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身佛:以严酷修行后涅槃为终极的木乃伊佛
生活与旅游 文化 历史 旅游-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安置在汤殿山信仰的祖庭寺院
即身佛指的是成为木乃伊的修行者的遗体。将这种遗体作为佛来崇拜的信仰始于南北朝时代(1336-1392年,日本历史上一段分裂时期——译注),日本各地现存的即身佛有18尊。真言宗的开山鼻祖弘法大师空海即身成佛后,被供奉在高野山的内院中,僧侣们认为其肉身未灭,依然保持着每日供奉食物的习惯。
受此影响,大部分即身佛都被护持在真言宗寺院里。其中出羽三山(月山、汤殿山、羽黑山)山麓所在的山形县庄内地区有6尊,置赐地区2尊。即身佛的名号中都有“海”字,大概是因袭空海之名吧。此外,相邻的新潟县有4尊,福岛县、茨城县、神奈川县、长野县、歧阜县、京都府各保存1尊。
山形县内的即身佛护持寺院
庄内地区
寺院名 | 即身佛名号 | 入定圆寂年 |
---|---|---|
海向寺 | 忠海上人 | 1755 |
圆明海上人 | 1822 | |
南岳寺 | 铁龙海上人 | 1881 |
本明寺 | 本明海上人 | 1683 |
注连寺 | 铁门海上人 | 1829 |
大日坊 | 真如海上人 | 1783 |
置赐地区
寺院名 | 即身佛名号 | 入定圆寂年 |
---|---|---|
藏高院 | 光明海上人 | 1854 |
明寿院 | 明海上人 | 1863 |
护持着这些即身佛的,均是江户时代汤殿山信仰的祖庭寺院。汤殿山的神体并不是山体,而是一块有温泉涌出的巨岩。这块岩石是由温泉中富含的矿物质沉淀而成,被称为“温泉穹状岩”,汤殿山自古就被尊崇为出羽三山的内院。
1641年羽黑山被天台宗统一之后,出羽三山中,天台宗和真言宗的对立不断加剧。天台宗因获德川幕府认可而势力强大,对此真言宗一方向“寺社奉行”(江户幕府的官职名——译注)提起了诉讼。最终判决结果是“三山中,羽黑山和月山归属天台宗,汤殿山归属真言宗”。
成为即身佛的是“一世行人”,意思是仅限一代的修行者。他们并非出身于山门下的村落,而是外来的下层宗教信徒。真言宗通过让一世行人在汤殿山修行,使其获得宗教力量并在传教一线开展活动,与天台宗分庭抗礼。江户时代庄内地区出现了许多即身佛,其背后就有这种对立关系的影响。
经历严酷的修行后成为即身佛
在汤殿山开展宗教活动的群体分为真言宗僧侣、以同宗僧人圣宝为鼻祖的当山派的修验者(修验道的信徒——译注),以及一世行人。僧侣有其弟子传承衣钵,修验者可以娶妻生子,故由其子传承。僧侣在寺院深居简出,而修验者冬天去信徒的居住地布教,因此不能像一世行人那样进入冬季的山林中进行严酷的修行。根据寺院的口口相传,一世行人自断十谷米,仅摄入山林野生的植物,被称为“木食行”,还要在汤殿山的仙人泽闭关修行。
刻着一世行人名字的石碑上也记录了在山中的千日闭关修行,由此可知,即便在积雪深厚的三九日,他们也会在仙人泽继续修行。如前文所述,神体是温泉穹状岩,他们可以靠涌出的温泉取暖,挨过严冬时节。据江户时代的记录记载,三九天进山参拜的信徒会给在山中闭关修行的一世行人带来慰问品。据记载,完成严酷修行的一世行人就这么活着进入棺木,直接以“土中入定”的方式入土安葬,3年零3个月后由人挖出棺木,就成了即身佛。
不过,20世纪60年代新潟大学医学系通过现场考察得出结论,几乎所有即身佛在死后都经过了人工干燥等加工过程。日本的气候温暖湿润,不可能像埃及那样形成自然干燥的木乃伊,所以成为即身佛前,是经过人工干预的。
土中入定也只是即身佛护持寺院口口相传的说法而已,并没有发现明确记载这一史实的文献史料。虽然日本各地也存在若干流传着“土中入定传说”的入定塚,但经过实际发掘,从这些坟墓里挖出的只有白骨遗体。死后经过加工而成为即身佛的人为数甚少。
口口相传与史实的差距
一世行人不是僧侣,所以与修验者一样可以蓄发,把头发束起来。装束上因为不是修验者,所以不能穿结袈裟(修验道信徒穿的一种独特的袈裟——译注)。汤殿山即身佛中最为著名的是山形县鹤冈市注连寺供奉的铁门海上人。从他的肖像画中可以看到其装束。他在冲突中杀了两个武士,逃到这座寺庙后,积极从事修路和垦荒等社会事业,因此获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后来发现的资料表明,他积极开展布教活动,范围从新潟县村上市和岩手县盛冈市等东北各地,一直到虾夷地(以今北海道为中心——译注),发展了很多信徒。
山形县各地都建有汤殿山碑,上面刻着成为即身佛的一世行人的名字。对建碑的年份进行考察后发现,大部分都建立于生前。换而言之,他们不是成了即身佛后才得到信众的信仰,而是因生前的宗教活动在信众中树立了威望,才成为被崇拜的对象的。然而,注连寺和海向寺被火灾毁于一旦,大日坊遭遇了明治中期的地震,文献史料所存寥寥,想要填补口传与史实之间的差距,困难重重。今后的课题是,在尊重护持寺院口口相传说法的同时,从文献史料和石碑碑文中探究一世行人作为宗教信徒所发挥的作用。
佛教被打压后,即身佛才为众人知晓
江户时代有名的即身佛是新潟县寺泊西生寺的弘智法印,许多到访此地的旅行者都留下了记录。松尾芭蕉也在“奥州小道”的旅途中前去参观过。虽然不乏出羽三山的游记流传后世,但参观即身佛的记述却极为少见。留下大量游记的旅行家菅江真澄记录了本明寺的本明海上人的传闻,但也表示其名声远不及弘智法印。
明治维新后,在神佛分离运动中佛教受到打压,普遍认为汤殿山的即身佛此后才为众人所知晓。出羽三山中,随着神佛分离,几乎所有的寺院都被迫走向神道化。明治政府否定了推崇佛教的德川幕府的宗教政策,将神道定为国教,因此很多神佛习合(神道教与佛教折衷,形成一个信仰系统——译注)的山岳信仰寺院都转为信仰神道教。而且根据明治政府新制定的刑法,将一世行人活埋是协助自杀行为,3年零3个月后挖坟掘墓将死者做成即身佛,被认定为挖掘坟墓和毁坏尸体罪,即身佛的修行之门便彻底关闭了。
真言宗的四座寺院将汤殿山的温泉穹状岩作为神体供奉,主张“汤殿山是佛教的山林”,却没有获得认可。不过,供奉铁门海上人的注连寺和供奉真如海上人的大日坊出于保护传统习俗的理由,作为真言宗寺院保留了下来,却也因此丧失了汤殿山的祭祀权。江户时代参拜出羽三山,山门口的寺院是可以收山林导游费的,这两座寺庙失去了收入来源。因此,他们将即身佛作为类似于主佛的存在而供奉,发放护身符,大力宣扬即身佛的功德以传播教义,确保了新的收入来源。
不是佛像,很难被认定为“文化遗产”
即身佛不是佛像,而是人类的遗体,不能被认定为“文化遗产”,因此也不能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补贴。对于护持寺院来说,维护成本是一大负担。因为是秘佛,所以每6年或12年举办一次的“即身佛换装仪式”也是非公开的,所以也很难被认定为“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
如果大家到访当地,近距离接触即身佛,聆听当地人娓娓道来即身佛救济平民的事迹,可能会理解一世行人作为宗教信徒所起到的作用,也会大受震撼。想要保持即身佛的现状并将其事迹传诸后世,今后还需要吸引众多游客来这里,让更多的人了解其价值。很多寺院远离市区,也期待政府在行政方面给予支持,完善参观即身佛的观光出租车或摆渡车等交通项目。
标题图片:安置于大日坊的真如海上人©️大日坊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