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靈魂觀——幽靈和「物怪(Mononoke)」的系譜

文化 社會 生活

聽到「幽靈」一詞,大家腦子裡就會浮現出這樣的形象:沒有腳,出現時嘴裡會念叨著「我恨呀~」這類怨氣沖天的話。只不過,人們對幽靈產生恐懼,其實是從近世才開始的。在古代和中世的日本,人和靈的「交流」非常頻繁,當時幽靈主要指死者的靈魂,它不作祟也不顯形。我們就日本人歷來是如何看到死亡和靈魂一事,採訪了宗教史學者小山聰子。

小山聰子 KOYAMA Satoko

二松學舍大學文學系教授。1976年生。專業為日本宗教史。2003年完成筑波大學研究所博士課程歷史與人類學專業。博士(學術)。主要著作有《彌留之際的日本史──人們歷來是如何迎接死亡的》(春秋社,2019年)、《物怪的日本史──死靈、幽靈、妖怪的1000年》(中公新書,2020年)。共著《幽靈的歷史文化學》(思文閣出版,2019年)

「幽靈」一詞是何時出現在史料中的?目前普遍認為是室町時代前期世阿彌(1363-1443)將「幽靈」這一新詞引入了能樂,但小山有不同看法。「把幽靈表現為看得見的形象,是世阿彌原創的。但是作為詞語首見於史料,是747年奈良時代僧侶玄昉的弟子所寫的祈願玄昉成佛的願文(向神佛許願的文章)。」

玄昉作為學問僧曾有入唐經歷。一度深得聖武天皇信任,但隨著藤原仲麻呂的崛起而失勢。745年被貶到九州筑前國,第2年去世。唐僧善意受過玄昉教導,在玄昉回國時又追隨赴日。善意在師傅的1週年忌時抄寫了《大般若經》600卷。他在願文中用了「幽靈」一詞指代玄昉的靈魂。

縱觀古代和中世,幽靈指的是死者的靈魂,有時也指亡人,沒有作祟害人的性質,多在追善供養的語境中使用。為惡世間的,當時一般用怨靈、惡靈和「物怪」(Mononoke)以示區別。

四處遊蕩的靈魂與怨靈

小山介紹,古代日本和中國一樣,普遍認為人是肉體和魂(靈)組成。靈魂時常出竅,終究還是會歸位,所以靈魂離體無法歸位元的狀態就被視為死亡。

「魂魄處於浮游狀態,便是『人魂』,古人將人魂的形象描述為形似蝌蚪,頭圓有尾。為了招魂回體避免死亡,陰陽師會進行招魂祭,用咒術給人回魂。此外,古代普遍認為靈魂具備人類沒有的能力,是近似於神的存在。事實上,古人也認為祖先的靈魂會蔭佑子孫。」

摘自《和漢三才圖會》卷五八「火類」(圖片:國立國會圖書館數字館藏)
摘自《和漢三才圖會》卷五八「火類」(圖片:國立國會圖書館數字館藏)

靈魂離開後的「軀殼」,即遺體或遺骨並未受到特別重視。

「平民的遺體是風葬,貴族和僧侶多是火葬。貴族有家族墓地,但不去掃墓。比如那時的當權者藤原道長(966-1027)也沒有記錄姓名的墓。雖然說起來是藤原一族的墓地,但修得並沒多好。他們一方面很重視祖先,另一方面與現代人相比,對遺骨又比較淡漠,不甚關心。」

「無法回歸身體的靈魂,順利的話就能往生淨土,但死時還存有妄念、執著的人,就只能在人世間遊蕩作惡了。尤其是那些被認為會給社會帶來疫病和天災等巨大災難的靈魂,即『怨靈』,是人們恐懼和鎮魂的對象。代表人物有死於非命的菅原道真和平將門。」

降服引發疾病的「物怪」

「從10世紀中期起,『物怪』一詞登上歷史舞臺。當時寫作『物氣』,指的是真身不明的死靈的氣息或者死靈。」(小山)

死靈一旦無法往生,就會變成「物怪」接近生前怨恨的人,讓對方生病,有時還會致其死亡。與怨靈給整個社會帶來巨大影響相比,物怪的被害者多局限於個人及其親屬。

在10世紀的貴族社會,治病往往是陰陽師、醫生和僧侶聯手施治。首先靠陰陽師的占卜來瞭解生病的原因,之後再依此決定治療方案。

「病因如果是物怪,則要靠僧侶的加持(一般通過印契和真言等,靠超自然之力引發變化),讓其附身到靈媒身上。靈會通過靈媒之口傳達『渡我成佛』的心願,有人也會相信靈媒的話,對靈進行供養。只是也有被物怪欺騙,反而把病人害死的風險。總之是通過靈媒進行交涉的。多數情況下,都是選擇降服物怪(讓它自報真身屈服於降妖者),如果進展順利,病人就會康復。」

詳細描寫了降服物怪場面的平安文學的代表,便是《源氏物語》。折磨光源氏妻子紫之上的物怪的真身其實是他年輕時的戀人六條御息所的亡靈。六條御息所的靈魂坦言由於對光源氏愛得太過執著,所以一直無法成佛,她不願受降服之苦,請求光源氏對她進行供養。然而源氏非但沒有同情,反而變本加厲繼續大做法事,打算痛擊六條御息所,逼其退散。

「降服物怪後,如果發現真身是值得祭拜的靈神,則滿足其要求進行祭祀或供養。反之,如果不是,就繼續加大降服力度。」

用圍棋和雙六治病

小山稱,從靠降服物怪來治病,可以看出日本特有的多樣性。

「中國基本上是用道教的法術,日本則用了佛教的咒術。佛教是經中國傳入日本的,自然受到了中國思想的影響。只不過有趣的是,12世紀以後,圍棋、雙六、將棋等也用來降服物怪了。雖說是從中國傳來的棋類遊戲,但據我所知,中國沒有用它們來驅除物怪的例子。」

「或許古人認為圍棋或骰子撞擊棋盤的聲音具有降服物怪的效果吧。」

本來圍棋和雙六就用於占卜和祭祀儀式,人們還用它們來治病和降服物怪一事,從各類史料可以得到印證。例如有記載,後白河法皇因物怪作祟而患病,為了治病,他通宵達旦玩了一宿雙六。此外,13世紀後,「物付」(指專做靈媒的巫女等人)使用圍棋棋盤一事,在「有職故實」的書籍(介紹宮中節日、儀式、制度等的書籍)中開始有了記載。

變成「物怪」後具備了娛樂屬性的幽靈

古代末期之後,遺骨和靈的結合越發緊密,產生了墳墓是靈的居住地的觀念。掃墓也從12世紀上葉開始盛行。到了近世,死者留在墓中的認知滲透到了社會大眾心裡。

到了12世紀後期,可以看到物怪的含義也發生了變化。出現了將真身明確的靈稱為「物之化」(也念Mononoke)的事例,由此可知,其形象開始變成了具有「變化」屬性的怪東西了,不再是沒有臉的一團「氣」了。

古代和中世的「幽靈」指的是死者的魂魄,是需要供養的物件,而從中世後期(15世紀)起,陸續開始有人把抱有怨念的靈喚作「幽靈」了。「這個時代的能樂《船弁慶》中就出現了怨念纏身的幽靈。在壇之浦溺亡的平知盛的靈自稱『吾乃平知盛幽靈』現身。他揮舞薙刀,聲稱『誓將義經也沉海』。」

作為供養對象的幽靈和抱有怨念的幽靈、物怪、怨靈、惡靈等詞彙並存重合,詞義的差別就逐漸模糊起來了。

到了江戶時代,人們開始認為如果跟死者生前交惡,則死者會有報復行為。怨念纏身的幽靈越來越多,開始與物怪混為一談。同時,作為Mononoke的表記文字,「物怪」二字也固定下來。

江戶時代,人們畏懼幽靈,同時又對靈的存在表示懷疑。不僅如此,也因處於比較和平的年代,大眾開始追求刺激,怪談作為一種娛樂項目大行其道,許多幽靈畫被創作出來。其中,幽靈和(古代曾指「怪異」的)「妖怪」、「お化け」、「物之怪」等詞彙的區別也變得越來越模糊。

對待幽靈的辦法也有很多說道說,其中還有松尾芭蕉用「發句」渡靈成佛的傳說。(《芭蕉翁行腳怪談袋》)

江戶時代後期,歌舞伎中有幽靈登場的故事開始流行,浮世繪也畫了很多以歌舞伎為主題的幽靈畫。(左)月岡芳年《和漢百物語 下部筆助》/(右)歌川國芳的《淺倉當吾亡靈之圖》(國立國會圖書館數字館藏)
江戶時代後期,歌舞伎中有幽靈登場的故事開始流行,浮世繪也畫了很多以歌舞伎為主題的幽靈畫。(左)月岡芳年《和漢百物語 下部筆助》/(右)歌川國芳的《淺倉當吾亡靈之圖》(國立國會圖書館數字館藏)

靈魂觀的過渡期

二松學舍大學從數年前開始,由歷史學、傳媒學、文學、宗教學等各領域的學者攜手展開了一項關於靈魂的共同研究。小山是研究小組的關鍵成員。

「在思考日本人的精神史上,靈魂是一個重要的主題。長久以來,日本的歷史研究都把重心放在經濟史和政治史上。還有以往的幽靈(靈魂)研究主要是分析江戶時期的文學作品。在宗教史的語境下關注靈魂在史料中是如何被記錄的,是個嶄新的視角。」

江戶時代以「恐怖」為樂的風潮,現在也一樣。

「雖然並不相信靈,但還是會順便供養一下,去掃墓時也會求庇佑、求幫助。在許多日本人的心靈深處還是認為靈是擁有特別能力的。從這個意義而言,或許可以說是在繼續著跟死者的交流吧。」

「只不過,掃墓不必去,墓裡沒有靈的思潮也很強勢。對樹木葬、散骨(將骨灰拋撒到大自然中)等方式的抵觸也越來越弱勢,人們普遍接受人死後遺骨回歸大自然的觀點。靈不在墓裡,而在別處,遺骨和靈逐漸脫鉤。或許這倒跟古代人不重視遺骨的觀念越來越接近了。現代可以說是靈魂觀的過渡期吧。受疫情影響,我感覺這種傾向越發凸顯。」

小山說,通過共同研究,她看到了以往只靠歷史學者一己之力看不見的東西,開闊了視野。

「例如,現代的幽靈,其出現場所在不斷發生變化。《七夜怪談》中貞子的怨念是附著在錄影帶上的,但現在是數位化時代了。恐怖片的幽靈就開始出現在SNS中了。也會出現在ZOOM裡,LINE會有『座敷童子』出現,Meta和Twitter上,可能也會受到亡人發來的資訊。」

標題圖片:KIMASA(PIXTA)

日本史 宗教 生死觀 妖怪 鬼屋 幽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