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京國際電影節,看日本電影的成功模式

社會 文化

在日本每年秋天舉辦的東京國際電影節(TIFF)上,日本的電影工作者以及世界各國的電影導演、專家等重量級人物濟濟一堂。這個電影節是日本最重要的國際性電影節(是日本唯一一個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Fédéra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ssociations de Producteurs de Films,FIAPF〉公認的電影節),在整個亞洲也是屈指可數的電影節。它創辦於1985年,在競賽單元中首獲大獎的,是相米慎二導演執導的《颱風俱樂部》。之後,田壯壯導演的《藍風箏》(1993年製作)、阿曼巴(Alejandro Amenábar)導演的《睜開你的雙眼(Open Your Eyes/西班牙文Abre los Ojos)》(1997年製作)、伊納利圖(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導演的《愛情像母狗(Amores perros)》(2000年製作)等,令人矚目的導演的作品,儘管風格大相迥異,都相繼獲得最優秀獎,充分顯示出評審標準之高。

電影節上各種獎項的結果大致都不出所料,而幕後的軼事插曲往往才是最有趣的。比如其中一些作品雖然沒有帶來較好的商業收益,但無疑是非常吸引人的作品;有些導演、原作者、編劇和演員,為了介紹自己的作品而專程前來;另外,你還能聽到有些人在會場附近滿腔熱情地講述自己對作品的理解等,非常有趣。

全世界的電影大師們在著名的「綠毯」上和日本的男女演員親切相聚。第2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2013年)

和其它國家相比,去影院看電影的日本人大概屬於很少的一類。這是因為日本人平時太忙,常常工作到很晚,無法去影院;當然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電影票太貴。人們不想白白浪費2個小時的時間,更不想覺得自己被騙了2,000日圓,所以觀眾的眼光相當挑剔。

不過有趣的是,我發現日本人在某種意義上也和其他已開發國家的國民十分相似。概括來說,就是喜歡看簡明易懂的電影,對影片品質也不大苛求。不過這裏需要注意的是,日本和美國對「簡明易懂」的解釋是不同的。

日本人喜好日常生活中的故事

在美國,電影界或翻拍愛情喜劇片、超級英雄片和恐怖片,或不斷重複固定的形式和規則,樂此不疲,以此賺取巨額的票房收入。而日本的電影界,雖然自己承認在作品的品質和深度上和美國電影有所不同,但最終還是採取了和美國一樣的戰略,追求受大眾歡迎類型的電影並最大限度利用「原作」,使觀眾易於接受。

最大的特徵,就是近90%的電影作品都改編自小說、漫畫等。即便是奇幻片、科幻片,作品所表現的世界觀、出場人物的本質等,日本特色也不可或缺。對於電影的內容,要讓觀眾更易於接受,那麼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把那些已經通過其他形式為人熟知而喜愛的作品改編後搬上銀幕了。

大獲成功的電影《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2008年),雖然在片頭字幕中沒有交代,但據說也是根據《納棺夫日記》改編的。日本人已經習慣了這種「改編」模式,所以,當某本小說一旦暢銷,人們就開始關心起它何時會被改編成電視劇或電影了。

另一種方法就是翻拍。雖然不如美國那麼頻繁,但是卻更加大膽。只要想想山田洋次就足夠了,這位導演幾乎執導了系列電影《男人真命苦》的所有作品。他還製作了電影《東京家族》,這部作品完全就是小津安二郎導演的《東京物語》的翻版。作品本身十分有趣,是一部非常成功的電影。不過,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翻拍《大國民(Citizen Kane)》,世界各國的評論家們會答應嗎?

亞洲電影能否為瀕臨危機的電影產業帶來希望?

即使在全球電影產業呈現出衰退跡象之中,日本仍拍攝了許多有趣的電影。這些年來,亞洲其它地區也同樣製作了一些值得世界讚賞的前衛派電影。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作品沒有吸引評論家們的目光,只是源於影片製作者和評論家之間的文化差異,而非作品本身缺乏內在的藝術價值。

比如沖田修一的作品,實際上可以得到更廣泛的關注。該導演在2009年拍攝的《南極料理人》(這部作品也是改編自西村淳的隨筆),令觀眾捧腹大笑;2011年又憑藉一部描寫去山村拍攝喪屍(Zombie)電影的攝製組的故事《啄木鳥和雨》而再度走紅。這部電影作品是導演的原創,獲得了2011年第24屆東京國際影展的評委特別獎。

東京國際電影節,提供給人們一個無與倫比的機會,讓你可以全面欣賞到日本以及其它國家的精彩作品,並且毋庸置疑,這些電影會在週末的夜晚撩撥起你心中無盡的想像力。

(2013年10月17日,原文西班牙文)

電影 東京國際電影節 TIFF FIAPF 送行者 山田洋次 沖田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