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品牌的滲透力II

文化、美食、熱誠:讓日本人喜愛的台灣華語其魅力為何?

文化 教育 語言

學習中文如今已經是全世界的熱潮之一。包含日本人在內,學習中文不外乎是因為工作需要,多數是要被派往中國各地工作。然而當中,卻有不少日本人想學習「台灣腔調」的中文,被稱之為「台灣華語」的這個語言,是為何受到青睞?自2013年起在日本任教的筆者,對此有不少深刻體悟。

不同於北京腔的台灣華語

台灣華語教室中認真學習書法的學生們,圖片攝於2017年。
台灣華語教室中認真學習書法的學生們,圖片攝於2017年。

「老師您辛苦了」,每次課程結束後,學生們對老師深深一鞠躬,令人備感溫馨。從2013年來日本,從事台灣華語教學以來,這是再也正常不過的景象,日本人不論男女老幼,只要認為是可以學習的對象,都以禮相待,讓筆者從事教學行業,始終樂此不疲。

無可諱言在國際趨勢下,學習中文變成目前最流行的趨勢,不過筆者在東京教授的是「台灣華語」。「台灣華語」與「漢語」最大不同的地方就是「台灣華語」是繁體字且在台灣地區所使用的語言,針對學習中文的外國人所使用的詞彙。

許多人常常不清楚「台灣華語」是什麼,甚至以為就是「台語」。當然也有許多人沒聽過「台灣華語」。對於中文的印象,都是中國大陸所使用簡體字的「漢語」或「普通話」,或是報章媒體上常出現的「北京話」。

或許許多人認為台灣華語在日本可能較少人學習,其實近十年來,學習台灣華語的人數不斷增加,其受關注程度甚至不輸給中國大陸的漢語。

而為何台灣華語受到愈來愈多人喜愛?其實有很多面向可以分析,筆者身為現場的教學者,雖不敢自稱經驗豐富,但想從幾個方面簡單探討。

首先,學習台灣華語的許多人,是因為在台灣旅遊的期間感受到台灣的溫暖和熱情,而決定學習台灣華語。筆者的一位71歲學生小林豐就跟我說,他學習的最大動力是「想要用台灣華語跟台灣人好好聊天,有機會更要表示感謝之意」。

事實上,小林豐過去曾來台灣旅遊,卻在遊歷故宮博物院時,在計程車上丟了錢包。當他跟女兒失望地回到飯店時,卻看到司機早早在門口等他許久,還大聲地手指著錢包說「錢包在這」。

小林先生在感動之餘,原先想抽出1000元台幣答謝,司機卻堅持拒絕,讓他開始想好好學華語來跟台灣人聊天。他在上課時,常將自己喜歡的小吃、風景地點等抄寫在筆記上,他想要下次去台灣時,能用華語自己問路、點菜。在疫情的當下,更喜歡看台灣電影訓練聽力和了解台灣。

過去曾在台灣丟失錢包的小林豐(右)先生,因為台灣人的熱心幫助下,讓他想好好學習湍華語。
過去曾在台灣丟失錢包的小林豐(右)先生,因為台灣人的熱心幫助下,讓他想好好學習台灣華語。

「家族歷史淵源」

台灣華語教室內一景,右邊有著大幅台灣地圖介紹台灣風景。
台灣華語教室內一景,右邊有著大幅台灣地圖介紹台灣風景。

除了台灣人情味溫暖外,也有因為過去家族歷史淵源,想要好好學習台灣華語的。筆者的另一位學生小川真壽美女士,媽媽跟其家族便是二戰前出生在台灣的「灣生」,當年曾祖父在高雄的製糖公司服務,外祖母也在高雄開設「壽食堂」,成為日本軍人愛好的御用餐廳。 

小川女士的媽媽一家人在二戰後的1946年被遣返回日本,當時她10歲,然而媽媽跟外祖母始終惦記著台灣,一直自認是高雄岡山人。終於在2001年,真壽美帶著父母跟丈夫、女兒們來到岡山,那年媽媽65歲,重返舊地時不禁潸然淚下。

更讓她感動的是,當年在食堂工作的台灣人三郎(日本時代名)熱誠接待他們一家,首次吃到高雄蓮霧的滋味,讓真壽美相當難忘。當年雙方都用日語順暢溝通,但在外祖母去世後,一家人便跟三郎一家失去聯繫。

這樣的衝擊,讓她決定自己開始自學中文,在看了灣生相關資訊之後,便下定決心學習台灣華語。不知不覺間,真壽美居然也喜歡上了台灣。一年不僅去台灣至少兩次外,也試著跟台灣人簡單溝通,發現台灣人都很樂於幫助別人。

這樣的好循環下,讓她愈來愈喜歡學台灣華語,甚至堅持使用有注音符號的教科書,想要更貼近台灣生活。 

雖然2020年後,因疫情影響無法出國,真壽美仍盼望將來某天能親自去台灣,用華語溝通,想申請媽媽在日本時代的戶籍謄本,讓行動不便地媽媽看看她的出生時代的資料。她笑說:「自己退休後可能會去台灣住一陣子」,喜愛台灣的她,想花幾個月時間搭火車環島,用華語親自溝通,深度了解台灣。

母親是「灣生」的小川真壽美(右),因為家族的淵源來台灣旅遊後,進而喜歡上台灣華語。
母親是「灣生」的小川真壽美(右),因為家族的淵源來台灣旅遊後,進而喜歡上台灣華語。

來台是「自我放鬆」

對於許多喜好台灣的日本人來說,學習華語可以在台灣進行深度旅遊,而對於更多日本人來說,來台灣已經不是旅遊,而是有種「回家」的溫暖感覺。

筆者的一位學生河崎真澄,是產經新聞的論說委員兼特別記者,過去在新加坡學過華語、且曾在台北擔任過特派員、又在上海擔任10年的特派員。事實上,他的華語經過各地經驗淬鍊下,早就相當流利,但為何他還堅持要繼續學習,甚至獨挑台灣華語呢?

「每次到台灣時,都有種回家的感覺」,原因河崎先生自己也說不上來,台灣人的真誠地精神與行動力等,讓他覺得有不同於日本的活力。縱使華語已經相當流利的他,除了工作還在大學任教的河崎,幾乎不會缺席華語課,甚至還曾在機場的等候室遠端連線上課。

台灣華語教室內,有筆者親自手繪的教材,介紹台灣傳統文化。
台灣華語教室內,有筆者親自手繪的教材,介紹台灣傳統文化。

「每每到台灣,從轉搭捷運的那一刻起就令人覺得很放鬆!」,另一位學生秋本永儷,是位台日混血兒。一直到小學五年級全家搬回日本前都住在台北市。

秋本在回到日本後,因為鮮少使用中文,在長大之後,無法順暢地跟台灣的親戚溝通,這讓她下定決心重新學習華語。

秋本除了準備台灣華語文測驗之外,休假也儘量參加台灣人的聚會,增加說華語的機會。本職是護士、平時在做平面模特兒的她,希望未來疫情暫緩後,能去台灣定居,並以台日混血模特兒的身份在台灣活動。從這些學生上,筆者感受到牽引他們學習的,是種另類的「思鄉情懷」。

本身在台灣出生的台日混血兒秋本永儷,因為想要增加跟台灣家人們的互動,決定重新學習忘記許久的台灣華語。
本身在台灣出生的台日混血兒秋本永儷,因為想要增加跟台灣家人們的互動,決定重新學習忘記許久的台灣華語。

師資加強跳脫漢語的思緒

台灣聖誕節特有的交換禮物活動,在日本的台灣華語教室也上演。(圖片攝於2017年)
台灣聖誕節特有的交換禮物活動,在日本的台灣華語教室也上演。(圖片攝於2017年)

在日本,雖然學習簡體中文仍較為大宗,但事實上,許多想學習台灣華語的日本人,因為找不到台灣老師、沒有合適的台灣華語教材,甚至上課地點問題等,不得已只能選擇中國大陸式的「漢語課」。

十幾年前,台灣華語師資培訓機構不多,在日本要找到專門教授台灣華語的老師也相當少。因此有些學生已經學了十多年的簡體中文,才知道最近有了「台灣華語」選項,因而轉學台灣華語。

繁體字對日本人有利?

對他們來說,台灣華語的繁體字更親近日本的漢字,即便不能立刻念出讀音也能從字猜出其意思。再來是台灣華語的語調更為柔和,特別是語助詞的部分跟日文很相似,能達到緩和語氣的作用。

雖然在中文檢定上的HSK和日本的中國語檢定都是以簡體字為主的,對於學習中文是為了工作的日本學生來說,繁體字的用處也許不大,但因為喜歡的是台灣文化或是中國的古漢文詩詞,繁體字的台灣華語才是真正能夠提升他們生活樂趣的語言。

因此,在未來的師資培訓上,台灣華語更需要加強培育在日本方面的人才。能讓台灣華語成為台日溝通的新橋樑,是從事教學的意外驚喜。聽著他們的人生故事,也屢屢讓筆者獲益良多。

身為台灣華語的老師,只是輔助他們將想說的話轉化成台灣華語而已,但如何引起日本學生們的學習動機與維持興趣等,是我的教學目標與動力所在。在全世界開始減少中國大陸「孔子學院」等漢語課程之餘,台灣華語是否能夠逆勢殺出新的市場,在日本的發展筆者認為相當重要。

投入教學以來,至今住過不少日本城市,關西學生的熱情,中部學生的認真,關東學生的彬彬有禮等,都讓筆者印象深刻。筆者也必須根據每個學生狀況準備教材來適性教學。縱使天天幾乎滿堂,但每當看到日本學生們感謝和回饋,都會令人覺得很值得,幫助他們建立起自己跟台灣的感情羈絆,也許是筆者從事這份工作,最大的收穫吧!

筆者攝於台灣華語教室前。
筆者攝於台灣華語教室前。

標題圖片:長年教授台灣華語的李欣雨(右起第二人),希望用華語教學能牽起台日雙方的的感情羈絆。

※本文照片皆為筆者提供

日本 臺灣 中文 漢語 外語 臺灣華語 普通話 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