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园祭的坚实后盾——京都工商业者的“待客之道”

文化

7月的京都,从始至终都笼罩在祇园祭的节日气氛中。尤其是14日至16日举行的“宵山”和17日举行的“山鉾巡游”,更是观客如潮。京都的工商业者们甚至从外国订购艺术品来装点节日氛围。这份浓浓的心意以及他们的待客之道,支撑着日本这场最大规模的夏季祭典活动。

7月16日,正在举办宵山活动的“四条通”街道。驹形灯笼(日本象棋中的棋子称为“驹”,因挂起的一片灯笼其外形与“驹”相似而得名——译注)照亮傍晚时分的京都。海外游客随处可见
7月16日,正在举办宵山活动的“四条通”街道。驹形灯笼(日本象棋中的棋子称为“驹”,因挂起的一片灯笼其外形与“驹”相似而得名——译注)照亮傍晚时分的京都。海外游客随处可见

乐曲伴奏为祇园祭增光添彩

“咣当咣当锵,咣当锵。”

京都祇园正在举办宵山活动,城市的上空回响着乐曲的伴奏声,其中夹杂着售卖“除厄粽”(一种外形类似锤型日本粽子的护身符——译注)的孩子们的儿歌声。在祇园祭中,举办祭典活动的前夜被称为“宵山”,由宵宵宵山(14日)、宵宵山(15日)和宵山(16日)共同组成为期三天的“前夜祭”。

在“山鉾”(一种祭神用的彩车——译注)上演奏祇园祭的专属乐曲。为了当天的表演反复练习
在“山鉾”(一种祭神用的彩车——译注)上演奏祇园祭的专属乐曲。为了当天的表演反复练习

在此期间,就连百货商店林立的京都主干道“四条通”都会大变模样。除了高达25米的“长刀鉾”彩车之外,还会展出其他几辆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彩车。名为“山鉾”的彩车还会被安置在“室町通”“新町通”这两条南北走向的道路上,附近出售各町精心制作的小商品。

新町通的热闹景象。远处是名为“南观音山”的山鉾(左)。各町出售的手巾、团扇、护身符等小商品各不相同(右)
新町通的热闹景象。远处是名为“南观音山”的山鉾(左)。各町出售的手巾、团扇、护身符等小商品各不相同(右)

临近黄昏,装饰在山鉾上的驹形灯笼亮起。四条通和乌丸通这两条街道成为步行者天堂,身穿浴衣(日本的一种夏季传统服饰——译注)的人群摩肩接踵。晚上10点,为了祈求第二天举办正式祭典活动时晴空万里,各町的伴奏人员列队缓步前行,开始一场名为“日和神乐”的表演活动。观众们一边聆听合奏的乐曲声,一边享受漫步的乐趣。

伴奏人员走向位于四条通的“旅所”(举办祭典活动时,临时停放神轿的地方——译注)。半夜12点后才能返回各町
伴奏人员走向位于四条通的“旅所”(举办祭典活动时,临时停放神轿的地方——译注)。半夜12点后才能返回各町

花车旋转表演“辻廻”扣人心弦

第二天,17日的早晨,前一晚众多的夜市摊点悉数销声匿迹,整个城市笼罩在静穆的氛围之中。山鉾巡游终于要开始了。

“北观音山”山鉾正行进在新町通街道上。身穿白色短外罩的是“曳方”(用粗麻绳拉山鉾的人),身穿蓝色短外罩的是“车方”(调整彩车方向的人)。因为彩车高度超过20米,所以车顶上也坐了人,以防止彩车撞到电线
“北观音山”山鉾正行进在新町通街道上。身穿白色短外罩的是“曳方”(用粗麻绳拉山鉾的人),身穿蓝色短外罩的是“车方”(调整彩车方向的人)。因为彩车高度超过20米,所以车顶上也坐了人,以防止彩车撞到电线

祇园祭的彩车大致可分为“山”和“鉾”两类。前者没有车顶,车体上装饰着精心制作的人偶;后者是带有车轮和车顶的大型彩车。车顶下方是伴奏人员的演奏台,可以在行进中演奏祇园祭的乐曲。此外,还有像北观音山这种像“鉾”一样带车轮和车顶的“山”。

“山”上放置着人偶。左图为“郭巨山”彩车。中图为“放下鉾”彩车,车上单手持扇、发出喊声的是掌舵者。右图为“船鉾”彩车,整辆彩车呈船形
“山”上放置着人偶。左图为“郭巨山”彩车。中图为“放下鉾”彩车,车上单手持扇、发出喊声的是掌舵者。右图为“船鉾”彩车,整辆彩车呈船形

山鉾队列行进在四条通
山鉾队列行进在四条通

伴随着祇园祭的乐曲声,33辆山鉾排成一列缓缓前行。这场巡游的看点是巨型的“鉾”在路口旋转车身的那一瞬间。“鉾”上没有安装舵,因此要依靠在车轮下放置的一排竹片来实现90度滑行转向。在掌舵者的嘿呦声中,“曳方”和“车方”齐心协力转动整辆“鉾”。场面惊险刺激,令围观群众紧张得屏住呼吸。这种名为“辻廻”的转车技法将祇园祭推向高潮。

南观音山的“辻廻”表演
南观音山的“辻廻”表演

身穿“浴衣”的舞妓到场声援
身穿“浴衣”的舞妓到场声援

起源于为意外死亡者安魂

祇园祭可谓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夏季祭典活动,其起源可追溯至约1100年前。

京都历史上曾是日本的首都,每逢夏季,瘟疫蔓延,许多人因此殒命。当时的鸭川是一条有名的“危河”,每年梅雨季节都会泛滥成灾。河水涌入平安京(今京都府京都市的中心地区——译注),污浊的死水引发疫情。

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灾情并不只发生在京都。869年,东北三陆海域发生了贞观地震。这场8.4级以上的超强地震引发了海啸,浸水面积估计与东日本大地震时的情况相近。此外,富士山和阿苏山也曾经发生过激烈的火山喷发。当时的人们认为,这些接连发生的自然灾害是死于非命的冤魂在作祟。

因此,必须为日本全国范围内的怨灵安魂。作为安魂祭典,祇园社(今八坂神社)发起御灵会,这便是祇园祭的起源。

祇园祭山鉾联合会理事长吉田孝次郎介绍说:“祇园祭真正的主角是八坂神社的三台神轿。在7月17日举行的‘神幸祭’中,须佐之男命等三位神明将搭乘神轿前往旅所。在24日的‘还幸祭’中,神轿从旅所返回八坂神社。人们祈祷通过这两个祭典活动祛病除秽。”

以前的山鉾巡游在神幸祭之前举办“前祭”来迎神,在还幸祭之后举行“后祭”以向神明表达谢意,如今只举办前祭活动。

须佐之男命搭乘的神轿从八坂神社的舞殿出发(左图)。京都市市长在3台神轿前发表演说(右图)
须佐之男命搭乘的神轿从八坂神社的舞殿出发(左图)。京都市市长在3台神轿前发表演说(右图)

山鉾才是京都工商业者的骄傲

山鉾本是祇园祭的“配角”,京都的工商业者使其成为这场祭典活动的重头戏。到了室町时代(1336-1573年),京都重新成为日本的首都,从事酒业、土仓(今金融业)的工商业者干劲大增。在祇园祭中,不同的氏子(祭拜同一氏族神的居民——译注)所在的区域分别推出自己的山或鉾。足利将军家继承权问题引发了应仁之乱(1467-1477年),京都在战乱中化为废墟,祇园祭被迫暂停举办,后来,在工商业者的努力下才得以恢复。此后,祇园祭成为名副其实的工商业者的祭典活动。

从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年)到江户时代(1603-1868年),海外贸易兴盛,山鉾的外观也随之变得更加奢华。

传承北观音山的财团法人北观音山保存会理事长石川卓也表示:“从那时开始,大家就在山鉾的奢华程度上相互竞争,想要展现出‘我们的山鉾才是最棒的’。”

“京都的商人大多勤俭持家,生活俭朴。但是,他们在祭典活动中却一掷千金。这个六角町曾有三井、松坂屋这样的富豪,他们也在山鉾的装饰上投入了大量财力,千里迢迢从西藏和波斯订购纺织品。工艺品装饰也是极尽奢华。对当时的人来说,这些都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在举办祇园祭时,邀请亲朋客户前来观赏这些珍品,这就是工商业者的待客之道。”

在山鉾上装饰贵重的日用品
在山鉾上装饰贵重的日用品

实力雄厚的工商业者们如财力竞赛一般装饰山鉾,因此,珍贵的日用品从全世界汇聚于此。这也是山鉾被称为“移动美术馆”的原因。这些装饰华美的山鉾同时也是京都人的骄傲。许多观众聚集此地,就是为了一睹精美绝伦的山鉾。

作为祈祷消除疫病的城市夏季祭典活动的原型,祇园祭不断推广至全国各地。日本有许多可以欣赏特色彩车的祭典活动,如福冈县的博多祇园山笠,岐阜县高山的高山祭、富山县高冈的御车山祭,等等。

在祇园祭中感受京都的“待客之道”

京都工商业者的待客之道还体现在“屏风祭”中。在宵山举办期间,出展山鉾的各町的工商业者会向亲朋好友展示平时珍藏在仓库里的屏风画和艺术品。现在,在屏风祭中,这些物品也向大众开放。

在出展北观音山的町里,也有商家公开展示屏风画(左)。游客也在屏风祭中欣赏珍品(右)
在出展北观音山的町里,也有商家公开展示屏风画(左)。游客也在屏风祭中欣赏珍品(右)

石川介绍说:“对于京都人来说,祇园祭的宵山是一场盛典。在迎客之际,他们会将平时不轻易示人的藏品拿出来展示。”

这是一个只能在祇园祭中才能感受到的京都,京都工商业者的“待客之道”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摄影:中野晴生

版权声明:本网站的所有文字内容及图表图片,nippon.com日本网版权所有。未经事先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部分复制使用。

京都 祇园祭 工商业 待客 宵山 山鉾巡游 艺术品 四条通 日本象棋 除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