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之家——來自建築家伊東豐雄的訊息
社會 文化-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重新探尋建築原點的項目
東日本大地震已過去兩年時間。在海嘯中遭受了重創的沿岸地區,廢墟清理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然而,搬遷到臨時住宅中的人們仍然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和肉體負擔,失去社區的災民們日趨孤立的問題也已經變得越來越嚴峻。
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災害,建築家能夠做些什麼呢?
為了回應這樣的聲音,地震發生後不久,建築家伊東豐雄先生就迅速行動起來,在過去兩年間堅持圍繞兩個項目開展了許多相關工作。一是作為顧問參與制定了岩手縣釜石市的重建計劃;二是向隈研吾、妹島和世、內藤廣、山本理顯等建築家發出呼籲,共同成立「歸心之會」,創建了「民眾之家」。
顧名思義,「民眾之家」就是民眾的集會場所。據說,看到災民們被迫在臨時住宅中忍受孤獨的煎熬,伊東先生下定決心——「要創造一個場所,讓失去家園的人聚在一起,吃喝談笑,相互撫慰心靈」,並且希望「大家以民眾之家為據點,共同暢談應該如何建設自己的家園」。
東日本大地震破壞了基於近代合理主義和市場經濟價值觀建立起來的城市和建築,也從根本上嚴重動搖了相關的社會體系。面對這一慘狀,伊東先生不禁向自己提出了一些根本性的問題——「建築是什麼?建築是為誰、為何而生?」。「未來的建築必須改變」。「民眾之家」凝聚了他這種毅然決然的意志。
目前,岩手縣和宮城縣分別建成了三座「民眾之家」,還有多座尚處在建設途中。儘管每座建築的設計各有差異,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來源於建造者和使用者的共同思考。各位建築家傾聽了居住在臨時住宅中災民的要求,產生共鳴的設計者、學生、施工者和居民們齊心合力完成了建造工作。換言之,「民眾之家」也是「出自民眾之手、為民眾而生」的建築。
榮獲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金獅獎(場館獎)
在2012年舉辦的第13屆威尼斯雙年展的國際建築展中,岩手縣陸前高田市的「民眾之家」亮相日本館。主題是「建築,能否在此實現(architecture. possible here? home-for-all)」。展覽以模型為中心,採用紀實手法介紹了約1年時間的討論和製作過程,展示了將近120個方案模型最終凝聚為一個建築的形態。該展示內容被評價為「超越了單純建造建築物這一層次的建築」,日本館獲得了最高榮譽金獅獎。
在參展之前,擔任日本館總策展人的伊東先生指示乾久美子、藤本壯介和平田晃久三位年輕建築家共同開展陸前高田市「民眾之家」的設計工作,並邀請原籍該市的攝影家畠山直哉也參與其中。多名建築家共同設計一個建築的情況極其罕見。因為每一名建築家都追求獨出心裁,如果讓他們共同建造一個建築,很可能造成理念不明確,最終形成一個妥協和退讓的產物。然而,伊東先生大膽地要求年輕建築家們「深入展開討論」,並為他們的交流保駕護航。
通過數量龐大的方案模型和模型上標注的意見,我們就能想像那幾位身負重託的年輕建築家們曾經的苦惱。無數的想法被釋放出來,因為不能達成共識,就又回到了起點。平田先生回憶道:「剛開始,三個人都在比拼個性,希望在建築的形式中創造新東西——這種意識一直在空轉。我們似乎都忽視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建築如何才能被災區接受。」
超越自我的意志創造建築
臨時住宅的負責人菅原Mikiko女士的出現為打破僵局帶來了轉機。原本計劃是要建在臨時住宅用地上,但菅原女士卻說「我發現了一個好地方」,將大家帶到了她所說的新地方。那是海嘯沖毀一切後形成的平地與阻擋了海嘯步伐的山崗交界之地,只要登上這片微微隆起的坡地就能看到大海。據說菅原女士「希望在這裏建造一個標誌性的建築,將分散在陸前高田各處的社區再次聯繫起來」。
平田先生表示「我感到能將人們聚集起來、兼顧「社會的起源」與「建築的起源」的方案正呼之欲出」。「當我們意識到建築需要承擔的作用和共同的目標後,討論過程中不再出現對立,一躍邁進到了最終方案的階段」。
完工後的建築,四周佇立著眾多根直徑約60cm的粗大原木,建築本身聳立其中,構成了如同望樓一樣的形態。從遠處觀望也十分醒目,象徵著重建新生的19根支柱選材自因海水倒灌造成土地鹽鹼化而枯死的當地樹木——「氣仙杉」。一樓建有廚房和配備了柴火爐的土坯房,還有簡易坐席,二樓建有小巧的和式房間,外圍建造的螺旋狀樓梯一直通向眺望臺。
小巧玲瓏的空間彷如纏繞在柱子上一般自然連貫,室內與室外的界限十分朦朧,光看圖紙或照片始終難以想像這種獨特的構造。不過,只要身臨其境,就能感受到那種不可思議與舒適愜意。據說,這種空間結構來源於針對聚會方式與人們活動的細緻觀察。
伊東先生評價稱:「儘管之前不知道最終會得到什麼效果,但在通過交流對話逐步推進建設的過程中,他們三人超越了作為建築家的自我意識。」這既是融入了建築家鮮明個性的建築,卻又並未受到個人創意的束縛,實現了更加完美的效果。這一過程讓人聯想起多人接力創作的「連歌(兩人以上交互吟詠和歌上句和下句的詩歌形態——譯註)」。
如果沒有大地震這樣一種特殊背景,就不可能誕生「民眾之家」。不過,或許可以說,我們通過這一過程向全世界傳遞了一個普遍性的課題——「建築為誰、為何而生」。
伊東先生表示:「與2002年以個人身分在威尼斯雙年展上獲得金獅獎相比,此次獲獎更令我倍感欣喜。」
我們甚至可以認為,3.11以後,日本人的內心深處萌生出了重視人際關係的心理變化。
正因為如此,揭示建築潛在可能性的做法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撰文:加藤純(建築作家)
攝影:KODERAKEI
東日本大地震 臨時住宅 海嘯 建築 畠山直哉 伊東豐雄 民眾之家 岩手縣陸前高田市 向隈研吾 妹島和世 內藤廣 山本理顯 歸心之會 威尼斯雙年展 乾久美子 藤本壯介 平田晃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