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臺斷交半世紀

斷交50年,靠民意形成的臺日友好

政治外交

對東亞而言,2022年是一個迎接許多歷史事件的年份。5月15日是沖繩回歸日本的50週年;1997年香港回歸後,7月1日剛好是約定「50年不變」的一半,亦即25週年;而9月29日迎來的,是中日邦交正常化與臺日斷交後,這兩個歷史事件的50週年。希望藉由本文思考臺(華)日斷交50年之意義。

1972年,從唱片A面換到B面的臺灣

「中日建交50週年」與「臺日斷交50週年」形成一組無限反射鏡。若以唱片來形容,197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了唱片的A面,中華民國(臺灣)便成為B面(譯註:唱片公司將較為流行的重點歌曲放在A面,較為小眾的曲目則安排在B面)。從1950年代起,經過1960年代,A面與B面逆轉。從蔣介石換成毛澤東,主角換人演出。中華民國從聯合國消失無蹤,蔣介石與毛澤東也似乎看完了勝負,相繼在1975年與1976年去世。中國的「代表權爭奪戰」,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獲得勝利,大勢底定。

不過,現在我們日本人眼前見到的中日與臺日現況,與50年前相較,呈現出完全不同的樣貌。近年來,比起中日之間呼喊「日中友好」的聲音,更常聽到的是呼喊「日臺友好」的聲音。從2000年前後開始,圍繞著歷史問題與尖閣諸島(釣魚臺群島)、反日遊行、軍事擴張、稀土制裁等問題,中日關係持續緊張;與此相比,臺日之間的情感漸入佳境,逐年愈見明朗。

日本內閣府進行的「關於外交的輿論調查」(2021年度版)之中,對於中國「感到不親近」(43.5%)與「沒有太多想法,但硬要說的話,感到不親近」(35.4%)組成的中國否定派,對比「沒有太多想法,但硬要說的話,感到親近」(17.2%)與「感到親近」(3.4%)的中國肯定派,形成八比二的壓倒性差距。在中國,對於日本的相關輿論,整體而言,亦很難說是良好狀態。這是中日間近年來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的輿論結構。

日本人對於臺灣展現壓倒性的善意

另一方面,針對日本人的臺灣觀感所進行的調查,則呈現對稱性的結果。

出自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網站
出自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網站

臺灣的對日窗口臺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定期在日本進行輿論調查,根據今年3月發表的內容,對於「亞洲地區最感親近國家」的提問,回答「臺灣」的日本人高達46.6%。回答「南韓」的人有15.8%,「新加坡」12.5%,「泰國」7.9%,「越南」3.1%,「中國」3.0%,臺灣大幅領先,明顯位居首位。

臺灣的對日輿論亦極為良好,日本對臺窗口「日本臺灣交流協會」所進行的輿論調查裡,累積了許多資料,相較其他國家,臺灣對日本的好感度呈現壓倒性的高度友好。

出自公益財團法人日臺交流協會發表資料
出自公益財團法人日臺交流協會發表資料

日本與締結邦交的國家變得疏遠,卻與斷交的國家變得親密──仔細一想,真是不可思議。如此現況向我們叩問了什麼?那便是「民意」的重要性。

民主化讓臺灣顯現己身

中日關係的開展源自菁英人士之間的關係。日本方面由田中派・大平派(譯註:以田中角榮與大平正芳掌權的二大派閥)所象徵的自民黨親中派、外務省的中國幫(譯註:日本外務省相當於外交部,中國幫的原文為「チャイナスクール」,China School)、朝日新聞等媒體負責擔任鼓吹推動「日中友好」的主要角色。相對於此,中國方面亦以黨、政、官媒作為對日交流的主要窗口。另一方面,當時的臺灣淪為幾乎遭日本社會遺忘的存在。而造成如此狀況的原因在於,臺灣當時由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進行獨裁統治,國際形象極為惡劣。

在「日中友好」的耀眼光輝之下,臺灣完全籠罩於其陰影之中。其後進入1980年代,臺灣經濟開始高度成長,被譽為「亞洲四小龍」,逐漸獲得矚目。即使如此,臺灣在日本幾乎是不那麼起眼的存在。

顛覆如此趨勢的關鍵在於臺灣本身的變化。李登輝擔任總統的1990年代,臺灣展開民主化進程,曾為黨外勢力的民進黨亦擴大政治勢力,臺灣的民主主義充滿活力。如此一來,日本也開始提高對於「新臺灣」的關注。我將1990年代至2010年的這段期間定位成「臺灣進入日本視野的時代」。

即便如此,臺灣仍是屈居弱勢的存在。包含筆者曾任朝日新聞臺北特派員的時期,直至2010年前後,報社內眾人都說「唯有4年1次的總統大選之際,臺灣新聞才會登上頭版」。實際上我在2007年前往臺灣赴任後,直至2010年之間,唯有2008年的總統大選,才撰寫了頭版的整頁報導。

改變趨勢的東日本大震災

日本與臺灣的相互接近,其決定性因素在於本站亦曾進行報導的東日本大震災之際,來自臺灣的援助捐款。當時一般認為捐款金額為200億日幣,若以最近貶值的日幣匯率換算,將高達300億日幣。全世界一枝獨秀的巨額捐款,主要從臺灣民眾的小額捐款匯集而成,其後送至日本。從結果來看,這項捐款成為了戰後臺日關係裡最大的遺產。

臺灣民眾溫厚的關懷與同情,讓日本人由衷感激。其後,呼喊「日臺友好」的聲音在日本廣為流傳,雙方的交流亦年年活躍興盛。雖然在這3年之間來往中斷,但懷念對方的日本人出現所謂「喪失臺灣症候群(臺灣LOSS)」,以及臺灣人也有「喪失日本症候群(日本LOSS)」,成為在雙方社會裡常常談論的用語。

所謂外交,畢竟是管理國與國之機的關係,終極目的在於打造出由良好的相互情感支撐的兩國關係。由於日本是民主國家,政府無法實行輿論不支持的外交政策。日本過往藉由ODA(政府開發援助)盛大推展對中友好政策,便是在日本對中國觀感尚佳的時代才得以成立。

在這層意義上,若檢視目前中日之間無法稱作良好的相互情感,以及領袖往來亦艱難的外交關係,從結果來看,可說是個留下諸多遺憾的半世紀。另一方面,相當諷刺的是日本與臺灣之間的關係,在沒有正式邦交的狀況下,卻留下了許多成果。

臺灣形成一片悼念安倍的氣氛

其代表性的例子,便是臺灣社會對於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逝世的反應。

臺灣的高雄市在9月24日,進行了安倍晉三銅像的揭幕典禮。對於安倍晉三,臺灣社會持續進行追悼活動,比起日本,可以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都是由於他提起「臺灣有事便是日本有事」,以及臺灣苦於缺少疫苗之際,向當時的日本首相菅義偉進言支援疫苗並實行等種種事蹟,獲得臺灣社會大眾的評價之故。

另一方面,前總統李登輝2020年逝世之際,日本方面亦大幅報導。關於作為政治家的評價,日本與臺灣有時會出現差異。日本對於李登輝的評價比臺灣方面高,而臺灣對於安倍晉三的評價比在日本的評價高。這個情況有其道理,外國政治家進入各自視野的姿態,與本國的樣貌相異,本來就是理所當然。不過,至少自己抱持尊敬之心的政治家存在於對方國家裡的這件事,在深化相互理解上擁有很大的意義。

臺日這50年的關係裡,經歷各種迂迴曲折,亦有起伏與對立。不過,只要觀察這幾年來的動向便能理解,重新定義臺日關係的發展正在向前推進。

在日本政府每年公布的外交藍皮書裡,臺灣過去僅稱為「重要地區」,但最近大幅升級為「對於日本而言,臺灣是共享自由民主、基本人權、法治等基本價值,具有密切經濟關係與人民往來、至要之夥伴,重要的朋友」(2021年度版)。日本現任首相岸田文雄在國會演說等場合,亦沿襲如此的表現方式。

成為相互必要的鄰國

其背後有著美中新冷戰的世界性趨勢,也存在著中國的威脅增大所造成的區域不穩定因素,因此日本強化與臺灣的關係,可以說是時勢所趨。另一方面,日本近年來重視臺灣,很大的原因在於臺灣本身的國力強化,成為對日本而言不可或缺的鄰國。

臺灣巨大的半導體製造企業台積電,日本即使耗費4000億日幣,也希望台積電能在日本設廠。在觀光客方面,比起中國人,日本的地方政府更加期待臺灣人的到來。即使在人均GDP方面,有說法指出臺灣將在2028年超越日本。如群雁飛行般,由日本帶領亞洲各國前行的關係性,經過50年,已成過往雲煙。

在中日關係裡至今提倡的「平等互惠」一語,反而現在最適合用於形容臺日關係,目前正朝向這樣的時代邁進。臺日友好的趨勢潮流,目前看起來將持續維持。那便是花費50年以民意之力打破外交與國家制約的證明。

標題圖片:安倍晉三前首相先生過世之後,日臺交流協會前豎起一片留言牆,其牆被群眾的留言填滿(AFP/時事)

中國 日本 臺灣 邦交 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