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語教學現場:日中雙語環境下當今的問題為何?

社會 文化 教育 語言 臺灣香港

隨著科技的日新月異,教室裡的場景不再只是老師在黑板上寫字,學生單純的使用紙筆筆記。教室裡出現了電子白板、學生人人手上一台平板電腦、加上Chat GPT的出現,學生在學習語言上已逐漸產生了許多的變化。只是,教育上傳統父母對於雙語教育得過高期待仍是存在,筆者將透過在日語言補習班與華僑學校累積的教學經驗,淺談科技如何影響著華僑子弟之華語學習,提供一些建議。

科技對於雙語學習的影響

「老師,你看ChatGPT的翻譯和造句,對不對?」、「老師,我考社會以前都用google的照相翻譯功能翻譯課本上的內容,不然我真的看不懂這些中文」、「老師,什麼是PPT?我們現在都用Canva做報告了!」在現在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人手一台平板、一支手機同樣成為教室裡的日常風景,許多在日華僑子弟上課時,總是常跟我「炫耀」他們學習的新方式。

科技不斷翻新,讓許多華僑學生都可以透過各種輔助軟體學習中文,愈是自律的學生,老師也願意給他們空間,學生隨時拿起電腦查詢,錄音、拍照等等可以減少他們抄寫的時間和方便複習。

在新冠疫情時代起,教室上課就有了大幅度改變,老師使用電腦投影到電子白板上,直接在電子白板上寫筆記、劃重點,必要的時候切換一下畫面就能立刻連結到YouTube看影片、到google看地圖、搜尋照片。電子白板甚至有倒數計時功能、抽籤系統、圈選符號等,現在的老師已不用像過往那般,準備大大小小的教具。使用各種課室管理平台,作業與評分方式也越來越多元。

只是,在華語教學現場,隨著使用打字提交報告的方式增多,使用日文方式打中文字句、以及利用翻譯軟體完成作業也愈來愈多。例如:「今天大家発表了、我完成了日課、我忘了帶保險卡」等。而隨著ChatGPT等軟體的出現,這種日、中文式的科技造句與寫作的狀況也已開始。學習雙語的目的,不再只是自由地切換兩種語言,而是變成制式化的應付作業。

身為教學者,當然希望孩子們能重新審視希望將來擁有哪些能力,除了活用雙語之外,更需要有AI不能取代的能力。

科技時代快速發展,正影響著孩子們的學習模式與教學現場,但科技的發達猶如一把雙面刃,如何適當的使用是學生、教師與家長共同的課題。而對於較不自律的孩子而言,一旦碰到手機或電腦便忍不住的玩起遊戲、開啟各種與課堂知識無關的網頁,教師和家長只好必須不斷地制止孩子,使用各種方式來訓誡。

使用不當,無疑是讓學習效率降低、教學現場更為混亂,因此在學習媒介上使用的取捨,必須建立在教師與家長是否了解孩子夠自律。

中華學校一景。
中華學校一景。

在日華僑家長們的擔憂

然而同樣,新時代的環境下,家長們仍跟過往時代一樣,對孩子的雙語運用有過高期許。過去我在一場「在日台灣人教育現場觀察」分享會上,有位家長跟我說「希望我們的孩子將來到台灣去留學,人人都能雙語流暢,每位都能申請到好學校!」。可以理解多數在日華人父母的孩子,早早開始關心與規劃孩子的將來。他們總是想讓孩子有優秀多語言能力,加強升學管道與就業機會。

只是,現實情況下雙語環境成長的小孩對話,總是「老師,他が我の~~。」「老師,我も!」使用中日文夾雜著表達意思的狀況。甚至有朋友曾跟我說:「我孩子暑假跟我回台灣之後,用中日文跟外公外婆說話,但我爸媽都聽不懂。孩子以為大家都是這樣講話的!」家長總熱心期盼小孩從小就能雙語「二刀流」,但卻總是事與願違。

海外華人常常擔心自己的孩子不會說中文,最大原因是回台之後怕無法與親戚溝通。又基於血緣關係,總希望能讓孩子對於中文有一些認同感,因而督促孩子學習,但事實真的不容易。因此,我建議需要不斷的增強他們的學習動力及營造學習環境,才能有效促使他們不斷地學習中文。

而在華人小孩小時候時,華人父母也先必須建構他們的族群意識。因為海外的華人小孩常常需要到一定的年紀之後,才能感受到會中文的實質好處,不同年齡層又有不同的需求與想法,父母在擔心孩子的中文能力的同時,或許也需要先思考希望孩子具體達到怎麼樣的程度,進而有明確的目標,以免讓孩子摸不著邊際。

如何營造良好的雙語學習環境

海外華僑子女在學習中文方面最大的問題還是:「詞彙量不足」。主要原因是,社會上的刺激相較台灣少了許多,因此別說是較生硬的書面用語,與接地氣的國台混淆流行詞彙等,即便是年年回台灣過寒暑假,要能完全理解也不容易。

所以就算能說一口沒有外國口音且流暢地的中文,卻可能因為在海外生長,而無法理解台灣當地的「笑點」與其深層的文化義涵,都是雙語家庭在海外不可避免的文化弱勢問題,特別是在日本「恥感文化」下成長的孩子,更害怕出錯丟臉。

只是,如果孩子因為怕失敗而不嘗試,或沒有自信使用另一個與自我息息相關的語言,進而產生負面想法,後來有可能形成一股莫名的自傲。要如何避免孩子排斥中文、甚至與父母產生文化代溝,需要時間積累的練習和父母的耐心。

就筆者經驗來說,也許我們可以在孩子說出中文的時候,多一些鼓勵、少一些糾正。並且在使用中文對話時,給孩子多一些時間反應,思考如何使用中文回覆,減少立即轉換成想用日語溝通的模式。

曾經有一位家長說過,去年夏天帶著孩子回台灣之後,告訴孩子「菜單上你說得出來的,都可以點!」這就是一種獎勵代替責罵的機制。孩子也對於居住在台灣的回憶感到美好,甚至萌生想到台灣居住的念頭,這位媽媽就做了很好的示範。每個孩子需要的都不太一樣,但用心觀察、多方累積各種知識、參加交流等,總能找到適合孩子的方式。

了解自己的孩子的特質和學習模式,在科技的運用下適當的取捨並且提供合宜的獎勵機制,搭配雙語環境,讓孩子了解兩個文化背景的不同,家長跟子女都必須設定自我目標,分段達成,協助孩子建立自我認同與自信,方能穿梭並適應於兩種不同文化之中。

※照片皆為筆者提供

標題圖片:筆者李欣雨在講座演講時的一景

台灣 臺灣 教育 語言 時事通信新聞 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