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的高中棒球隊有可能實現「早晚兩部制」嗎?— 探討地球“沸騰”時代的運動應對方案
運動 醫療健康 教育 社會-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不能夠讓這段佳話就此結束」
石川大賽是一項以夏季甲子園為目標的全日本高中棒球地區選拔賽。在7月28日,亦即決賽的隔天,石川縣知事馳浩先生於縣廳舉辦的記者會上提出了懇切的想法,討論的議題也包含了賽事運作方向等。
「決賽的時段太奇怪了,在如此炎熱的天氣,比賽時間卻是中午12點半?這個時間點對高中生球員們來說是好的嗎?我認為這並不是好的做法。考慮到球員健康與前往球場的交通等狀況,若比賽安排在早上8點,大家應該都可以做好萬全的準備。往年中午12點半的氣候以及氣溫條件是如何呢?我們不能夠讓高中棒球隊所有球員努力奮戰的佳話就這樣結束。」
接著來看日本全國各地49個棒球選拔賽的決賽時間,有36場比賽是從上午10點或11點開始,而其他13場比賽則是日正當中的下午1點或2點開始進行。7月下旬正值各地棒球選拔決賽之際,同時也是全國持續豔陽高照、氣溫仍舊高升的酷暑日,有不少地區甚至發布了中暑警報提醒民眾注意。雖然馳知事建議比賽時間可以從上午8點開始,然而,實際上卻沒有任何一場比賽是從該時段開始進行。
京都大賽五年前實施「早晚兩部制」
2018年於京都大賽八強賽事中有四場比賽實施過「早晚兩部制」。在第一、二場比賽過後,第三場比賽由原先預定的下午1點往後延至下午4點開始進行,而第四場比賽則是在晚上7點過後開始,結束時間大約在晚上10點半左右。
比賽當天(7月23日)京都市的最高氣溫達38.7度,京都府高中棒球聯盟為了讓比賽避開炎熱酷暑而採取了夜間比賽的大膽策略。不過,仍留有比賽如延長至深夜的課題,此後,也有部分聲音指出在早晚兩部制在營運面上,應更加謹慎。
然而,這個想法並未憑空消失,日本高中棒球聯盟與朝日新聞社自去年度開始,著手研究於夏季賽事實施「早晚兩部制」的可能性。雖然今年仍未能實際執行,但是相關人員絞盡腦汁,希望盡可能減少主辦單位運作上的阻礙,進而早日實踐此項計畫。
如何順利引導大批的球迷與觀眾;售票機制和周邊警衛設置等都是需要討論的問題。若比賽從清晨開始,現場工作人員的準備工作能否及時完成,也是一個問題。而最後一場比賽如果延長至深夜才結束的話,是否也會連帶影響到加油團、球迷與觀眾的散場後交通問題。
當務之急為球員和裁判的健康管理
這不單單是甲子園等級的全國比賽才會有的狀況。在全國各地的賽事中,有時也會在沒有夜間比賽設施的球場進行球賽。能夠理解要實際執行並非易事。
話雖如此,首要之務應該是場上球員和裁判的健康管理。最近,球員在球賽進行中因雙腿抽筋而被迫以擔架送出會場的狀況有增加的趨勢。日本高中棒球聯盟對此也採取多種措施,如增加賽季休息日、同意使用白色釘鞋、今年夏天更增設了第五局結束後讓身體冷卻的「降溫時間(Cooling Time)」等。即便如此,也仍然無法完全消除在酷暑下打球的危險性。
本年度夏季甲子園自8月6日起開打,開幕戰由土浦日本大學附屬高中(簡稱土浦日大)對上上田西高中(簡稱上田西),比賽中陸續發生球員腳抽筋的狀況。土浦日大的香取蒼太外野手在第六局就守備位置時,察覺到小腿肚有些許不對勁,接著在該局結束攻守交換之際,突然無法動彈,便從中堅手的位置被抬上擔架送出會場。而上田西的黑岩大都外野手也同樣在本局打擊出內野滾地球後,因無法全力衝刺跑上一壘,結束了本局。
在神奈川大賽決賽時,也發生了賽事進行途中更換主審的小插曲。決賽對戰隊伍是慶應義塾高中與橫濱高中,決賽場地是在鋪有人工草皮的橫濱棒球場舉行。雖然比賽是上午10點開始,但雙方實力不相上下,激烈的戰局一直持續到最後階段,當時時鐘的指針已逼近12點30分。
正當八局下半兩出局二壘有人時,主審江崎英俊由於酷暑導致身體不適,自行停止比賽並逕自前往擋球網後方的休息室。在比賽中斷近九分鐘後,由一壘裁判清水康大改任主審,比賽重新開始。
當時正值一場比賽最為重要的最終階段,也是氣氛最緊張的時刻。他之所以做了那樣的選擇,表示正處於隨時有可能倒下的狀態。
具體來說應如何執行呢
為末大選手是前田徑選手同時也是四百公尺跨欄日本紀錄保持人,他曾以「【禁止夏季期間舉辦上午10點至下午5點十八歲以下的運動比賽】」為題,發表文章至社群媒體,在當時引發了熱議。
他表示:「這項主張並不是要禁止夏季的所有運動。只要將活動時間在白天日照強烈的比賽挪移到傍晚舉行,這應該是可行的方法。比如把10:00 -15:00的活動變更為17:00 -22:00就可以了。在歐洲南部,比賽會在下午5點過後開始,我的項目大約是在晚上11點左右,或是清晨的時間也無妨。」
而大多數的高中棒球比賽一場都是二至二個半小時左右。若我們從預防中暑的角度來考量的話,導入「早晚兩部制」的比賽時間將會是清晨一場、傍晚及晚上各一場,總計三場比賽,這樣的規劃應該滿合適的。如果觀賽民眾早晚場分開買票的話,主辦單位白天也會有更充裕的時間讓民眾換場進出。
今年的夏季甲子園賽程中有9天必須要在一天內進行四場比賽。假設用一天進行三場比賽來計算,整個賽程會再多延長三天。由於仍需考慮到職業棒球賽賽程的關係,確保球場使用始終是一個問題,為了能盡早實現「早晚兩部制」的做法,希望主辦單位和場館方務必協商如何實行。
由於某些地區的球場沒有夜間比賽的設施,需要想辦法讓賽程能夠順利進行。因此我有一個提議,在5月和6月的周末或休假日舉行小組聯賽,各小組成績優異者於7月進行決賽,這種方式是否可行呢?透過縮減比賽場次,賽程的調整也將更容易。今年7月,各地陸續傳出豪雨災情,若按照目前的賽程,幾乎全國各地的賽事都在7月份舉行,未來很有可能無法如此順利進行。
球場的結構也需要因應夏季氣候的變化而有所改變。擁有甲子園球場的阪神電鐵於7月28日宣布他們的構想,亦即計劃將球場覆蓋內野席上方的屋頂部分(有「銀傘」之稱)延伸至加油團所在的「阿爾卑斯看台區」。
2010年時,球場曾經重新整修過,當初有討論到開發巨蛋球場這個選項,但由於重視歷史及傳統的緣故,此案立刻被駁回。只不過,換個角度來思考,是否可以充分運用現有設施,並安裝一個可伸縮式的屋頂,就像溫布頓的中心球場那樣呢?不僅保留了土壤地面和天然草坪,也讓傳統得以傳承下去。在這個夏季運動被視為具有危險性的時代,這並不是一個荒誕無稽的言論,而是應該深思的課題。
用「新常態」的概念讓體育活動可以持續發展
今年7月全世界的平均氣溫確實創下歷年來的最高紀錄,而在公布此紀錄的同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ónio Manuel de Oliveira Guterres)也發表了以下評論,「地球溫暖化的時代結束了,地球沸騰的時代已經來臨」。在日本也是一樣,7月份全國平均氣溫創下45年來的歷史新高,不僅如此,也觀測到連續多日各地氣溫皆逼近40度高溫的現象。
今年的全國高中綜合體育大會在北海道舉辦,但即使是本來應該涼爽的北海道,也發生緊急事件,曲棍球場及網球場上中暑的選手被救護車緊急送醫治療。山形縣甚至有新聞報導,某中學生於社團活動結束回家途中出現疑似中暑症狀,緊急送醫急救後仍不治身亡。
根據日本體育協會「從事體育活動之預防中暑指南」一書,提及了各項數值指標,如綜合溫度熱指數(Wet Bulb Globe Temperature, WBGT)達「25以上=警戒值(主動積極休息)」、「28以上=嚴重警戒值(暫停激烈運動)」、「31以上=原則上停止運動」等。然而,我們卻很難斬釘截鐵地說這些指導方針已經確實融入體育界中。
世界田徑錦標賽於2019年9月至10月間在中東國家卡達杜哈舉行。為了要避開日正當中的酷暑,馬拉松與競走項目調整至深夜舉辨。有鑑於此,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IOC)將東京奧運馬拉松與競走項目變更為在札幌舉行,而且是從清晨開始,這件事至今仍記憶猶新。
為了讓體育文化能永續發展,不拘泥於過往的常識這點很重要。正如同因新冠肺炎持續蔓延而產生的新名詞「新常態」一般。正遭受激烈氣候變化衝擊的現在,體育界也需要轉變新的思維方式,如同面對疫情的態勢。
標題照片:夏季甲子園開幕戰土浦日大對上田西,六局下半結束時突然不支倒地,由擔架護送出會場的土浦日大香取蒼太選手,2023年8月6日於甲子園球場(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