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进阶

日本人自己也嗤之以鼻的条条框框

生活 日本进阶

日本人的遵守规则和彬彬有礼是世界闻名的。然而只要在日本生活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这个社会各种规定多如牛毛,其中不乏莫名其妙、连日本人自己也感到无奈的条条框框,于是有些人干脆就以熟视无睹来消极抵抗了。

今年与往年最大的不同,是无论走到哪里都离不开口罩。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一些公司单位便对口罩做出了种种匪夷所思、朝令夕改的规定。四月份口罩还非常紧缺的时候,某些学校要求学生必须戴“白色”口罩。妈妈们精心缝制的花布口罩被拒之门外,不得不到处寻觅高价口罩。如今戴口罩已成为日常之必需,有些人为了将自己与病人区分开来,特意戴上其他颜色或印着图案绣着花纹的口罩。但有的公司却规定“上班不许戴黑色或深色口罩”,而“参加葬礼”则必须戴黑色口罩。这样的规定,自然在网上招来大量网友的吐槽。其实走在大街上一看就知道,口罩从颜色、样式到素材,多种多样,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爱好来选择口罩。但有些公司就是不肯放过小小的一只口罩,非要做出统一规定不可。看着自己精心挑选或制作的口罩被上司指责,员工们心里着实地不舒服,但也只能表面上服从。

对口罩的规定说大也不是大事,但却折射出了日本社会的一个侧面。在日本,上司或公司的决定有着绝对的束缚力。有天看到电视里采访晚上在居酒屋喝酒的客人,当被问道“酒馆晚上的营业时间恢复正常之后,是否可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地喝酒了?”的时候,那些客人表示:其实来不来居酒屋喝酒或喝到几点钟,与营业时间没什么太大关系。自己更在乎的是上司的命令。如果上司警告说,这段时间不要晚上去居酒屋之类的地方喝酒,否则染上新冠要自己承担后果,那么我一定会早早回家。当然上司要我陪他喝到很晚的话,我也只能一直作陪。同样,政府号召远程办公,而有的企业就是不执行,员工们只好硬着头皮冒着风险去上班。一个日本朋友向我发牢骚说,因为她们公司的领导层大多是上了年纪的男性,一辈子从早到晚在公司工作,在家里没有立足之地,只有到了公司才能找到他自己的一片天地,所以这些领导坚决反对远程办公。结果,即使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大家也不得不乘坐公共交通上班。

如此这般,某家公司、某个机构独自设立的条条框框无处不在,约束着人们的行动。记得一次休假,我住进一家传统日式旅馆,柜台旁边摆放着一种被称为“浴衣”的简便和服供客人们挑选。整齐叠放着的浴衣五颜六色,让人不知挑选哪一件才好。我心里暗暗敬佩这家旅馆如此盛情款待客人的一片苦心。可就在我兴致勃勃地挑选浴衣的时候,一位服务员走过来像背书一样为我讲解馆内规则。一条接一条,她熟练地背诵着,可我却几乎所什么也听不进去,听懂了词汇却听不懂意思。幸亏最后她说,这些规定都放在房间的桌子上,请您确认。进了房间,我马上拿起放在桌子上写得密密麻麻的规定,一看,无非是入住退房时间和室内不许吸烟一类。但其中一条着实令我不解,说是“在旅馆内行动时,要穿浴衣和拖鞋”!看到这样的统一规定,刚刚挑选浴衣的兴致凉了大半截儿。要说上班穿制服是没办法的事,连休闲时的装束也被限制,不免让人扫兴。人们真的都会遵守这样的规定吗?我在第二天早餐的时候特地观察了一下来餐厅吃饭的人是否都穿着浴衣。这天是周五,上了年纪的人比较多,还真的每一个人都穿着浴衣呢。当然,我也没敢例外。但到了周六、周日,随着客人的增多,穿T恤等便装的年轻人也随处可见了,而服务员也都视若无睹。可想那样的规定还有什么用呢?

另外一次,我去欧洲度假,由于语言不通,便参加了日本公司在当地组织的旅游团。那次一日游非常愉快,对陪伴了一整天的导游和当地的老司机,我更是从心底感激。可就在大巴接近酒店、旅程快要结束的时候,导游说:“希望大家下车的时候向司机说一声谢谢。他会很高兴的。”旅游团里都是成年人,发自肺腑的感激之言是不需要听从他人指点的。我不解地对同行的日本朋友说,这导游也太小看人了吧。再说了,被强迫说出口的感谢又有什么意义呢?但这位日本朋友却习以为常地说“旅游公司的业务手册上写着这么一条吧。”按手册办事,这就是日本社会。如果导游不按照手册上的规定加上这一句的话,她会被看作失职。

文中图片:作者提供
文中图片:作者提供

在日本,凡事不论巨细都有手册。按照手册办事有时确实可以提高效率或保证同一质量,但手册上的规定过多过细,一些条条框框难免不近情理或令人啼笑皆非。记得曾经有一本书叫《不可思议的校规》,收集了日本全国各地学校校规中令人捧腹的条款,再用大量插图加以讽刺。有的学校规定:“每天应以集体春游的心情来上学”,于是插图旁边标注说“老师,那我可以带点儿零食吧,真没有心情学习呢。”还有的学校规定“老师进课堂时学生必须鼓掌欢迎”,于是插图旁边标注说“老师,我给您鼓掌,请您减少小测验的次数好吗”。由此可见,日本人本身对许多规定也是抱着嘲笑和质疑态度的。

既然有质疑,为什么不改正呢?日本传统的年功序列制虽然正在瓦解,但破旧立新依然有相当大的阻力,要想改变前辈制定的规则,打破传统观念,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位八零后的公司总经理说,世上不都是合理的事,有感情、有习惯、有固定观念。不合理规则的存在本身就会让人去分辨、去思考。也就是说,去改变既定规则,需要极大的能量。如果没有热情去改变的话,消极对待也不是什么坏事,只要自己有明确的立场也是很了不起的。当然,勇于改革的也大有人在。比如,东京某中学,新校长上任后立即废除了该校的校规,引发了一片热议。其实没有校规并不是放任自流。校长的意图是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在学习环境中承认孩子们人格的多样性,尊重每个人的个性,而不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去顺从校规上。

名目繁多的条条框框确实对人有一种约束力,但同时也抹杀了每个人的主动性。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是给人们更多的自由、更大的包容。因此,不论是消极面对,还是积极改革,不近情理以及落后时代的规则早晚会被废除,或是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而逐渐消失。

文中图片:作者提供
标题照片:PIXTA

(版权声明:本网站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版权所有。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请事先获得授权。)

改革 口罩 日式旅馆 校规 规则 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