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設計師喜多俊之訪談——「享受生活」

財經 文化

以義大利著名家具製造公司卡西尼的「眨眼椅(Wink Chair)」等聞名於世的產品設計師喜多俊之,為我們談了「設計」在日本災後重建中至關重要的作用及其魅力和前景。

喜多俊之 KITA Toshiyuki

環境及產業設計師。1942年生於大阪。1969年在義大利米蘭和日本開始製作活動。之後,從家具、家電、機器人到日常用品,設計的產品遍及眾多領域。其作品被紐約近代美術館、巴黎國立近代美術館等世界各國美術館收藏。近年,除了在新加坡、泰國、中國擔任政府的設計顧問外,還致力於將設計與日本傳統工藝相融合,這是他自1968年開始作為畢生追求堅持至今的事業。2011年,榮獲了義大利授予設計師個人的最高獎Compasso d`Oro 設計獎「Carriera Internazionale獎」。

Design不是「構思」,而是「設計」

——您活躍在世界各國設計領域,是否感覺不同國家對待「Design」也有所不同嗎?

「現在,亞洲興起了Design熱潮。有的地方甚至舉國上下在推進Design事業。特別是中國,提出了『Design是新的資源』理念,1,000所以上的大學設置了Design專業課程,現在,有60多萬學生在學習Design。」

AQUOS C1 / 2001
SHARP (Japan)
PHOTO : Luigi SCIUCCATI

「在中國,以往以OEM作為經營中心的企業,如今正奮力造出自己公司的品牌,Design變得十分引人注目。在巨大的市場背景下,Design也日趨活躍。韓國也同樣出現了Design熱,設立了大型Design中心,首爾雄心勃勃地意欲成為遠東的Design中樞都市。Design、市場、經濟,存在三位一體的內在聯繫,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亞洲各國,可以感到Design愈發活躍的變化。」

「中國將Design寫做『設計』。實際上,世界的Design大國義大利,在表示Design的義大利語『Disegno』一詞中,也含有『設計』之意。然而在日本,說到Design,常常被理解為『匠心、構思』,日本企業說到Design,似乎只限於外觀、顏色。因此,特別是在大型企業,『Design』的地位低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地步,真是非常遺憾。」

「雖同是亞洲國家,對Design,中國理解為『設計』,日本卻理解為『匠心、構思』。這樣的認識差別,令人深思。」

——在日本,圍繞Design的環境是不是比較嚴峻?

「是的。我認為,Design的目的之一,是為人們提供生活、工作等的良好活動空間,便於人們利用。但是,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在很長時間裏沒有得到改善。家居狹窄是一個重要的原因。狹小的屋子裏塞滿了家電、家具,猶如儲藏室一般。無法請人來家中做客,想配置優雅物件的心情隨之變得淡薄,進而導致日本的室內裝飾產業,特別是家具行業陷入毀滅狀態。也許日本人的存款確實很多,但豐富充實的生活卻在迅速喪失。我覺得這對日本來說也是一個危險信號。」

「無論如何Design需要日常生活作土壤。日本是將出口作為立國之本的,所以必須向海外提供優質產品,然而如此這般的生活方式,我擔心人們會喪失好壞優劣的判別能力。」

日本的傳統工藝,海外評價甚高,國內面臨危機

——掙扎在財政危機之中的義大利,還堅守著Design大國的地位啊。

「實際上義大利沒有大型的Design學校。近年的義大利Design,可以說是來自於生活的。義大利人的家就是待客或做客的沙龍,人與人的交流場所。於是,在家裏配置優雅物品、把家布置成人生的美好舞臺這種心情便油然而生,這就成為了Design的土壤。」

「但是,日本往昔也曾有過那樣的美好生活。過去日本製造的東西都極盡Design之能事。比如古老的民宅、塗漆的木碗、所有的日常用品等都設計精美,而且從環境的角度來看也非常出色。日本曾是生態文化成就卓著的國家。」

WAJIMA / 1986
OHMUKAI-KOSYUDO (Japan)
PHOTO : Nob FUKUDA

「這些日本的傳統產業,特別是工藝品,在世界上享有盛譽,可是在國內卻面臨著消失的危機。其原因就是蝸居般屋宇造成的生活衰退。」

「我也是因為想防止傳統產業的消失,從40多年前起,與地方的工匠們一道開始了『我也Design,一起製作』的工作,但卻難如所願。即使製作了產品,也培育不出『購買傳統優質物品享受生活』的市場。對於傳統產業為何衰退這一問題,我曾有過一番苦思冥想,結論就是『沒有市場』這一單純的理由。所以,要重振日本的Design及成為其基礎的傳統產業,我們就必須從『享受生活』開始。」

富足充實的生活,需要優質的Design

——日本的生活,有可能復興嗎?

「我認為日本的前途是光明的。經濟低迷至此,看不到復甦跡象,那麼就只剩下一條路可走,即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以此促進經濟的發展。重建生活就會擴大內需,經濟也理應隨之復甦。日本的住居環境,已經衰退到了不可再衰退的地步,而且這又是產業界未曾涉獵的領域,所以很有發展潛力。」

「首先,把狹小的日本房屋翻新擴大一下將會如何呢?如果使用少量的存款進行改建翻新,等待我們的是夢境般的生活。40多年前的義大利和德國,就是這樣取得成功的。韓國也設定了最低居住標準,想藉此來保證寬敞的居住空間。」

橫臥在代表作之一SARUYAMA(猴山之意——譯註)上的喜多。據說這是根據他在大分縣高崎山觀賞猴子時的感受、即坐著躺著都舒適自在而設計的。40多年前推出了雛形,1990年開始在世界上暢銷不衰。

「日本如果也通過翻建來拓寬居住空間,很可能會發生急劇的變化。現在的日本,不是不能過上富足的生活,而是沒有去作而已。」

「生活方式變了,Design就有了基礎環境,再加上人才也很豐富,情況可能會迅速好轉,就是這麼簡單。有意識地享受無比寶貴的人生,只要實現這一點,於願足矣。」

——享受生活!你的家鄉大阪,是最具這種強烈意識的吧?

「是啊。大阪的文化傳統有一點拉丁風格,又有傾吐真言的社會歷史特徵。從這個意義上講,也許易於掀起生活革新的浪潮。大阪的政治也在發生著變化,我寄期望於這種『變化』。」

根本在於全力以赴的「產品製造」

——換個話題,您是何時開始對Design感興趣的?

「相當早了。大約是國中生的時候。當時Design一詞非常新鮮,我想知道它『到底是什麼?』有一種戰後的新興職業的印象。在孩子的心裏,最初的感受就是『啊,能看到時代的最尖端!』、『我也想在時代的最前列看看!』」

「我認為Design的工作與廚師極為相似。通過對材料的加工,為人們送上喜悅,這一點是相同的。另外,需要關懷和體貼,可能也是Design與料理的相似之處。Design也必須以有限的材料,給人以最大的滿意,由此才會產生價值。」

——nippon.com是面向海外傳播日本資訊的網站,您認為必須以怎樣的觀點對外宣傳「日本」呢?

「首先決不應該忘記,我們日本有著得天獨厚的美麗自然。繽紛的四季讓日本的山水草木風景如畫。還有它的歷史與文化遺產,也是日本的珍貴資源。在文化資源中,產品製造──並非製造出的產品本身,而是製造產品的心態──那種『傾注全力於精美產品製作』的強烈意識,挑戰產品極限的精神,我認為這才是日本自豪於世界的獨特文化。」

「這不僅體現在傳統工藝品製作上,包括最近的高科技產品在內,體現在所有的『日本製造』產品之中,產品中凝聚著技術人員和設計人員的精神。這是我們必須要永遠堅持下去的。」

「如果問我日本的工藝和海外的有何不同,我的回答是『全力以赴精益求精之心』。今天,日本的經濟環境十分嚴峻,但只要有這種『心』,就一定會重新結出豐碩的果實。」

「現在,亞洲的年輕設計師們,特別是中國、臺灣、韓國的未來的設計師們,正通過網路注視著世界的Design。從這個意義上講,Design已沒有國界。正因為如此,必須保持日本的獨創性。也就是說,日本的這種『傾注全力』的姿態尤為重要。」

採訪人:原野城治(一般財團法人JAPAN ECHO代表理事)
攝影:大瀧格
協助攝影:公益財團法人日本Design振興會

Aoya / 2005
Aoya / 2005

Ceremony Space / 1986
Ceremony Space / 1986

Pewter Collections / 1994
Pewter Collections / 1994

Wakamaru / 2002
Wakamaru / 2002

Multi Lingual Chair / 1992
Multi Lingual Chair / 1992

Wink / 1980
Wink / 1980

Two Points Watch / 1991
Two Points Watch / 1991

Tronco / 2007
Tronco / 2007

Aquos Custom / 2003
Aquos Custom / 2003

產品製造 設計 輪島塗 喜多俊之 產品設計 傳統工藝 SHARP AQUOS 卡西尼 眨眼椅 日本紙 革新 生態文化 design 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