年代以後,在那之前,臺灣各地的農業試驗所不斷地進行研究,在這個時候成功交配秈稻和粳稻,誕生出新品種的「蓬萊米」。除了品種改良之外,再加上肥料增加、灌溉設施的整備等,透過臺灣農業的技術進步和開發投資,臺灣稻米的產量也大幅提升。生產多餘的產量就這樣出口他國或者是被運往日本。也就是說,臺灣被定位為日本的糧食供應地。

也出口到其他國家的茶葉和樟腦

相對於主要是運往日本的稻米和砂糖,不只是日本,同時也出口到其他國家的代表性農產品是茶葉和樟腦。

在臺灣,主要生產的茶葉品種是烏龍茶、以茉莉花茶為代表的包種茶、還有紅茶。領臺初期,以生產烏龍茶和包種茶為主流,到了1930年代則轉移到紅茶。 出口產量占85%,大部分是出口到英國或者是英國殖民地。

提到樟腦,應該有很多人不知道吧。雖然現在有大量的塑膠製品充斥生活中,但是世界各地塑膠使用的普及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事了。在那之前,是使用賽璐珞(celluloid Nitrate,一種合成樹脂),而賽璐珞的主要原料就是從樟樹提煉出來的樟腦。樟樹原本就是臺灣原生種,首先是粗製樟腦(初步蒸餾)再提煉成精製樟腦,然後銷往全世界,相當熱賣。

如此這般,以砂糖、稻米、茶葉和樟腦的農產品為中心的經濟發展,是日本把臺灣納入領土後,花了大約25年成功奠定了根本的基礎。直到二戰結束為止,在統治後半的25年間則是讓基礎更加穩固。

二戰前的臺灣GDP在1939年達到最高

經濟基礎穩固的話,人民所得也會伴隨增加。日治初期,臺灣的人均GDP大約是600元,在二戰前的1939年達到最高的1,278元。

提到1939年前後的國際情勢,1931年發生九一八事變,隔年日本宣布滿洲國建國,但是1933年國際聯盟通過決議,滿洲須交還予中國,日本退出國聯。在這其中, 日本政府認為以農業經濟為中心的臺灣也需要發展工業,於是開始獎勵包含製紙、紡織等其他加工業在內的輕工業。

再者,從統治前到第二次大戰開始為止,關於日本與臺灣的經濟表現可以參考下列引用的數據。

日本和舊殖民地的經濟表現比較(實質GDP年均複合成長率%)

1820-1870 1870-1913 1913-1941
日本 0.4 2.4 4.0
臺灣 0.3 1.6 4.5

出處:麥迪森《世界經濟千年史》(精校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

從1941年開始日本奮勇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臺灣經濟也不得不陷入停滯狀態。

二戰前,日本對臺灣的經營是從近代糖業開始的,加上1920年代稻米品種改良成功,在那之後就靠稻米和砂糖兩大作物奠定經濟基礎。砂糖和稻米主要是運往日本,而茶葉和樟腦的特殊農產品就出口到海外。如此,臺灣經濟的實際狀態是從半自給自足的封閉經濟轉換為以農業出口為主體的經濟。

臺日之間的兄弟情誼

我個人認為日本與臺灣就像是兄弟關係。1895年開始了這段兄弟情誼,伴隨近代化的發展,臺灣跟著進入日本化。連接臺日之間,扮演重要角色的就是砂糖和稻米。臺灣的農產品支撐日本國內的糧食,並且對改善國際收支有很大貢獻。在這層意義上,也可以說直到1945年為止是兄弟關係強化的時期。

二戰前的經濟基礎也對戰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49年到1960年為止,臺灣面臨到人口快速成長與嚴重的通貨膨脹,之所以能夠成功度過危機,正是因為日本在統治臺灣期間奠定下來的經濟基礎。戰後的部分就留在下篇介紹。(待續)

【參考文獻】

  • 鄭世松〈百年來臺灣經濟發展的軌跡〉《交流》2014年11月號
  • 隅谷三喜男等人著《臺灣之經濟》人間出版社;1995年
  • 川北稔《砂糖的世界史》玉山社;2005年
  • 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的臺灣》(2022新譯版)大家出版;2022年

採訪、整理:田中美帆

標題圖片:樟樹提煉出來的樟腦,作為貿易商品向海外出口(PIXTA)

稻米 臺灣 新渡戶稻造 出口 日本統治時期 砂糖 李登輝 後藤新平 樟腦 兒玉源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