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偉人傳

一休宗純:顛覆卡通乖巧形象的一代狂僧

文化 歷史

矢內一磨 [作者簡介]

一休因電視動畫片而名揚海外,這個聰明伶俐的小和尚形象已深入人心,然而其歷史原型卻是一位具有反抗精神的高僧,他對當時徒有空殼的佛教界給予了嚴厲的批判。

厭惡權威和名聲,具有反抗精神的一生

一休的憤怒轉向了禪僧趨之若鶩的印可狀——開悟的證明。在一休看來,印可狀一無是處,甚至有百害而無一利。此外,他47歲就任宗派本山大德寺如意庵住持時,留下一句「被條條框框束縛的了不起的和尚老爺的工作,我可做不了」,便甩手而去。他的行為完美地詮釋了反抗精神與特立獨行的內涵。

一休雖然厭惡名譽,瀟灑地離開了大德寺,但大德寺在應仁文明之亂的戰火中被燒毀後,他又難以割捨這座和自己尊敬的禪僧們有因緣的寺院,不惜以85歲的高齡,全力支持大德寺的重建。對一休尊崇有加的眾多堺地商人也紛紛解囊,為大德寺的重建貢獻了力量。

無數弟子和信徒追隨一休,但他沒有給任何一個人印可。一休的佛法只有一代,這正是斷法的思想。日本的臨濟禪始於南宋禪僧虛堂智愚(1185~1269年)。其流派從虛堂起,經過5位禪僧,一直傳到一休這一代。一休的佛法繼承了正宗的虛堂教義,可以說是日本禪宗的正統一脈。一休圓寂前的1478年,一休派就面臨著四散的危機。眾弟子要求師傅指定一位繼承者。雖然有幾名弟子堪當重任,但一休遲遲不願開口。弟子們繼續施壓。最終一休說出了一個名字:「沒倫紹等」。弟子們欣喜不已,趕緊衝到了沒倫那裡。沒想到沒倫卻說,雖然師傅說了自己的名字,但多半不是生病了腦子不清醒,就是年紀太大腦子糊塗了。還說看師傅多年的言行,是不可能說這種話的。語畢,便憤怒地甩手離去了。

一休禪師木像(酬恩庵收藏)
一休禪師木像(酬恩庵收藏)

那麼傳承至今的一休的佛法,在他1481年圓寂之後是怎樣傳諸後世的呢?他的弟子制定了「結眾(聚集)」制度,他們每年都會聚集到京田邊存放一休遺骨的祖師塔,商討決定門派大事。佛陀圓寂後,弟子們不斷「結眾」,形成了原始佛教團體,將佛法傳諸後世,一休的弟子們效仿的正是這種方式。一休沒有指定繼承人,眾弟子「靈機一動」,以協商決定門派大事的方式解決了這個難題,因此一休的佛法既沒有因為一休的離世而斷絕,也沒有依靠印可來延續,而是以「結眾」的方式傳承至今。

標題圖片:一休宗純像(酬恩庵收藏)

關鍵詞

禪宗 日本史 動畫 佛教 偉人 一休宗純

矢內一磨YANAI Kazuma簡介與署名文章

堺市博物館研究員。日本文化史學家。研究日本中近世禪文化及堺市的地域文化。1964年出生於兵庫縣。1992年同志社大學研究生院文學方向文化史學專業博士課程結業。文化史學博士。著作有《一休派的結眾與歷史發展的研究》(思文閣出版社,2010年)、《中近世堺地區史料研究》(和泉書院,2017年)、《一休派的結眾與歷史發展的研究:評議、法會、寺庵、世俗》(22世紀Art,2019年)等。

系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