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东京举办“东山魁夷诞辰110周年展”

文化

2018年是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诞生110周年,为纪念这位享誉世界的日本画家,京都于8月29日开始举办“东山魁夷诞辰110周年展”,之后该展还将从10月24日开始在东京举行,让当代观众一饱大师笔下的自然美景。

“东山魁夷诞辰110周年展”除了展示《残照》、《路》、《绿色回响》等代表作外,还有东山耗时10年为奈良唐招提寺御影堂※创作的“障壁画”(一种室内的装饰壁画——译注)等约80幅作品,从中回顾东山魁夷这位堪称“国民风景画家”的大师在90年的人生岁月中走过的道路。

※御影堂——安置寺院开山祖师佛像“御影”的佛堂。唐招提寺的御影堂内供奉着鉴真的坐像。

《路》,1950年,东山魁夷,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藏

《残照》,1947年,东山魁夷,东京国立近代美术馆藏

《绿色回响》,1982年,东山魁夷,长野县信浓美术馆 东山魁夷馆藏

2018年正值日中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除了3幅代表作以外,还在展厅仿制了“御影堂”,在里面原样展示与中国有着深厚渊源的唐招提寺的御影堂障壁画。主办方称:“御影堂即将开始修理,今后几年即便去唐招提寺也无法看到障壁画。这次是近距离观赏御影堂内部原貌的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鉴真是唐朝高僧,为了传授佛教前往东瀛,但五次泛海甚至失明,经历千难万险,直到第六次终于到达日本。怀着对鉴真大师深深的敬畏之情,东山他开始着手障壁画制作。他前往日本全国各地搜集素材,揣摩着失明的鉴真最想看到的日本风景,以明丽的色彩绘制了《山云》、《涛声》。1978年日中和平友好条约缔约之前日本人访问中国还非常困难,即便如此,他先后3次前往中国,走访山川古迹,并用中国水墨画的笔触,绘制了以鉴真的故乡扬州为题材的《扬州熏风》以及《桂林月宵》、《黄山晓云》,前者是鉴真第6次东渡前逗留了1年的桂林的风景,后者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黄山的风光。

唐招提寺御影堂障壁画《山云》(部分)1975年,东山魁夷,唐招提寺藏

唐招提寺御影堂障壁画《涛声》(部分) 1975年,东山魁夷,唐招提寺藏

在障壁画的制作过程中,东山又心生了一个全新主题,那就是在他的另一件代表作《绿色回响》里可以看到的“有白马的风景”。而白马只出现在东山构思障壁画的1972年的作品中,据说他后来曾表示,那是对自身“祈祷”的具体表现。这次展示的《绿色回响》是在原作下落不明10年之后重新绘制的作品。

会期

  • 京都,8月29日~10月8日(京都国立近代美术馆,京都市)
  • 东京,10月24日~12月3日(国立新美术馆,东京都港区)

东山魁夷(HIGASHIYAMA Kaii,1908~1999年)

东山魁夷肖像画(1984年,75岁)摄影:日本经济新闻社

1908年生于横滨市。在东京美术学校(现在的东京艺术大学)专攻日本画。后留学德国,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因二战爆发而中断留学,应征入伍。二战结束后,1947年他的代表作《残照》荣获日展金奖,他随后绘制了东宫御所及皇居新宫殿的壁画,成为近代日本著名的风景画家之一。

后来他还访问中国,搜集创作素材,花费10年时间绘制了68幅唐招提寺御影堂障壁画。犹如维米尔、毕加索那样,他也以喜欢蓝色而闻名;而且同样执着于蓝色的丹麦皇家瓷器制造厂还为他的代表作制作过陶制版画。他被评为“真诚地面对自然,经过反复思考后最终形成的艺术世界,具有反映日本人自然观和心境的普遍性”(《东山魁夷诞生110周年展》资料)。他也是散文家,著有大量图文并茂的作品。

唐招提寺

奈良时代,以平城京为中心兴起的佛教宗派南都六宗之一“律宗”的总寺院。遣唐使时代,鉴真放弃高僧的地位前往东瀛,但五次渡海失败,第六次才终于成功抵达日本。为给学习戒律的僧侣们提供修行的地方,759年在奈良市五条町鉴真亲自开始主持兴建这座寺院,为佛教在日本的普及发挥了重大作用。供奉在御影堂里的鉴真像作为日本最古老的肖像雕刻,被指定为日本国宝。

撰文:nippon.com日本网 编辑部 山根春香

图片提供:《东山魁夷展诞生110年展》

标题图片:《东山魁夷展诞生110年展》海报(左:京都展,右:东京展)

中国 日本画 东山魁夷 唐招提寺 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