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出新人生裁出新藝術——鍾雯婷用白瓷藝術與世代對話
文化 藝術-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充滿瓷器半成品的工作室裡,散發出一股濃濃的藝術氣息。眼前一位女性拿起一塊吸飽水的海綿,仔細地在白瓷上來回刷了又刷,精緻的花紋圖樣逐漸浮出,光潔清新,甚是動人。一旁的桌面堆著一疊又一疊的手稿,上頭的草稿圖看似服飾設計的立體剪裁的圖稿,其實是一件又一件白瓷作品的構想草圖。
鍾雯婷,旅日陶瓷藝術家。喜愛日本陶瓷藝術品的讀者,或許都曾聽過她的名字。她在日本陶藝界的卓越表現獲海內外獎無數,包括第1屆臺灣青年陶藝獎、德國Talente 2014國際 工藝競賽入選獎、第70屆金澤市工藝展金澤市長獎等獎項。
將服裝設計立體剪裁概念融入藝術
鍾雯婷的作品多以服裝設計中的「立體剪裁」為創作核心,採用水洗雕花技法製作,會有如此特殊的創作概念得從鍾雯婷就讀臺南藝術大學碩士班說起。
2007年,她參與了「方柏欽老師的實用陶瓷創作,以及張清淵老師的陶瓷材料與燒成、美國現代陶藝教育發展與博物館探訪」3門課後,她對陶瓷創作從粗淺的製作,提升到能夠獨立思考創新的技法,表現形式也不斷擴張至大型藝術品,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她所提出的「立體剪裁」概念。
她將每一塊瓷土成型後,進行各種曲線的裁切並加以黏合,呈現出服裝設計當中的裁切縫合概念。因此草創時期的作品當中,可明顯的觀察到每項作品都有特殊的曲折線條。
而水洗雕花技術則是她於2009年留學美國時,參與陶藝工作坊時看到美國陶藝家採用了此技法,從此深深地對此技法著迷。來日後的她,開始用瀨戶常滑出產的「仿骨瓷白瓷土」為主要創作材料。由於白瓷土相較於陶土分子結構更為細緻,因此在創作圖樣時,若採用刀片雕花,容易留下刀痕且勾勒出的圖樣邊緣會較為鋒利,水洗雕花技法正好能解決這項課題。
藝術即是生活,生活即是藝術:實用器皿的世界
有別於當代陶藝家,鍾雯婷多數作品都與生活有強烈的關聯性,這逐漸成為鍾雯婷作品表現上的特色,其中更以杯器為大宗。這樣的個人風格並非一日一夕所養成,得追溯至大學時期。
鍾雯婷表示:「從大學開始,我在製作每一樣陶藝作品時,除了構想出它該有的美感外,同時也會思考這項作品能具備什麼樣的實質功能。直到我就讀臺南藝術大學攻讀碩士後,才理解原來這是陶藝當中實用器皿的概念。」從此之後,實用器皿成為她主要創作的方向。研究所畢業後,更於金澤卯辰山工藝工房學習日本特有的實用器皿文化:「器皿與人的互動關係」。
舉例來說,日本藝術家光是設計一個茶杯,不僅要構想整體美感、茶杯重量、杯口大小外,還要考慮消費者使用時,哪面該朝外,哪面該朝內。但在臺灣多數的消費者及創作者鮮少考慮實用器皿本身與人的互動關係,多只注重在美觀與實用性,和日本有著大相徑庭的觀點。
鍾雯婷笑著說:「有一回有位日本人拿起我所創作的杯子,並向我問到:『這杯子哪面是正面?』當時我一臉茫然,因為這是我在臺灣重未想過的事!」
重新定義臺灣花布「戀菓物語」的誕生
除了實用器皿的創作外,鍾雯婷也陸陸續續參與裝置藝術的創作。近年,在日本的「臺灣夯」可說是越來越熱,日本人對臺灣的印象除了琳瑯滿目的特色美食外,帶有文化意涵的花布也深受喜愛,但事實上對多數年輕世代的臺灣人而言,花布更像是被捧紅的復古潮流產物之一,而此潮流帶給了鍾雯婷不同的創作靈感。
說起臺灣花布圖樣的起源,來自於戰後的嬰兒潮,由於棉被等生活布料品的需求大增,加上輕工業繁盛,印刷布料品從1960年開始持續大量製造,長達約50年。當時臺灣由於政治因素,與中國的交流鮮少,但和日本的文化交流則是日益攀升, 花布圖樣就在如此背景下深受日本和服紋樣影響,而日本和服紋樣過去又受到中國文化影響,因此花布可說是融合臺日中三種文化的文化產物。
「我覺得現在花布對臺灣人來說雖然垂手可得,乍看下與我們的生活相當親近,但實際上花布的圖樣對我們來說卻特別有距離感。比方說布上的牡丹花象徵榮華富貴,在臺灣的生活當中其實不會接觸到牡丹花。因此我就在思考是不是有更能代表臺灣的元素,以花布的概念呈現在我的作品當中。這時,我想起來日本之後經常從日本友人口中聽到對臺灣水果讚賞有加,當時我就想或許水果更能代表臺灣吧!」鍾雯婷表示。
由於這樣的想法,她發想將臺灣具代表性的時令水果:蓮霧、釋迦、荔枝、芒果等元素融入白瓷的作品當中,並且希望透過作品讓臺灣文化與日本社會進行對話,「戀菓物語」就在這樣的構想當中誕生。
戀菓物語的本體是一顆上方露空的圓體,球體外部佈滿了各式的臺灣水果,並且用五彩繽紛的線條表現該水果花的樣貌。而上面懸吊的每一件白瓷作品則象徵著不同水果的果實,每個果實當中又結合了中國傳統紋樣、日本紋樣以及臺灣紋樣,表達出臺灣文化過去深受中日影響。
世界遺產京都仁和寺 玩「和」空間
此外,鍾雯婷透過國內外個展不斷開創自己的技法,作品風格也趨於一致性。清雅的白底,與水藍色與淺灰綠的配色清新脫俗,逐漸成為她作品的一大特色。2022年,她受邀參展「仁和寺御室藝術展」,創下第一位旅日臺灣陶瓷藝術家於仁和寺參展紀錄。由於參展期間為櫻花季,為了紀念櫻花從盛開到落花的過程,她設計了《落華》系列作品。參展期間作品被分別放在「白書院」裡的3間房間,每個房間所表現的藝術核心也有所不同。
用白瓷土鑄造成上方簍空的球體,再用水洗雕花技術勾勒出綿延的線條,表現抽象的花紋。由於整體質感像冰糖霜,故取名《冰菓》。而配色上有別於過去其他作品,選用7色彩虹也別有意義。鍾雯婷說:「當時在構想冰菓時,臺灣社會LGBT的議題討論的火熱 ,為了想要呼應這世代的小革命,因此透過藝術表達支持。」因此標題配上 「for Taiwan」字樣。
「華」是花的古字,而「落華」意為落下來的花朵。象徵著櫻花季中,櫻花隨風飄落在日本庭院之意。
鍾雯婷觀察到日本人不僅重視器皿與空間的關係,四季變化與生活器皿的關係也有所講究,於是嘗試將季節元素帶入作品裡。此系列作品以「夏」為主軸,將夏季代表植物「柳絮」融入作品中,清雅的白色與水藍色的配色,為夏天的餐桌上帶來一抹涼意。
順應上天的安排 面對困境依舊樂觀
「旅居日本十個年頭的她,是什麼動力讓她繼續願意留在日本創作?」鍾雯婷笑著說:「出社會之後的人生,充斥著各種挑戰與變數。原本也有考慮回臺灣發展,但畢竟來日近十年,這裡有我難以割捨的部分,因此我就這樣順應著老天爺的安排留在日本繼續創作。」
堅持藝術夢想的她,日以繼夜地不斷創作下,2021年身體亮起了紅燈。「去年,我病倒了。原本有展出計畫的所有展覽我全部一場一場親自取消。我開始意識到身體健康問題,我以為我應該要好好休息,才能夠盡快恢復體力,但其實因住院而無法創作的那段期間,我的人生過得相當空虛。」鍾雯婷苦笑的說。
對鍾雯婷而言,藝術創作與其說是工作,不如說是自我療癒的一種方式,透過藝術帶給人們美好作品的同時,自己也能從中獲得心靈療癒與寄託。
從個人藝術創作走向國際藝術交流
近幾年,鍾雯婷除了個人的作品創作外,也積極推動國際藝術文化的交流。這過程當中,因緣際會之下認識臺灣富貴三義美術館藝廊的創館人林文祥先生,這成了她陶藝策展工作的起始。
2019年 她舉辦了人生首場策劃的藝術展覽「逐光器影」,2021年7月又接續著舉辦「聚・臺日柴燒交流展」,集結了臺日共12位柴燒陶藝家的作品。策展核心概念是「聚」,「聚」有堆積、集合之意。柴燒作品由於長時間的燒製,因此作品上會有特殊火痕及自然而然黏著上的落灰。她期許這些從日本運到臺灣來的作品,能展現出另一種新生與火花,希望透過臺日藝術文化的碰撞促成更多不同的新藝術。
鍾雯婷說:「策展不僅能提供藝術互相交流的平臺,更能與商業做接合。透過策展,藝術家與藝廊經營者能夠有穩定的收入,使得藝術家們能夠繼續不斷地發想及創作更多不一樣的作品,也讓藝廊能夠持續經營下去,這也是為什麼我開始有了親自策展的想法。」
照片由鍾雯婷提供
標題圖片:旅日臺灣當代藝術家鍾雯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