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柔道 未来何在?
社会 文化-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柔道界面临的4大危机
今天,日本柔道陷入了危机状态。这场危机包括4个方面,即“竞技水平的危机”、“日本国家女队的危机”、“体罚引发的危机”和“安全危机”。
首先,“竞技水平的危机”,是指日本的柔道竞技水平已不堪再称作世界最强了。由于女子柔道率先在欧州被列入竞技运动,因此在它成为1992年巴萨罗纳奥运会比赛项目时,日本女队在任何级别比赛中都没有拿到冠军。但现在在世界锦标赛、奥运会等各级别的比赛中冠军层出不穷。另一方面,男子柔道自1964年进入奥运会以来,就一直是日本队的拿手好戏,在世锦赛和奥运会中摘金夺银所向无敌,即便是实力稍逊一筹的选手,只要入选国家队,就会被人认为“揽金理所当然”。
但是,2009年在荷兰鹿特丹举办的世界锦标赛上,男子柔道首次遭遇金牌一无所获的尴尬,2012年的伦敦奥运更是创下了奥运金牌零的苦涩纪录(日本队教练均为筱原信一)。
俱乐部活动中,体罚是当然之举
然而去年(2012年)12月,包括参加伦敦奥运的一流选手在内,15名女子柔道选手向日本奥林匹克委员会(JOC)检举揭发了日本女队教练园田隆二向队友施加暴力行为一事。园田教练因此辞职,目前,由第三者组成的委员会对此事展开了询问调查并提交了建议书,要求全日本柔道联盟(全柔联)实行彻底改革。
所谓的暴力行为,主要是体罚。在日本,从初中到大学盛行有异于一般体育俱乐部队形式的俱乐部活动,特别是柔道,几乎不存在俱乐部活动以外的选手。而柔道的强校中,长期以来体罚已成家常便饭,教练人员多半将其作为理所当然之事。输了挨巴掌,遭“别练柔道了,滚吧”之类的恶言谩骂,甚至还出现“上学有什么用,别学了”等对私生活横加干涉的情况。
遗憾的是,许多教练人员都对“体罚令俱乐部实力强大”深信不疑,在体罚中成长起来的选手们,在引退后成为教练时,或许是希望为自己运动员时期经历的一切作出合理的解释,也对自己手下的运动员施加体罚。这种恶性循环已经顺理成章,日本女队的教练园田隆二,就是以这种方法执教日本女柔的。
不过,必须注意的是,“日本国家女队的危机”和“体罚引发的危机”属于不同层次的问题。此次揭发了暴力行为的15名运动员,都是国家队的人选,她们一路过关斩将,奠定了现在的地位,所以几乎从无体罚的经历 。而且,日本国家队,无论男女,都是以取得与教练同等的或更高的成绩(奥运冠军)为目标的,所以向来贯彻了教练和选手处于同等立场这种绅士淑女协定。
原女柔国家队教练园田的行为,有必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他犹如对待中学生那样,以“蠢猪”、“笨蛋”这类的粗话脏话辱骂队员。《奥林匹克宪章》的《奥林匹克基本原则》中明确阐述道:“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在于重视维护人类的尊严,促进建立一个和平的社会”,显然,体罚与辱骂是与“维护人类的尊严”相抵触的行为。
全柔联缺乏危机感
有关柔道的“安全性”问题,在“全国柔道事故被害者之会”公开披露真相之前,其详细情况廖为人知。该会指出,28年里有114名儿童死亡;而且据说还有很多大脑丧失功能的植物人以及受严重后遗症之苦的脑功能残疾者。
这些危机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问题曝光后,全柔联不是置若罔闻就是事后慌忙应付。对伦敦奥运的“惨败”,全柔联原强化委员长吉村和郎除了解释说原因在于“选手意志力变得薄弱”之外,没有公布任何正式的失败原因总结报告。
伦敦奥运结束后的去年9月,某女柔选手就教练的辱骂、暴力行为,与全柔联进行了商量,但全柔联宣布继续留任园田做教练。其后,园田道歉,双方和解。然而,当该选手在比赛中赢得冠军后,园田对自己的暴力行为毫无反省之意,扬言“能夺金牌完全归功于自己严格的指导”。为此,15名女柔选手联合以匿名形式向JOC揭发,并在2013年1月通过媒体报道,昭然若揭。听说这就是整个事情的经过。
有关安全危机,在“全国柔道事故被害者之会”向媒体投诉之前,全柔联就采取了从预算中筹措“慰问金”给被害者的做法,所以他们应该对实际情况已有相当程度的把握,但是却没有制定出根本性的对策。
只对取胜感兴趣
如今柔道界被认为处于“危机” 之中,这也 “不过是媒体的渲染”——这就是全柔联的见解。如果没有“全国柔道事故被害者之会”和女柔选手的揭发投诉,除了比赛成绩之外,恐怕对危机本身不会有所认识吧。
迄今针对这种危机,全柔联表面上的对策是要“普及正规的柔道”。所谓“正规的柔道”主要是指攻防时抓对方柔道服的手法,选手互相抓住对方的袖子和领子。在法国等国家,这种方法用“传统”来表现,但日本以外的选手,特别是在和日本人比赛时,他们会用抓住背部或袖口以及擒抱的方法。日本的柔道界将这种手法称为“JUDO”,有一种打心眼里厌恶的倾向。同时,“正规的柔道”中还包括了礼法。
这些都与体罚和安全问题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危机只是抓住袖子和领子的手法及礼法的紊乱;轻视体罚和安全问题,源于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即认为“因为是武道,所以理所当然”。
人们认为,这种风气的形成,与日本的选手培养方法不无关系。如果是体育俱乐部队,要收取学费,所以教练人员对受伤问题格外小心,一旦施加体罚并被家长传到外面,必会殃及俱乐部的经营。然而在日本,小学生是在包括“讲道馆(*1)”在内的街区练功场或“体育少年团(*2)”接受柔道入门教育的,学费每个月仅1000-3000日元,再贵的话,就会暗中遭受风言风语的议论。因而,优秀的教练人员只能通过“在比赛中取胜”来维护名誉,于是不由得滋生了依赖于体罚以及对体弱儿童有欠考虑等情况。
而且,全柔联已成为一个培养参赛选手的组织,专注于从小学到大学的各类全国性比赛中发现有实力的青少年儿童,将他们作为指定选手派遣参加国际比赛。可以说“取胜”,是它唯一的兴趣所在。
柔道界的结构问题
其实,日本的柔道界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陷入分裂的危机。当时因学生柔道联盟要求退出全柔联而发生了历时4年的纠纷,最终以本家讲道馆和以讲道馆为基础设立的竞技组织全柔联的完全分离为主要条件,双方达成了和解。
然而此后,全柔联会长上村春树同时又接任了讲道馆馆长之职,两个组织的权利分割变得有名无实。无论在竞技上还是事故问题上,无法作出适时有效的对应、进行开明的讨论,其主要原因正在于此。媒体还报道称全柔联存在着用途不明的金钱问题。人们正注视着权力一手独霸问题的解决,因为它是克服危机的关键。
另一方面,尽管面临今天的种种危机,但日本每天几乎都在进行大大小小的各种柔道比赛,学练柔道盛行全国,而且也不乏优秀的教练人才。笔者相信,如果坚决实行组织机构的改革,那么柔道界必能摆脱危机。
(2013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