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原千亩——还原日本“辛德勒”的人物真貌

令苏联畏惧的男人,在哈尔滨历练成长

政治外交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局势激荡变化,中国哈尔滨成为了杉原千亩开始情报官(情报收集和分析专家)生涯的起点。在躲避革命冲击的大量白俄罗斯人生活的这个地方,杉原作为外务省派遣留学生学习了俄语,当上外交官,和俄国女性结婚,在俄国人圈子里建立起了独有的人脉。调入伪满洲国外交部后,在围绕铁路转让问题的对苏谈判方面,他利用机密情报成功将收购价格压到俄方报价的五分之一,成为令俄方感到畏惧的对手。

和俄国女性结婚

1900年(明治33年)生于岐阜县的杉原没有听从父亲的建议成为医生,而是选择了只身前往东京。为了从事能够发挥外语能力的工作,他考上了大学,正在为学费发愁的时候,恰好碰上外务省留学生项目,可以一边学习,一边领工资,经过一番强化学习,他成功通过招聘考试。起初他想学习西班牙语,最后服从调配选择了俄语,来到哈尔滨的时候,他年方19岁。

哈尔滨,地处中苏边境附近,是大约30年前由俄国人建设起来的一座城市。1917年俄国革命前后,许多“白俄罗斯人”为躲避苏联政府的迫害逃到了此地。对于当时在中国大陆拥有诸多权益的日本来说,这里是获取苏联最新情报不可或缺的前哨基地。洋人熙来攘往的这座国际都市,也是培养情报官的绝佳场所。

杉原寄宿在一个俄国人家庭。在24岁进入外务省的几乎同时,和小他三岁的俄国女子克劳迪亚・阿波罗诺娃结为伉俪。常年致力于研究杉原生平的外务省外交史料馆馆员白石仁章先生指出,“与白俄罗斯人结为伴侣,帮助他获得了哈尔滨俄国人圈子的信任。可以认为,正是这场婚姻,帮助杉原成为了在收集和分析俄国情报方面的关键人物”。

杉原在驻哈尔滨日本总领事馆工作了两年后,从多种角度对苏联的经济状况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汇编成一本600多页的《“苏维埃”联邦国民经济大观》。当时的外务省,罕见地将其铅印成书,在内部分发。

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伪满洲国建立,杉原迎来了事业的转折点。当时的总领事在调入伪满洲国外交部之际,向日本外务省申请要带走杉原。外务省予以了批准。由此可以看出上司多么欣赏他。

伪满洲国建立时的中国东北部。哈尔滨位于两条满洲铁路交汇之处,是交通要冲
伪满洲国建立时的中国东北部。哈尔滨位于两条满洲铁路交汇之处,是交通要冲

在与苏联的重大谈判中获胜

调入伪满洲国外交部的三年时间,杉原一手掌管对苏外交工作,主持开展了“转让北满铁路”的重大谈判。沙皇俄国时代,俄国和中国在伪满洲国这块地方合作修建了一条呈“T”字形的干线铁路。T字形的纵向线路大部分是日本打赢日俄战争后获得的南满铁路(即所谓的满铁)。另一条线路是北满铁路,过去一直由苏联和伪满洲国共同经营,后来苏联提出要卖给日本或伪满洲国。日满之间协商后,决定由伪满洲国出面谈判收购,这就给杉原这个苏联通创造了施展拳脚的机会。

苏联开价6.25亿日元,相当于当时日本国家预算的一成多。对此,杉原指出,苏联的计算标准存在问题,而且苏联还从北满铁路开走了货运列车,最终双方敲定了1.4亿的成交价,大约相当于原报价的五分之一。杉原动用白俄罗斯人关系网在当地收集宝贵的情报,并将之用作一张王牌,打赢了和苏联之间的情报战,这是只有情报官才能取得的成果。

三个月后的1935年7月,杉原从伪满洲国外交部辞职,回国重新到日本外务省工作。针对他辞职的深层原因,白石先生认为包括以下两点:①关东军以一笔巨款作为交换条件,强迫其成为替陆军跑腿的情报员、②宪兵队怀疑其通过俄国妻子向苏联泄露伪满洲国的情报。杉原认为,自己从事的情报收集活动和军部开展的“谋略”看似相同,实则不同。所以他根本无意为军部效力。可以认为,屡建功勋的杉原之所以被疑为“双重间谍”,陆军的哈尔滨特务机关和同事的嫉妒也是一个因素。

在伪满洲失意之余,杉原只身回到日本,半年之后和俄国妻子协议离婚。据说他将多年积蓄全都留给了妻子及其家人,回到日本时几乎身无分文。

苏联警惕,拒绝其入境

回国后的大约两年内,他一直在外务省从事外交官工作,这是他唯一的一次在国内东京工作。其间,他与一位朋友的妹妹幸子结为夫妻。1936年末,他被任命为日本驻莫斯科大使馆的二等翻译官,不料却发生了一起史无前例的事件。对于大使馆一介普通馆员的杉原,苏联竟然拒绝签发签证,换言之,苏联认为他是“不受欢迎的人”,拒绝其入境。 

苏联列举的理由主要是,他在哈尔滨总领事馆工作期间与敌视苏联的白俄罗斯人建立了亲密关系。也有日本的报纸报道称“因为他的前妻是白俄罗斯人”。但这肯定不是苏联的真实想法,苏联一定是有了警惕,因为杉原是一位精通俄语的顶尖俄国通,在北满铁路转让谈判过程中展现过高超情报能力,害怕他在苏联内部建立起情报网。

最后,事态甚至发展到了连驻苏联大使重光葵都亲自出面说服苏方的程度。日本外务省一边不断地向苏联提出抗议,一边向杉原询问情况。据此整理形成的问询笔录——“杉原翻译官与白俄罗斯人接触情况”现在保存于外交史料馆。该笔录被认为是杉原自己亲笔书写的。

被认为是杉原亲笔书写的问询笔录“杉原翻译官与白俄罗斯人接触情况”,外务省提供
被认为是杉原亲笔书写的问询笔录“杉原翻译官与白俄罗斯人接触情况”,外务省提供

这份笔录记录了杉原进入外务省以来涉及的各个事件,是一份可以帮助人们了解杉原年轻时期的绝佳史料。但关于和白俄罗斯人的接触这一核心问题,笔录显示“从未有过政治性的接触。莫如说是为了收集情报而刻意接触(共产主义)红俄人的。因此,在伪满洲国被扣上共产主义分子的帽子后感到很困扰”。

杉原竟然如此大胆,没有承认与白俄罗斯人有过接触。他贯彻了“将情报源保护到底”的原则,这是身为情报官的先决条件。他也有作为情报官的自信,自己与白俄罗斯人的具体联系绝不会被苏方抓住。

然而,正因为自己过于优秀,导致了杉原无法前往最有望大显身手的驻苏联大使馆赴任。1937年9月,他前往苏联的邻国——在收集苏联情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芬兰,在首都赫尔辛基的公使馆工作。夫人带着快满1岁的长子以及夫人的妹妹与之同行。

白石先生在自己的著书中这样写道。“后来签发了数千份日本过境签证,拯救了众多犹太难民的杉原自己却因为得不到一张入境签证而苦恼,这实在太过讽刺。在立陶宛的考纳斯毅然签发签证之时,他脑海中无疑浮现出了此时的痛苦记忆”(《杉原千亩》新潮文库)

杉原本人正是曾经为一张签证而苦恼的亲历者。

标题图片:(右)1935年的哈尔滨街景(Aflo);(左)36岁的杉原千亩(亲笔签名照),外务省提供

德国 苏联 杉原千亩 救命签证 哈尔滨 情报官 伪满洲 满洲铁路 杉原千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