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臺灣發展的縱貫鐵路與劉銘傳(上):清國時期
歷史 文化 政治外交-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劉銘傳與清國時期的鐵路建設
臺灣鐵路肇始於劉銘傳,在清國統治時期就任了第一代臺灣巡撫。一般認為他對這一時期的臺灣發展有很大關聯。
1840年的鴉片戰爭以來,清國遭歐美列強蠶食鯨吞,在不平等條約之下苟延殘喘。由於慈禧太后的專制與官僚政治的腐敗,可說是處於進退失據、動彈不得的狀態。在如此狀況之下,興起了以改革為宗旨的「洋務運動」。
此運動始於1860年代,主張導入歐美先進的科學技術,目標在於增強清國之國力。以曾國藩和李鴻章等人為中心推動改革,亦稱「自強運動」。洋務派官員推動軍事現代化與指揮權的統合。但遭到保守派壓制,導致改革受挫。
當時洋務派籌劃計策,將臺灣從福建省分離,派遣大力主張洋務運動的劉銘傳入臺擔任巡撫。換言之,劉銘傳離開容易遭受保守派阻擾的清國本土,轉至浮於大洋之上的臺灣進行改革。其後,臺灣於1885年10月12日成為清國的第20個省分。
劉銘傳生於安徽省合肥,因太平天國之亂而加入李鴻章的淮軍,在此結識了洋務派的核心人物曾國藩。
瞄準臺灣的法國
第二次鴉片戰爭(譯註:英方稱Arrow War,亞羅號戰爭,亦稱英法聯軍之役)後,清國於1858年與歐美列強簽訂天津條約。接著基隆港開放通商,而在1884年,清法之間因越南藩屬問題爆發戰爭,法軍派遣極東艦隊前往臺灣,進攻基隆灣。
如同英國以香港為據點,法國思考進出東亞的據點時,注意到了臺灣。此時獲登用為臺灣巡撫的劉銘傳出面迎戰並擊退法軍。但法國極東艦隊從臺灣轉向攻打福州,在馬江之役中殲滅清國的福建水師。
其後,法國再次嘗試進攻臺灣,仍舊遭阻。此際,逃往海上的法軍停留在臺灣海峽,封鎖臺灣和福建之間的海上交通貿易。1885年簽訂天津條約(李鴻章・Jules Patenotre條約)後,法國雖解除臺灣海峽的封鎖,其後仍不放棄將臺灣海峽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之內。
甲午戰爭之際,雖然日本與清國全權大使李鴻章於馬關(下關)進行停戰交涉,但伊藤博文與陸奧宗光仍秘密派遣混合部隊至澎湖,3月26日佔領媽宮灣(現在的馬公灣)。此舉讓日本在交涉時佔上風,但其實亦有人認為,意在警戒法軍趁亂侵入澎湖海域。
國土防衛與鐵路建設
長久以來,劉銘傳對於臺灣海峽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認識。因此,考慮以鐵路連結北部的基隆與南部的安平兩個港口,串連起臺灣西部各大都市。接著,聯合中國大陸沿岸共同防守臺灣海峽。總而言之,意識到國防的政策裡,包含了建設鐵路的構想。
這個時期,清國已瀕臨生死存亡之秋,北方尚有俄羅斯虎視眈眈,欲伺機南下侵略。劉銘傳向清國朝廷直諫,俄羅斯目前並未進犯的原因在於西伯利亞鐵路尚未開通。俄羅斯當時正確實地整軍經武,其後於1896年簽訂的中俄密約裡獲得東清鐵路(譯註:從俄羅斯的赤塔經中國滿洲里、哈爾濱、綏芬河至海參威的鐵道路線。亦稱中國長春鐵路、中東鐵路)的鋪設權,致使俄羅斯對於滿洲的影響力大增。毋須贅言,此事亦關聯到日後的日俄戰爭。
19世紀後半這個時期,為了提高國力而整備大規模的交通運輸機構,是西方列強的常識。但清國還陷於中華文化至上主義的思考之中,妄想能獨善其身,因而無法實現整備建設。清國的鐵路多半由外國資本建設而成,非常諷刺地,那些鐵路直接被用來侵略清國本身。在如此狀況之下,洋務派著眼於建設自己的鐵路,劉銘傳因此前往臺灣。
洋務派官員如此的動向,從地緣政治學角度審視臺灣的重要性,以及以英法為中心,涉及美國、德國、俄國和日本各國的國際情勢,在以上諸多要素的複合作用之下,催生出臺灣鐵路的誕生。
臺灣鐵路和德國技師
臺灣鐵路肇始於1887年。臺灣巡撫劉銘傳上奏朝廷,認為應該推動海防要地臺灣的軍備,雄圖富強之策,而足以進行大量運輸的交通建設不可或缺。
劉銘傳獲得李鴻章的支持,著手進行建設工程。1887年5月20日,於大稻埕創設「全臺鐵路商務總局」,招聘德國技師畢嘉(Böckel)。雖然由來自英國的馬迪遜(H. C. Matheson)就任技師長,但由德國技師擔任工程指揮則是意味深長。
一般認為,這是由於劉銘傳厭惡英法兩國時常蠻橫無理地對待清國,因而心中警戒兩國介入臺灣事務所致。此外,德國在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並成功振興了國內產業。此時德國亦關心臺灣,和期望得到西洋技術的劉銘傳的想法不謀而合。
興建工程從該年6月9日開始,臺北至基隆間的鐵路於1891年10月20日開通,臺北至新竹間的鐵路則是在1893年10月30日開通營運。
劉銘傳的理想與挫折
清國是一個擁有276年悠久歷史的大帝國,但劉銘傳在臺灣這塊土地所推動施行的,可以說是最為嶄新進步的政策。在臺期間雖然只有短短6年,事實上除了鐵路建設之外,亦於其他領域多方嘗試。
劉銘傳在行政、教育和交通等領域推動改革,著手進行從官制改革到各種基礎建設的整備,鋪設電信電纜,創設郵遞制度和電報通信,開發礦坑,設置學堂,整備灌溉水圳以及設置電燈等建設。
不過急速的改革亦引起了巨大的弊端。特別是為了確保財源而施行的土地測量事業,由於基層官吏的蠻橫無理,導致民眾揭竿起義,1888年在臺灣中部爆發了大規模的叛變事件。
而劉銘傳本人也遭清國朝廷的政爭波及,1891年6月4日受朝廷召回。劉銘傳心中描繪的理想因此遭受重挫。繼任巡撫邵友濂以財政窘迫為由,停止了劉銘傳施行的新政。鐵路建設亦非例外,結果劉銘傳著手推動的事業,最終由新來的統治者日本所承繼。
1895年領臺初期便已預定建設鐵路
1895年4月17日,由於甲午戰爭後締結馬關條約,臺灣成為日本領土。其後,從軍事物資的運輸、產業開發和振興事業的觀點來看,鐵路受到重視而成為推動臺灣發展的支柱。
首任總督樺山資紀列舉出經營臺灣的3大緊急事務為鋪設縱貫鐵路、興建基隆港與整備島內道路。所謂的縱貫鐵路,指的是從基隆經臺北、臺中、臺南至打狗(現在的高雄)的路線。
臺灣總督府領臺後即刻開始行動,著手修建基隆─臺北─新竹間的鐵路。其後,大致上決定新設路線,鋪設從新竹經苗栗、臺中、嘉義和臺南直至打狗之間的鐵路。
但當時的臺灣社會極為混亂,抵抗日本的力量比想像中更為激烈。此外,對於歷經甲午戰爭的日本來說,已無力籌措龐大建設經費,而且由於日俄關係日漸緊繃,當時更是優先提升日本本土國力的時期。因此沒有餘裕投注心力至新領土臺灣。
除了一部分以外,照片皆由筆者拍攝、提供
標題圖片:連結基隆與高雄的縱貫鐵路。開通運行以來,成為支撐推動臺灣發展的大動脈。臺灣的主要都市幾乎都位於縱貫鐵路沿線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