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貨櫃船成功入港:東京灣未來離岸300公里自動入港不是夢?
技術 科技-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日本財團於3月1日宣佈,在東京港至津松阪港(三重縣)之間往返約790公里的航線上成功實施了貨櫃船自動航行試驗。同時,在東京灣這樣船隻密集的繁忙海域實現了船舶自動航行,這在世界上屬於首次。
此次試航是日本財團推進的無人駕駛船舶項目「MEGURI2040」的一部分,由DFFAS(Designing the Future of Full Autonomous Ship)聯盟實施。該聯盟由日本郵船集團旗下日本海洋科學主導,成員包括日本國內共30家企業。除海運、造船等相關公司之外,此次試航還凝聚了不同行業企業的技術、技巧,包括NTT等通信服務提供者、氣象資訊公司、海上保險公司等。
避讓4、500艘船隻,實現自動航行
東京灣日均進出船舶數約500艘。該數值是麻六甲-新加坡海峽的1.5倍,是巴拿馬運河的10倍以上。此次試航使用的是一艘名為「朱雀號」的貨櫃船,船身全長95公尺,總噸位達749噸。船上搭載了多數大型船舶都配備的自動操舵裝置控制系統,它能使船在航行期間保持指定航向。除此之外,「朱雀號」還具備自動避障功能以避讓航線上出現的其他船隻,以及自動靠離泊功能。「朱雀號」於2月26日下午在東京灣自動離泊成功,而後出東京港,一路行至津松阪港海域,單程約20小時,於3月1日早上回到東京港靠泊。
雖然中途出現過臨時切換到手動操控的情況,但往返程自動航行率分別達到97.4%和99.7%。試航過程中,DFFAS聯盟專案負責人桑原悟對結果信心十足,他說:「光去程就成功避障107次。改變一次航線可以避開多艘船隻,由此推測累計避讓了四五百艘。」
此次試航之前,工作人員先在陸地上在一個貨櫃裡安裝好自動航行系統所需的伺服器、控制器等全套設備,再將整個貨櫃搬上「朱雀號」。用這種方法,無需大規模改造即可將已有船舶改成無人駕駛船。
陸上支援中心可遠程操控船舶
此次試航最大的特點是設立了陸上支援中心(位於千葉縣千葉市)。桑原悟稱該中心「類似飛機的控制塔,是在無人駕駛船投入實際應用時必不可少的設施」。陸上支援中心能夠收集氣象、海象資料和海上交通量資訊,監控航行狀態和機械室的情況,同時,在緊急情況下可以對船舶實施遠端操控。此次試航還搭建了海陸通訊系統,是一次綜合性自動航行試驗。
2月28日,專案組實施了遠端操控船舶的測試。通過衛星通信等,陸上支援中心向位於伊勢灣海域的「朱雀號」(直線距離約300公里)成功發送了變更航線和調速等指令。
桑原悟表示:「陸上支援中心可以監控數千艘船隻並向其提供支援。將來,隨著硬體雲端化等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在家裡對大型船舶實施遠端操控。」
力爭2025年投入實際應用,但相關法律有待完善
無人駕駛船舶專案「MEGURI2040」致力於解決船員高齡化、勞動力不足問題,以及多因人為失誤導致的海難事故等社會課題,目標是在2025年以前實現無人駕駛船舶投入實際應用。關於後續課題,桑原悟表示:「我們要解決此次試航中發現的問題,同時要努力完善將來實際應用的環境建設。」
與技術開發相比,完善與無人駕駛船舶相關的海事法規和海上保險條款等更費時日。據稱,有可能先放寬對船員人數的限制。根據目前的《船員法》,像「朱雀號」這種逾700噸的船舶,即使安裝了自動操舵裝置控制系統,艦橋上也必須時刻配備兩名以上船員。如果實行8小時輪班制,那麼最少需要6名船員。通過引進擁有自動避障功能的自動航行系統,若船員人數下限能夠減至1名,即可多為一艘船配備所需的船員。從解決船員不足的角度考慮,確立成熟的船舶自動航行技術也是刻不容緩的。
按照「MEGURI2040」的計畫,3月14日還將實施水陸兩棲船的自動航行試驗。至此,由五個聯盟實施的共六次試航將全部完成。日本財團常務理事海野光行表示:「今後,我們將彙集各個聯盟的優勢,進一步加快技術研發。並且,帶著這些成果,推動國際海事組織(IMO)等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期待2025年大阪世界博覽會上,無人駕駛船能夠在水都大阪一展風采。
攝影:nippon.com編輯部
標題圖片:操作人員在陸上支援中心遠端操控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