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神社”的基础知识
政治外交 社会-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明治新政府创建“东京招魂社”,以祭祀阵亡军人
靖国神社(正式名称为“靖國神社”)的缘起,可追溯到江户时代幕府末年,为吊唁长州藩(今山口县)1863年组建的奇兵队(*1)勇士之灵,高杉晋作(1839~1867年)倡议营建招魂社。1868年戊辰战争(*2)结束之后,在江户城(今皇居)为阵亡的政府军(萨摩、长州、土佐、肥前4个藩)军官举行了招魂祭祀活动,同时还在京都东山(今京都市东山区)祭奠政府军的阵亡者。
以此为契机,祭奠和显彰在幕末和明治维新时期阵亡者的活动在全国盛行。日本陆军创始人大村益次郎(1824~1869年)奏请明治天皇在东京创设“东京招魂社”。明治天皇于次年1869年,在现在东京的北九段地区创建了“东京招魂社”,合祀了戊辰战争的阵亡者3588人。只不过,三年之后正殿才竣工。此后的1879年,已经改由军方直接管理的东京招魂社,改名为“靖国神社”。
西乡隆盛、江藤新平、白虎队没被合祀在内
建立靖国神社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显扬表彰为天皇一方战斗阵亡的政府军官兵。众所周知,在1877年的“西南战争”(*3)中反抗明治政府而战死的西乡隆盛和1874年发动“佐贺之乱”的江藤新平因为属于“贼军”,未被合祀在内。当然,会津藩(今福岛县)的白虎队(*4)也因是反对明治政府的“贼军”,且最后全体剖腹而死,没能进入靖国神社祭祀之列。
另一方面,在戊辰战争之前的“安政大狱”(1859年)中被江户幕府处死的吉田松阴、桥本左内等人,由于是“新政府这边的人”也被合祀在内。并非阵亡而是因结核病死的高杉晋作也被合祀其中。对于这样的做法,直到现在都还有人表示不满。
战后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废止了国家神道,靖国神社改组为宗教法人
靖国神社原本目的是为了“镇魂慰灵”。但经过日清战争(*5)、日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从“慰灵”转向“显彰”。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为日本士兵在和战友告别时常誓约“在靖国神社再相见吧”,靖国神社便成为了日本士兵的心灵寄托之所。在军国主义大潮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阵亡者被作为“英灵”供奉祭祀在靖国神社中。
但是,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在战争结束后不久的1945年12月15日,公布了“神道指令”,为确立信教自由和排除军国主义,废止了国家神道。根据第二年即1946年制定的《宗教法人法》,靖国神社在1946年9月改组成了宗教法人。
奉祀在靖国神社里的“神”,是指那些阵亡的或因战场负伤病死的军人、军属,以及相类似情况的人们。每当有新的阵亡者出现,就会履行合祀手续将其加入“祭神”里。根据靖国神社的资料,现在合祀总数已超过246万人。
(*1) ^ 所谓“奇兵”,是指由藩士以外的武士和庶民组成的混成部队,与藩士、武士组成的撰锋队相对,非正规军。奇兵队中最为出名的一支是长州奇兵队,属于长州藩的常备军之一,成立于1863年——译注。
(*2) ^ 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内战。1868年,打倒德川幕府的倒幕势力和维护幕府的旧幕府势力之间发生战争,史称“戊辰战争”——译注。
(*3) ^ 西南战争,发生于日本明治十年(1877年)2月至9月间,是明治维新期间平定鹿儿岛士族反政府叛乱的一次著名战役。叛军推举当时因政策分歧已下野归隐的西乡隆盛为统帅。因鹿儿岛地处日本西南,故称之为“西南战争”——译注。
(*4) ^ 戊辰战争中,旧幕府势力在各地不断战败,会津也成为了战场。会津藩势力属旧幕府势力,尽全力抵抗明治新政府军。其中一支由16~17岁的少年组成的军队被称为“白虎队”。
(*5) ^ 中方称“甲午战争”——译注。
首相和阁僚以公职身份参拜,与政教分离原则相抵触
关于首相和阁僚的参拜情况,在靖国神社成为宗教法人之后,1951年10月18日,时任首相吉田茂和内阁阁僚、众参两院议长在秋季例行大祭中,以公职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这是战后最早一次以公职身份进行的参拜。
但政府在那之后,于1955年发表了一个统一见解,明确了立场:“政府认为,内阁总理大臣和其他国务大臣以国务大臣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比照宪法第20条第3项(政教分离原则),是有问题的。”
关于以公职身份参拜是否符合宪法这个问题,政府采取了这样的立场:“虽然没有进行是否违宪的判定,但不可否认这样的参拜是有违宪嫌疑的。”政府还声称,“(由于事关重大)我们一直都采取了慎重的立场,一贯的方针是严控以国务大臣的身份参拜靖国神社”。
不过,在那之后的历届自民党内阁,首相和阁僚们以公职或私人身份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仍在继续。
最大的问题是合祀“甲级战犯”
问题在于合祀“甲级战犯”。所谓“甲级战犯”,是指在战后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审判)上,根据《波茨坦公告》第6条所定义的战争罪(危害和平罪)被判定为有罪的人。
1978年10月17日,靖国神社将前首相东条英机(陆军大将)、前首相广田弘毅(外交官)、前首相平沼骐一郎(枢密院议长)等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而死于狱中的14名甲级战犯,以为国牺牲的“昭和殉难者”名义纳入了合祀之内。其中包括了广田弘毅等非军人身份的平民,这是作为特例办理的。
甲级战犯被合祀的过程稍微有些复杂。战后,有200多万阵亡者没被合祀入靖国神社,遗属方面提出希望合祀的要求。但已成为宗教法人的靖国神社不能单独决定是否合祀,在1956年厚生省援护局向全国发布通知后,靖国神社便开始接受符合《遗属援护法》或《军人恩给法》的阵亡者。
1978年合祀甲级战犯,当时未对外公布
战犯的合祀,是从1959年乙级和丙级战犯开始的。14名甲级战犯的合祀,在20世纪70年代初,得到了靖国神社崇敬者总代会的同意。但考虑到国民感情因素,最终到1978年才实现合祀。当时并没有公布,直到第二年通过媒体报道才为公众所知。
但即便是在甲级战犯合祀之后,自民党历任内阁首相还在参拜靖国神社。福田赳夫(1次)、大平正芳(3次)、鈴木善幸(9次)、中曾根康弘(10次)、桥本龙太郎(1次)、小泉纯一郎(6次)、安倍晋三(1次)等七位首相,都是在首相任期内去参拜的。福田赳夫首相是在合祀第二天去的,据称当时他还没被告知已经合祀这一事实。而宫泽喜一首相则没有明确表示自己是否去参拜了。
昭和天皇参拜靖国神社(日语中称“亲拜”),战后一共有8次(1945年、1952年、1954年、1957年、1959年、1965年、1969年、1975年)。但1975年11月21日昭和天皇最后一次“亲拜”之后就停止了。关于停止参拜的理由,有看法认为,昭和天皇对甲级战犯合祀一事感到不满。
中曾根内阁探索以公职身份参拜的途径
中曾根首相在1985年4月22日也参拜了靖国神社。一直到那时为止,几乎没有来自国外的抗议和担忧。但是,针对8月15日中曾根首相可能参拜靖国神社,《朝日新闻》在8月7日策划刊载了以“靖国问题”为主题的特辑,中国政府也在8月14日首次正式表明对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忧虑。1985年是日俄战争80周年,也是二战结束40周年的节点。
即便如此,中曾根首相还是在战争结束纪念日的8月15日,与17名阁僚一道参拜了靖国神社,不过没有采用“二拜二拍手一拜”的神道仪式,而是在正殿鞠了一躬,以公费支出了献花费用。标榜要实现“战后政治总清算”的中曾根首相的目的,是希望探索一种与宪法不相抵触的“官方参拜”途径。时任官房长官藤波孝生1984年成立了私人咨询机构“阁僚参拜靖国神社问题恳谈会”(简称“靖国恳”)。靖国恳在1985年8月9日编辑并发表了一份报告,称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是可行的。
藤波官房长官在8月14日发表谈话称,“中曾根首相将以首相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我们非常注意与宪法的政教分离原则的关系,将通过参拜方式等来明确以公职身份参拜是不具有宗教意味的。只要采取这次这种(不行拍手礼,以公费支出献花费用而不是神道中的‘玉串料’等)方式,我们认为首相的参拜就不属于宪法所禁止的宗教活动。”
针对小泉首相8月15日的参拜,中韩两国强烈反弹
在靖国神社问题上再次引发新问题的,是2001年就任首相的小泉纯一郎首相。小泉首相在2001年4月举行的自民党总裁选举中,公开声称“如果成为首相,不管面临何种批评都必将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但由于中韩两国的反对,正式就任首相之后,其第一次参拜选择了8月13日。这种未能履行竞选公约的参拜,在日本国内受到批评,认为“不过是选举策略而已”。
小泉首相在参拜前发表谈话表示,“在过去的一段时期,日本基于错误的国策对亚洲近邻进行了殖民统治和侵略,强加给了他们难以估量的伤害和痛苦”,同时表示“我虚心地承认我国令人悔恨的历史,在深刻反省的同时,对于所有在战争中的牺牲者,谨献上深切的哀悼之意”。
但是,小泉首相在卸任前夕,也就是五年后的2006年8月15日一大早,继中曾根前首相之后时隔21年,在8月15日以现职首相的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这也是他本人作为首相的第6次参拜。他身着常礼服进入正殿,以一鞠躬的形式而非“二拜二拍手一拜”的神道形式进行了参拜。这一年,正是靖国神社改组为宗教法人的第60个年头。
中韩两国强烈反弹。中国外交部发表了谴责声明,称这“伤害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战争受害国人民的感情,破坏了中日关系政治基础”。韩国外交通商省也发表媒体声明,“表示深深的失望和愤慨”。
第一次安倍内阁坚持暧昧战略
在第一次安倍内阁时的2007年4月下旬的例行大祭时,安倍晋三首相向靖国神社进奉了盆栽“真榊”祭品,并个人出资支付了相应费用5万日元。这件事情在5月份被发现,有人披露了一张照片,照片上其进奉的盆栽放在正殿旁边,盆栽木牌上写着“内阁总理大臣 安倍晋三”字样。安倍首相反复强调,“关于是否进奉了祭品,我不想作说明”。
安倍首相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坚持暧昧立场,“我不想说去还是不去。我也不会证实是去了还是没去”。
而另一方面,在实现了政权更替的民主党政府时代(2009~2012年),首相都没有去参拜靖国神社。但在野田内阁的2012年,时任国家公安委员长松原仁和国土交通大臣羽田雄一郎这两位阁僚,在终战纪念日参拜了靖国神社。
安倍首相2013年12月26日以公职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
但到了第二次安倍内阁时期,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绑架问题担当大臣古屋圭司、总务大臣新藤义孝在2013年4月参拜了靖国神社。安倍首相也同日进奉了“真榊”祭品。
另外,1997年再度结成的跨党派议员联盟“大家一起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会”(会长:自民党参议员尾辻秀久)在今年4月23日春季例行大祭之际,参拜了靖国神社。参加参拜的国会议员达到了168人。参拜的国会议员超过100名,这是2005年10月以来的第一次。
在中韩两国日渐高涨的反对声中,安倍首相于2013年12月26日,在其就任首相一周年之际,身着常礼服以公职身份参拜了靖国神社,同时还参拜了镇灵社。首相官邸的网页上,用日、英、中三国语言刊载了首相谈话——“安倍总理大臣谈话〜为了永久和平的誓言〜”。
国立战殁者追悼设施的构想也未能具体落实
解决靖国神社参拜问题的出路和办法何在?
有一段时期,自民党曾向靖国神社试探提出,希望取消合祀甲级战犯或者采取分祀形式。但靖国神社方面表示拒绝,理由是一旦被作为“神”来祭祀,“神灵“便无法取消。
其后,围绕甲级战犯的分祀和修建非宗教的国立战殁者追悼设施的探讨也一直在继续,但至今没有结论。关于分祀,既然靖国神社方面表示了拒绝,政府也就由于政教分离的原则无法强迫作为宗教法人的靖国神社。1999年小渊惠三内阁时期,时任官房长官野中广务曾明确表示,要探讨把靖国神社从宗教法人改组为“特殊法人”,进行分祀。但一直没有成为现实。
另一方面,关于修建国立战殁者追悼设施。2001年的小泉内阁时代,成立了“思考追悼和祈祷和平的纪念碑等设施的恳谈会”,一年后提交了建议报告,认为有必要修建非宗教的国立战殁者追悼设施。结果也没有具体落实。
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有像美国阿灵顿公墓那样的国立战殁者祭奠慰灵设施。虽然日本也有靖国神社附近的“千鸟渊战殁者墓苑”,用来作为安置身份不明或无法交接的遗骨的设施。但实际上很难说它是在国家管理之下的战殁者慰灵设施。
基本概况
・位置 东京都千代田区九段北,与皇居北侧的“北之丸公园”相邻。从地铁“九段下”站徒步5分钟可到达。
・运营主体 战前由内务省和陆军省、海军省管理。战后改组为经东京都知事认证的民间宗教法人。现在主要依靠来自战殁者遗属、战友等的献纳金和大额捐赠等维护和运营。支持团体有靖国神社崇敬奉赞会(会长:前参议院议长扇千景)。
・祭神 这里供奉的“英灵”包括幕末至明治维新的志士、以及明治以来在日本国内外发生的各种事变、战争中殉国的军人、军属等。合祀总数达246.6万余人。
・主要祭祀活动 春季例行大祭(4月21~23日)和秋季例行大祭(10月17~20日)是最重要的祭祀活动。7月13~16日,结合日本自古以来的盂兰盆节,战后开始举办“御灵祭”。在8月15日的终战日这一天,并不举行特殊的祭祀活动。
简史
1869年(明治2年) | 为了祭奠凭吊在戊辰战争中牺牲的政府军阵亡者,明治政府在东京北九段地区建立了“东京招魂社” |
1879年(明治12年) | “东京招魂社”改称“靖国神社” |
1945年(昭和20年) | 太平洋战争结束,驻日盟军总司令部(GHQ)禁止政府支持国家神道 |
1946年(昭和21年) | 日本国宪法公布 |
1952年(昭和27年) | 旧金山和约生效。根据《宗教法人法》(1946年制定)改组为宗教法人 |
1959年(昭和34年) | 千鸟渊战殁者墓苑完工 |
1969年(昭和44年) | 自民党向国会提交了将靖国神社纳入国家管理的《靖国神社法案》(后来成为废案) |
1978年(昭和53年) | 前首相东条英机等甲级战犯被合祀 |
1980年(昭和55年) | 政府发表了统一见解,表示以公职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无法否定违宪的嫌疑” |
1985年(昭和60年) | 中曾根首相在终战纪念日以公职身份参拜。8月7日出版的《朝日新闻》刊载了“靖国问题”特辑。8月14日,中国政府首次正式表示对参拜靖国神社的忧虑。修改1980年的政府统一见解。 |
2006年(平成18年) | 小泉首相以公职身份在终战纪念日参拜,这是日本现职首相21年来的第一次。 |
以历次战争分类计算的靖国神社合祀人数
明治维新 | 7,751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4,850 |
西南战争 | 6,971 | 济南事变(*6) | 185 |
日清战争 | 13,619 | 满洲事变(*7) | 17,176 |
台湾征讨 | 1,130 | 支那事变(*8) | 191,250 |
北清事変(*9) | 1,256 | 大东亚战争(*10) | 2,133,915 |
日俄战争 | 88,429 | ||
合计 | 2,466,532 |
(注)战争的名称和合祀人数依据靖国神社资料
合祀的甲级战犯
东条英机 | 陆军大将 | 首相・陆军大臣 | 东京审判中判处绞刑 |
广田弘毅 | 外交官 | 首相・外相 | 绞刑 |
土肥原贤二 | 陆军大将 | 奉天特务机关长 | 绞刑 |
板垣征四郎 | 陆军大将 | 中国派遣军总参谋长 | 绞刑 |
木村兵太郎 | 陆军大将 | 缅甸方面军司令官 | 绞刑 |
松井石根 | 陆军大将 | 华中方面军司令官 | 绞刑 |
武藤章 | 陆军中将 | 陆军省军务局局长 | 绞刑 |
平沼骐一郎 | 司法官员 | 首相・枢密院议长 | 无期徒刑 |
白鸟敏夫 | 外交官 | 驻意大利大使 | 无期徒刑 |
小矶国昭 | 陆军大将 | 首相・朝鲜总督 | 无期徒刑 |
梅津美治郎 | 陆军大将 | 关东军司令官 | 无期徒刑 |
东乡茂德 | 外交官 | 外相・驻德、驻苏大使 | 有期徒刑20年 |
永野修身 | 海军大将 | 海军大臣 | 判决前病死 |
松冈洋右 | 外交官 | 外相 | 判决前病死 |
参拜记录
天皇参拜靖国神社
昭和天皇从战后不久开始,每隔数年参拜一次,总计8次。1975年11月21日最后一次参拜之后,停止参拜。平成天皇即位后没有参拜过靖国神社。
战后历任首相在任期间的参拜记录
(4月为春季例行大祭,10月为秋季例行大祭)
东久迩稔彦 | 1次(1945年8月18日) |
币原喜重郎 | 2次(1945年10月23日,11月20日) |
片山哲 | 无 |
芦田均 | 无 |
吉田茂 | 5次(1951年10月18日,1952年10月17日,1953年4月23日,10月24日,1954年4月24日) |
鸠山一郎 | 无 |
石桥湛山 | 无 |
岸信介 | 2次(1957年4月25日,1958年10月21日) |
池田勇人 | 5次(1960年10月18日,1961年6月18日,11月15日,1962年11月4日,1963年9月22日) |
佐藤荣作 | 11次(1965年4月21日,1966年4月21日,1967年4月22日,1967年4月22日,1968年4月23日,1969年4月22日,10月18日,1970年4月22日,10月17日,1971年4月22日,10月18日,1973年4月22日) |
田中角荣 | 5次(1972年7月8日,1973年4月23日,10月18日,1974年4月23日,10月19日) |
三木武夫 | 3次(1975年4月22日,8月15日,1976年10月18日) |
福田赳夫 | 4次(1977年4月21日,1978年4月21日,8月15日,10月18日) |
大平正芳 | 3次(1979年4月21日,10月18日,1980年4月21日) |
铃木善幸 | 9次(1980年8月15日,10月18日,11月21日,1981年4月21日,8月15日,10月17日,1982年4月21日,8月15日,10月18日) |
中曾根康弘 | 10次(1983年4月21日,8月15日,10月18日,1984年1月5日,4月21日,8月15日,10月18日,1985年1月21日,4月22日,8月15日) |
竹下登 | 无 |
宇野宗佑 | 无 |
海部俊树 | 无 |
宫泽喜一 | (没有证实是否去参拜了) |
细川护熙 | 无 |
羽田孜 | 无 |
村山富市 | 无 |
桥本龙太郎 | 1次(1996年7月29日) |
小渊惠三 | 无 |
森喜朗 | 无 |
小泉纯一郎 | 6次(2001年8月13日,2002年4月21日,2003年1月14日,2004年1月1日,2005年10月17日,2006年8月15日) |
安倍晋三(第1次组阁) | 无 |
福田康夫 | 无 |
麻生太郎 | 无 |
鸠山由纪夫 | 无 |
菅直人 | 无 |
野田佳彦 | 无 |
安倍晋三(第2次组阁) | 1次(2013年12月26日) |
(*编辑部根据靖国神社的记录等制作而成。数据截至2014年3月)
名词解释
・“玉串料” 所谓“玉串”,是指用白纸缠绕的杨桐树等常绿树的树枝,在结婚仪式或者法事等神道仪式中,由参拜者或神职人员进奉到神灵前。如果是委托神社代为祈祷,则向神社奉纳相应的费用以代替玉串本身,费用名为“玉串料”。
・“私人身份参拜、公职身份参拜” 围绕私人身份参拜还是公职身份参拜的议论有很多,很难明确区分。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受关注的是首相和阁僚、国会议员们参拜的情况。比如,前首相中曾根在以公职身份参拜的时候,为了不违反宪法规定的“政教分离原则”,没有进奉在神道仪式中常用的“玉串”,而是用公费支付了一般性“献花”的费用。至于私人身份参拜的例子,前首相三木武夫就明确表示了所谓的“三木四原则”——即去参拜时①不使用公车,②私人支付玉串料,③不使用公职职衔,④随行不带公职人员。但这也只是当时三木首相的个人言论,并非政府官方见解。
・“千鸟渊战殁者墓苑” 1959年由国家修建的公墓,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三番町。这里长眠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于国外的战殁者中无法移交给遗属的35.8万余具遗骨。2013年10月,来日本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克里和国防部长哈格尔造访了该公墓并向公墓献花。
・“游就馆” 是在靖国神社内设立的用于展示英灵的遗物、资料和战争中使用过的武器等物品的设施。1882年开馆,1945年9月曾被关闭,1986年重新开放。对于从满洲事变(1931年)到战争结束为止的日本对外战争政策,游就馆是以肯定基调加以展示和解说的。
・“镇灵社” 1965年在靖国神社内正殿南侧兴建的一个小神社。供奉祭祀着自幕末以来的战争和动乱之中死去的人中没能合祀到靖国神社正殿里的日本人,以及全世界的战争阵亡死难者。2013年12月,安倍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时,既参拜了正殿,也参拜了镇灵社。
(nippon.com编辑部制作)
安倍晋三 中国 日中关系 小泉纯一郎 中曾根康弘 韩国 三木武夫 首相 日韩关系 甲级战犯 靖国神社 东京审判 国家神道 战争责任 参拜 东条英机 昭和天皇 驻日盟军总司令部 GHQ 合祀 游就馆 玉串 例行大祭 招魂社 大村益次郎 违宪 分祀 战争结束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