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地球的安倍外交——專訪內閣官房參事谷內正太郎(1)
社會-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內閣官房參事谷內正太郎接受「nippon.com」獨家專訪,談論了自2012年12月第二次安倍政權上臺以來逾半年時間的「安倍外交」,具體內容涉及日美、日中、日韓關係及歐洲、非洲外交等方面。其中,針對是否會通過舉行首腦會談來改善因尖閣諸島(釣魚島——譯註)等因素而不斷惡化的日中關係這一問題,他一方面表示「安倍首相認為有必要進行對話」,另一方面又指出「日中雙方的主張正處於尖銳對立中」,應該加深各個級別的對話。關於日中首腦會談本身,他也強調了「應該著眼於未來,在營造建設性氛圍的基礎上統籌安排」這樣一種觀點。
以日美同盟為基礎,展開「價值觀外交」
——民主黨政權時代的外交政策被認為是「外交戰敗」,而安倍外交與之迥異,呈現出極為積極的態勢。安倍外交的特點在於「價值觀外交(Value Oriented Diplomacy)」,那麼您認為其基本戰略是怎樣的呢?
第二次安倍政權外交政策的基本路線與第一次組閣(2006年9月—2007年9月)時相同。同時,本屆政權在開展外交活動時也注意了吸取民主黨外交的種種教訓。不管怎麼說,「以日美同盟為基礎」是安倍首相的一貫主張,我們將立足於此,採取多邊的戰略性外交政策。首相本人將之表述為「俯瞰世界地圖的外交」,或許也可稱之為「俯瞰地球的外交」吧。
——您說的是俯瞰地球的外交?
也可以說是旨在開展多邊外交的「圍棋布局式的外交」。美中兩國之間會否發生權力轉移?帶著這樣的問題意識,我們希望中國將作為一個重視普世價值(Universal Value)的國家來開展外交活動。所謂重視普世價值,指的是尊重自由、人權、民主主義、法治等普世價值。同時,安倍首相十分珍視日本的歷史、傳統、文化,以及日本人在東日本大地震中表現出來的、值得自豪的國民性等國家特質。
安倍政權沒有「包圍中國」的意圖
——安倍政權外交政策的另一個要素,是副首相麻生太郎在擔任上一屆安倍政權外相時提出的「自由與繁榮之弧」構想。歐亞大陸外圍有許多親日國家。不過,在第一次安倍政權及其後的麻生政權(2008年9月—2009年9月)時期,該構想因被說成是「對華包圍圈」而不了了之。
「自由與繁榮之弧」被一部分人誤解為「中國包圍圈」。然而,安倍政權並無包圍中國的意圖,而且日本也不具有這種能力。該構想的想法是:位於「弧」上的各國都在追求自由與繁榮的道路上進行著漫長的馬拉松賽跑,日本只不過是打算作為陪跑員,通過政府開發援助(ODA)和人員交流等和平手段提供幫助。這並無排斥中國之意,我們也希望中國能表示贊同、予以合作。儘管現在已經不提「自由與繁榮之弧」這個說法了,但這種基本構想依然沒有發生變化。
日中應不斷開展具有速度感的對話
——您在6月15—18日期間訪華,為改善對華關係投石問路。日中關係持續緊張,您對今後的局勢走向有何看法? 6月19日,首相本人曾在倫敦表示「隨時準備與習近平國家主席舉行首腦會談」。
在上一次安倍政權時,鑑於小泉純一郎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而導致日中關係陷入僵局這一背景,安倍首相在上任約兩週後的2006年10月閃電訪華。訪華之際,他提出希望構築日中間的「戰略互惠關係」,與當時的氣氛相比,如今的關係嚴重惡化。尖閣諸島問題對局勢的發展產生了非常壞的影響。另一方面,日本和中國在亞洲和全球都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歷史上也有不同尋常的恩怨。日中對立的持續惡化,將會成為亞洲乃至整個世界的不穩定因素。因此,全世界都希望雙方避免「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走上改善之路。安倍首相認為有必要開展對話。然而,說到是否應該立刻舉行最高級別的會談這個問題,日中的主張目前還正處於尖銳對立中。因此,我認為應該加深各個級別的對話,在營造著眼於未來、共同朝著建設性方向邁進的氛圍這一過程中,統籌安排舉行日中首腦會談。
——您的意思是逐步創造條件?
我認為既要慎重,又要有速度感,不斷開展各種級別的對話。
——怎樣才有速度感呢?是秋季以後嗎?還是說希望在7月的參議院選舉後儘快設法打破僵局呢?
我希望盡快,不過前提是做好充分準備。這件事不能慢慢來。但是,2006年的安倍首相訪華之行實際上也是經過長時間的磋商後才得以成行的。中國是一個體型龐大的國家,無法輕易地轉變路線。儘管我們盡快行動,但最後時間拖長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需要習慣「法治」
——做到遵守海洋法等「法治」行為,這是否是您希望中國實現的一個轉變呢?
關於這一點,我認為需要推進「二軌」和「一點五軌」(※)的對話,促使中國充分理解國際法及國際規則。儘管可能有些失禮,但我還是要說:中國雖是一個古老的超級大國,可作為現代國家從其發展歷程來看只能算是「新興大國」,因此希望中國早日習慣國際法和相關規則。坦率地說,就中國政府的言論來看,距離這種狀態相去甚遠。
(※編輯部注) 「二軌」和「一點五軌」指的是政府相關人士也以個人身分出席民間會談,跳出政府立場,自由交換意見這樣一種「民間外交」。
——據報道,習近平國家主席6月中旬訪美之際曾表示「太平洋有足夠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另一方面,歐巴馬總統在美中首腦會談中再次強調了日美同盟的重要性。我想這是考慮到尖閣問題而做出的發言,您對此如何評價?
中國現在是GDP排名世界第二的經濟大國和軍事大國。美國一部分人甚至提出了「G2」構想,也存在力圖推廣「中國是美國最重要的全球或區域夥伴」這種論調的動向。然而,自日本擺脫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占領統治,實現獨立以來,由於日美同盟框架下的安全保障合作、以及長年來作為GDP世界第一和第二的經濟大國之間的合作等,使得日美關係具有著現階段美中關係難以企及的深度與厚度。日美在價值觀上的一致,更是使得日美關係具有無論中國說什麼都難以撼動的堅固性。我認為歐巴馬總統的言論正是基於這樣的歷史。
——您是否擔心過會出現中國扣留日本漁船或海上沖突等最壞的情況?
我知道中國有一些人會發出這種強硬言論。可是,我不認為中國的高層持有這種觀點,我覺得他們的方向感是希望營造更加健康的日中關係,以實現中國的長期發展。然而,儘管高層的方向感基本如此,但也不能說強硬派今後得勢的可能性為零。尖閣周邊存在可能引發海上沖突的緊張狀況。從全球歷史來看,芝麻小事發展成為重大事件的例子不勝枚舉。為了防範這種事態,我們將努力規避風險。比如加強海上保安廳和海上自衛隊的能力、進一步深化日美同盟等。
需要「對話」和「平息」的日韓關係
——最近,日韓關係也出現了史無前例的惡化。這主要是由於歷史認識問題和竹島(韓國稱獨島——譯註)問題的影響,要想打破這種惡性循環,應該做些什麼呢?
與中國一樣,我們也有必要通過對話方式努力平息日韓之間的對立氣氛。要想改善關係,必須一步一步地進一步深化人員交流和文化交流。無論是中國還是韓國,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其他領域的對日關係全面冷卻。儘管日中、日韓之間交往歷史悠久,卻難言關係成熟,這令人感到十分遺憾。雖然圍繞對立問題的討論不可避免,但更應該思考如何有效維護外交的基石部分。
——我知道美國國內有些人士非常擔憂日韓關係的惡化。
儘管美國的一些人士會這樣認為,但日本其實並不希望與韓國交惡。對於日本而言,韓國是安全保障領域非常重要的一個國家。然而,從現狀來看,日本確實有一部分人抱有反韓情緒,而在韓國國內,媒體和國會等方面的反日情緒不斷高漲,稍有風吹草動就會鬧得沸沸揚揚。雖然現狀不可能輕易改善,但我們必須努力平息這種對立氣氛。
——針對靖國神社參拜問題,中韓兩國一直都在觀望安倍首相的動向。上一次組閣時,安倍首相採取了「曖昧戰略」,不表態是否會前往參拜。
關於這個問題,安倍首相恐怕不會改變之前的立場,即事前不表態「去還是不去」,事後也不透露「去了還是沒去」。
北韓正在摸索自己在國際社會中的位置,日本無需忽喜忽憂
——韓國似乎正加速向中國靠攏,形成了一致對日的架勢。我想韓國是希望在對北韓問題上與中國建立緊密聯繫,但日本國內並不一定這樣理解。
恐怕確實存在北韓問題的影響吧。此外,從經濟角度來看,中國是一個成長市場,雖然經濟成長略有減速跡象,但今年也提出了7.5%的目標,作為韓國最大的貿易對象國,地位十分重要。我想韓國出於安全保障和經濟方面的考慮,都會希望與中國保持良好關係。
——北韓反覆採取「邊緣外交」戰術,強硬路線略有降調。另一方面,內閣官房參事飯島勳於5月突然訪問北韓。此行大概與北韓綁架日本人問題有關吧,您如何看待北韓近期的動向?
北韓金正恩政權剛上臺不久,必須鞏固政權基礎。因此他一直在思考如何定位該國在國際社會中的位置。起初採取的是強硬路線,觀察各國反應後,現在已經朝著靈活路線方向做了一些調整。他大概是在測試這對金家政權的權力基礎具有何種意義。日本沒有必要隨著北韓的動向忽喜忽憂。我們的基本思路是,解決綁架人質問題應該是與核問題、飛彈問題結合起來協調解決,最終謀求實現邦交正常化。不過,並非某一個問題停滯不前,就不能處理另一個問題,不存在這樣一種邏輯關係。尤其是綁架人質問題,受害人的親屬年紀越來越大,必須盡快解決。作為一個政權,有必要通過各種途徑努力解決。
重視亞洲的外交策略,成果超出預期
——安倍首相旗幟鮮明地表現了「重視亞洲」的態度。1月中旬,作為第二次政權上臺後的首次出訪,他訪問了東南亞三國(越南、泰國和印尼),3月和5月又分別訪問了蒙古和緬甸。將重心轉向亞洲的安倍外交,是否取得了預期的成果呢?
成果超出了預期,而且我認為國民也是這樣評價的。尤其是民主黨鳩山由紀夫政權時期,曾讓人感覺像是把重心從日美同盟轉移到了亞洲,而安倍政權明確指出了日美同盟是重視亞洲的前提。起初,首相計劃在訪美之際再度確認日美同盟的堅不可摧後,再出訪亞洲,但最終因美方原因而先行訪問了亞洲各國。
——首相似乎打算遍訪東協(ASEAN)所有成員國。
最近,麻生副首相出訪印度,岸田文雄外相訪問了菲律賓、新加坡、汶萊和澳洲。大家分頭行動,迅速訪問了亞洲和大洋洲各國,整體上進展順利。安倍首相的祖父,前首相岸信介十分重視亞洲關係,曾明確指出亞洲各國是日本的後援團,並將修改舊日美安保條約作為首要課題,專程訪美。訪美前後訪問了15個亞洲國家。安倍首相的頭腦中似乎繼承了岸信介前首相的戰略外交構想。
轉接 專訪內閣官房參事谷內正太郎(2):「日美關係」「日俄關係」等
(採訪日:2013年6月27日,採訪人、組稿:Nippon Communications Foundation代表理事 原野城治,攝影:花井智子)
安倍晉三 中國 政治 價值觀外交 日中關係 外交 韓國 麻生太郎 尖閣諸島 日韓關係 竹島 靖國神社 谷內正太郎 第二次安倍內閣 自由與繁榮之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