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近代世博会与茶》:“世博会是主舞台”——始自幕府末期的日本“卖茶”战略

图书 社会 国际

泉宣道 [作者简介]

世界博览会(世博会)19世纪始于欧美,目的是为展示当时最新的科技和艺术,是国际贸易的舞台。本书梳理了日本从幕府时代末期开始参加世博会,向欧美卖茶换取外汇,将“茶道”推广到全世界的历史。

1867年日本首次亮相巴黎世博会

4月13日,大阪关西世博会开幕。包括日本在内,共有159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此次世博会的主题是“构建未来社会,想象明日生活”,会期到10月13日结束。这是继亚洲首个世博会——1970年大阪世博会后,包括爱知世博会(爱 地球博)等在内,在日本举办的第6次世博会。

世博会的雏形,据说是147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一在伦敦举办的“法国物产展”。而荟聚各国新产品和土特产、搭建文化交流和商贸洽谈平台的近代世博会的历史,则始于1851年第1届的伦敦世博会。

本书涉及的是从日本首次正式参加的第2次巴黎世博会(1867年),到芝加哥世博会(1933-34年)这段期间的“近代世博会”。作者在查阅包括当时的报纸在内的庞大史料,并亲赴世博会旧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各届世博会与日本茶的深厚渊源,以时间顺序进行了梳理。

海外特供“和红茶”诞生的始末

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举办第2次巴黎世博会,江户幕府派出15代将军德川庆喜的胞弟德川昭武,代表将军参展。使节团随行的还有被誉为“近代日本经济之父”的涩泽荣一。萨摩藩和佐贺藩响应幕府号召出展。本书对当时的情况有这样的记录。

日本展馆内设置了“茶店”,即茶馆,在巴黎引发热议,获拿破仑三世授予银质奖章。日本茶也有展出,世博会与日本茶自此结缘,是值得纪念的一届世博会。

书中插图。1867年第2次巴黎世博会,日本馆参展的“茶店”里的日本女性(Album/Quintlox/ 共同通信Images)
书中插图。1867年第2次巴黎世博会,日本馆参展的“茶店”里的日本女性(Album/Quintlox/ 共同通信Images)

明治维新5年后,佐贺县“红茶”出征1873年的维也纳世博会。虽然当时日本未发酵的绿茶才是主流,但在第2次巴黎世博会上,佐贺得知完全发酵的红茶更适合出口欧洲后,便着手红茶生产。维也纳世博会后,日本各地都开始生产日本红茶“和红茶”。作者认为“是世博会让和红茶的历史齿轮开始了转动”。

顺便一提,“和红茶”的发祥地佐贺(肥前),也是江户时代中期煎茶道开山鼻祖“卖茶翁”的出身地。

益田孝、冈仓天心等人介绍“茶道”

日本的茶文化“茶道”也通过世博会介绍到全球。为纪念美国独立战争一百周年,美国1876年举办了费城世博会。《日本展出目录》英文版中有3处关于“茶之汤(cha-no-yu)”的解说。本书作者认为这是用英文介绍茶道的“首个官方文件”。

1878年第3次巴黎世博会上,法语版的介绍资料也讲述了茶道的历史,“茶室”占据了日本馆的中央位置。据本书介绍,三井物产的创始人益田孝(1848-1938年)“从日本派遣3名木匠搭建了”这座茶室。此外,他还以精于茶道而闻名,取号“钝翁”。

著名的《The Book of Tea(茶之书)》(1906年,纽约出版)的作者冈仓天心(1863-1913年)两次在世博会上介绍日本茶文化。他为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日本馆“凤凰殿”设置的茶室撰写英文解说,还在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期间举行演讲,宣扬“茶之汤”的艺术性。

Tea Girl,在美日侨女子独领风骚

世博会之于日本茶,虽说“作为国策,促进出口是首要任务”,但也扮演了向世界宣传日本文化的角色。这本书里生动描写了女性群体的贡献。

日本首次参展的第2次巴黎世博会,3名艺妓从日本降临“茶店”驻场。据说当时,日本女性“让法国人感到好奇,游客络绎不绝”。

1915年的旧金山世博会上,出现了298平方米左右、纯侧柏木打造的“日本喫茶店”。7名来自日本的侍茶女“Tea Girl”(18至24岁)身穿长袖和服登陆旧金山。当地日文报纸《日本新闻》(1915年2月2日刊)报道了此事,写到“她们都是良家女子,也受过教育,其中还有政府高官、海军大佐的千金”。

1933到1934年的芝加哥世博会上,日本“雇佣了10名日裔二代女性作为侍茶女,经营喫茶室”。身穿和服的“Tea Girl”还登上了明信片,活跃在日本茶广告的最前线。

这次芝加哥世博会上,钝翁还安排了一间配置桌椅的茶室,起名“邻交亭”,以祝愿日美友好。负责点茶的茶师,是日裔外科医生的女儿(20岁)。本书中还刊登了当时的照片。

日本茶在美国世博会打响知名度

在欧美列强统治世界的帝国主义时代,“茶”是重要的国际商品。原产地中国向欧美出口绿茶、半发酵的乌龙茶、红茶,产品席卷全球市场。一直依赖中国出口的大英帝国,后来靠在殖民地印度、锡兰(现在的斯里兰卡)大规模生产阿萨姆红茶反超了中国。

幕末到大日本帝国时代,日本主要对美出口绿茶。甲午战争后,又从殖民地台湾经日本,向美国出口乌龙茶。本书对圣路易斯、旧金山、巴黎等世博会的“台湾喫茶店”也有详细论述。

这种围绕茶叶贸易的近代史,在《跨海而来的日本茶》一书中有详细讲述。该书作者罗伯特·赫利亚(Robert Hellyer),是曾活跃于日本的茶叶贸易商会“赫利亚商会”创始人的后代,日本近代史学者,在本书中对此也有详述。根据他的记述,进入19世纪后半叶后,美国中西部人喜欢上了日本绿茶,中西部被称为“绿茶地带(Green tea country)”。赫利亚分析,芝加哥、圣路易斯等中西部城市多次举办世博会,日本茶应该是借机打响的知名度。

然而,日本偷袭珍珠港,引发太平洋战争,日美茶叶贸易就此中断。1945年大日本帝国土崩瓦解,战前“日本茶称霸海外市场”的野心也随之破灭。

大阪关西世博会开幕前的“试水”演练场景。世博会官方吉祥物“MYAKU-MYAKU”笑脸迎客。2025年4月5日,大阪市此花区梦洲(图片:作者)
大阪关西世博会开幕前的“试水”演练场景。世博会官方吉祥物“MYAKU-MYAKU”笑脸迎客。2025年4月5日,大阪市此花区梦洲(图片:作者)

本书称“近年来,日本茶的出口再现蓬勃之势”,并以下文作为结尾。

听闻大阪关西世博会将举办各种活动,实践茶道款待之心的理念,尤其在“生命游乐场 水母馆”实现了“茶道精神”的具现化。我们期待世博会和日本茶不断编织出更多新的纽带。

《近代世博会与茶 惊艳世界的日本‘喫茶外交’史》

淡交社
发行日:2025年2月20日
A5判:226页
价格:2200日元(含税)
ISBN:978-4-473-04660-4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关键词

    巴黎 世博会 茶道 茶馆 书评 日本茶

    泉宣道IZUMI Nobumichi简介与署名文章

    nippon.com咨询委员和书评委员。1952年生于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毕业后,进入日本经济新闻社,在政治部供职13年半。在马尼拉和北京常驻了8年多,长期以来一直从事亚洲各国的采访工作。历任亚洲部长、社论副委员长、大阪总部编辑局长和专务执行董事。日本经济研究中心名誉会员。1991-92年担任菲律宾外国记者协会 (FOCAP) 会长。昵称Nonoy(由前总统拉莫斯命名)。合著作品有《中国——从“世界工厂”到“世界市场”》(日本经济新闻社)、《向2020年挑战的中国——超级大国的走向》(文真堂)等。

    系列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