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戰!「鎌倉武士vs元的騎馬軍團」

蒙古襲來750年(2):元軍首次登陸,逼近內陸的大宰府

歷史 政治外交 社會

距今750年前,元軍船隊終於出現在博多灣,當時的人們頭一次親眼看見外敵,對「異國襲來」感到驚恐。至今的定論為,元軍可能只是為了威嚇日本,僅待一天就撤退了。然而,近來研究指出,元軍甚至曾進逼到內陸部的要衝大宰府附近,此說法正受到矚目。雖然日本擊退元軍,但是為了防止敵人再度入侵,開始在博多灣一帶建造防衛石壘。

登陸博多灣

元把朝鮮半島的高麗納入統治後,命令其建造軍船,大船隊從高麗合浦出發,駛向日本。1274(文永11)年10月20日(舊曆,以下日期皆是舊曆)的黎明前,約900艘組成的船隊攻下對馬島和壹岐島,成功突破日本的防衛線後,來到博多灣,稱為「文永之役」。

乘載人馬的大型母船、運載士兵登陸用的小型快速艇(拔都魯輕疾舟)、存放水和糧食的補給船等,各種大小不同的船艦湧入,騎兵嘗試登陸。在元的指揮下,有為數不少的高麗士兵被動員參戰,實際上是「元、高麗聯軍」的狀態。關於士兵人數有各種說法,不過頂多是「數萬人」。

以研究蒙古襲來而聞名的前九州大學大學院教授服部英雄推測,船隊在博多灣沿岸主要瞄準3個地方。其中,元軍把戰力集中在博多灣中央部的鳥飼濱。

「文永之役」的元軍進攻路徑

現在,鳥飼濱經填海造地而形成陸地,上面蓋了福岡PayPay巨蛋,故筆者從另一個登陸地點今津走下海灘,朝向北方望去,可以看到山形隆起、漁業興盛的玄界島。雖然是位在博多灣入口外面的海上,但感覺與陸地的距離似乎不會太遠。乘著強風和迅速流動的海流,元的軍船一旦來到灣口,應該不用花太多時間就能夠登陸上岸吧。

從今津的海岸眺望博多灣,中央處為玄界島(筆者攝影)
從今津的海岸眺望博多灣,中央處為玄界島(筆者攝影)

運用最新武器的元軍

在有名的《蒙古襲來繪詞》(*1)裡面,也描繪了雙方在鳥飼濱交戰的情形。元軍士兵用短弓攻擊,肥後國(現在的熊本)御家人竹崎季長則是騎在馬上拉弓射箭,命中敵人,但是馬被敵人的箭刺中流血。甚至,由於元軍的火器「鐵砲」(日文為「てつはう」)爆炸,竹崎的馬受到驚嚇而失控亂竄。

《蒙古襲來繪詞(臨摹本)》裡描繪的鳥飼濱合戰。右為騎在馬上的武士竹崎季長,馬的一旁有「鐵砲」爆炸開來(九州大學付屬圖書館所藏)
《蒙古襲來繪詞(臨摹本)》裡描繪的鳥飼濱合戰。右為騎在馬上的武士竹崎季長,馬的一旁有「鐵砲」爆炸開來(九州大學付屬圖書館所藏)

後來發生「弘安之役」(1281年)的舞台之一,在長崎縣鷹島外海海底發現了「鐵砲」,確認其實際存在,這項武器的構造是在直徑13公分左右的陶製球形容器內裝填火藥,點燃導火線後爆炸。在史料《八幡愚童訓》裡面,如此形容:「巨大的爆炸聲響,讓(日本士兵)心思迷亂、破膽喪魂、目眩耳鳴,茫然失去方向。」根據九州大學拍攝的電腦斷層(CT)影像顯示,有照到像是鐵片和陶片的東西,可見具有殺傷力。

「鐵砲」(左)、元軍的頭盔(右),長崎縣松浦市立埋藏文化財中心(筆者攝影)
「鐵砲」(左)、元軍的頭盔(右),長崎縣松浦市立埋藏文化財中心(筆者攝影)

此外,在武器方面的最大不同之處是弓。日本的長弓可以把箭射得很遠,但在馬上缺少機動性。還有,服部教授指出:「因為是設計給右撇子使用的,所以無法朝右射箭,敵人必須位在左側,才有辦法瞄準目標,把箭射出去。」相較之下,元軍使用的短弓較有機動性。

元軍在戰爭中展現出最新武器和騎馬的機動力,服部認為:「和幕府軍相比,元軍在初戰中應該是占上風的。」

(*1) ^ 《蒙古襲來繪詞》是參加與元作戰的肥後國御家人竹崎季長,請畫師把自身驍勇作戰的英姿製成繪巻,也附上「文字記錄」。雖然有意向幕府討戰功報酬,多少有添油加醋的部份,但是該繪卷具有同時代性,史料價值高,被指定為國寶。

警固所

元軍之所以把戰力集中在鳥飼濱,是為了攻下幕府在附近設置的防衛據點「警固所」。這個警固所的位置,被認為是後來在江戶時代興建福岡城所在的高台。服部表示:「如果成功攻陷這裡的話,可以作為前線基地使用,同時把日本的武器占為己有。」他認為元軍當時應該有考慮要進攻內陸。

福岡城跡的高台上曾經設置過警固所。福岡城是後來在1601年由黑田長政等人所建造(筆者攝影)
福岡城跡的高台上曾經設置過警固所。福岡城是後來在1601年由黑田長政等人所建造(筆者攝影)

九州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的助理教授福永將大(筆者攝影)
九州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的助理教授福永將大(筆者攝影)

即使如此,元軍和日本沒有交流,又是怎麼知道要瞄準博多灣和警固所呢?九州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的助理教授福永將大推測:「有可能是透過以南宋為首的大陸或朝鮮半島的商人、僧侶得知,他們頻繁進出日本,因此也成為元軍的情報來源。」元出兵攻打南宋一事,若有人向友好國的日本提供元的情報,相反地,也會有人為了討好而提供日本的情報給元,具有兩面性。

「大宰府合戰」

10月20日,元軍在鳥飼濱與日本軍交戰,卻無法攻下高台的警固所,於是當晚在附近的祖原山布陣,伺機而動。然而,元軍在隔天21日似乎原路折返,消失的無影無蹤。雖然「有神風之助,將元軍擊退」的說法已經遭到否定,但是元的目的是為了讓日本重回談判桌,建立互通友好的關係,所以這一次只是以武力進行威嚇而已,也就是「按照原定計畫撤退」的說法成為定論。

(左)在祖原山布陣的元軍士兵,出自《蒙古襲來繪詞(臨摹本)》(九州大學附屬圖書館所藏),(右)現在的祖原山山頂(筆者攝影)
(左)在祖原山布陣的元軍士兵,出自《蒙古襲來繪詞(臨摹本)》(九州大學附屬圖書館所藏),(右)現在的祖原山山頂(筆者攝影)

前九州大學大學院教授服部英雄(服部英雄教授提供)
前九州大學大學院教授服部英雄(服部英雄教授提供)

相對於此,服部教授提出了新的說法。他注意到史料《關東評定傳》裡面的描述,寫到元軍登陸4天後的10月24日發生了「大宰府合戰」,也就是元軍往南進逼到要衝大宰府附近。

7世紀,大宰府是日本防衛及外交的最前線,因此設有政廳,是朝廷在與大陸相近的九州地方設置的重要對外機關。在臨海的博多設立「鴻臚館」,也稱為迎賓館,用來接待來自大陸的訪客。另一方面,具有政治中樞地位的政廳則是設立在內陸的大宰府,鞏固防守。鎌倉時代,政廳的機能衰退,實質上由幕府掌管。

如此重要的大宰府,元軍竟然就要兵臨城下了,結果如何呢?史料是記載「異賊敗北」,看樣子以日本軍擊退元軍收場。水城(*2)的土壘可以說是防衛政廳的城牆,「水城的堤防高聳,讓幕府軍容易防守吧。」服部教授說道。

從上空俯瞰大宰府政廳舊址(時事)
從上空俯瞰大宰府政廳舊址(時事)

水城遺址。據說建設當時有9公尺高(福岡縣太宰府市提供)
水城遺址。據說建設當時有9公尺高(福岡縣太宰府市提供)

元軍使用的是最新武器,日本方面應該陷入一番苦戰,但是「因為幕府動員了整個九州地區的御家人,兵力遠遠超過元軍。」再加上10月底是日本海波濤洶湧的季節,元軍要從高麗運送補給物資有困難。

根據服部的看法,元軍不是1天就撤退了,反而是進攻到內陸部,甚至逼近大宰府政廳,但無法攻下才撤退的。「元軍自知以這樣的兵力打不贏,以結果來看,就變成是為了“偵察”。」服部教授說道。

(*2) ^ 日本在663年和百濟聯手,與大唐、新羅聯軍之間發生了「白江口之戰」,以失敗告終。日本恐遭報復,為了防衛大宰府政廳,於翌年664年建造土壘,並稱為水城,高9公尺,長1.2公里,外圍有壕溝,可引入河水。

博多灣沿岸的「石築防壘」

首次遭受外國入侵而造成人員傷亡的幕府開始加強戒備,認為元軍恐再度進攻,於是積極強化防衛工作。經歷了看到元軍騎馬登陸上岸而受到衝撃,開始沿著博多灣海岸建造被稱為「石築地」的防壘,總長達20公里的「石築防壘」。

當時的石築防壘示意圖與實際存在的防壘

《蒙古襲來繪詞》裡描繪的「生之松原防壘」是實際存在的,在博多灣的中西部(現在的福岡市西區)沿岸,綿延了近200公尺長的石牆。一站上防壘內側,博多灣在眼前展開,讓人產生了一種彷彿元軍船隊乘著強風和陣陣海浪就要來襲的錯覺。

從「生之松原」防壘內側眺望博多灣(筆者攝影)
從「生之松原」防壘內側眺望博多灣(筆者攝影)

《蒙古襲來繪詞(臨摹本)》裡描繪的「生之松原防壘」(九州大學附屬圖書館所藏)
《蒙古襲來繪詞(臨摹本)》裡描繪的「生之松原防壘」(九州大學附屬圖書館所藏)

石牆高度超過2公尺以上,前面是沙灘。「元的騎馬軍隊就算上了岸,也容易被困在沙灘上無法前進,要越過高牆更是困難。在這段時間,幕府軍隊可以從上面準備好作戰態勢,用弓箭狙擊。」九大的福永助理教授說道。

此外,位在博多灣西部的「今津防壘」,與「生之松原」相比,石牆較厚,形狀也不同。防壘是鎌倉幕府發號施令建造,僅在半年內就迅速完工,所以九州各地的御家人全數被動員起來。生之松原是肥後國建造的,而今津是由大隅國(現在的鹿兒島)和日向國(現在的宮崎)負責的,在構造上出現差異。

今津防壘(筆者攝影)
今津防壘(筆者攝影)

元軍在「文永之役」是騎馬登陸上岸的,但是到了7年後再度入侵的「弘安之役」時,完全沒有登陸。據說,可能是元軍船隊在進入灣內後,看到綿延而立的防壘,只好作罷。由此可見,「石築防壘」成功發揮了嚇阻力。(第3回待續)

●行程導覽

  • 生之松原防壘:從JR筑肥線的下山門站往北步行10分鐘
  • 今津防壘:從JR筑肥線今宿站往北車程15分鐘
  • 福岡城跡:從地下鐵空港線的大濠公園站步行3分鐘
  • 祖原山:從地下鐵空港線的西新站往南步行15分鐘
  • 大宰府政廳舊址:從西鐵(天神大牟田線)都府樓前站步行15分鐘

標題照片:「生之松原」的防壘。受到元軍登陸上岸的衝擊,幕府下令建造而成(筆者攝影)

高麗 元朝 元寇 博多 大宰府 鐮倉幕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