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資料庫

日本的人口目標——「50年後維持1億人口」

社會 生活

日本政府在6月通過的《經濟財政運營及結構改革基本方針》中,首次提出「50年後(本世紀60年代)維持1億人口」的國家目標。作為目前的基本方針,決定將通過提高出生率來緩解人口下降,而不採用開放移民政策的方式。

人口加速減少,老齡化社會不可避免

日本政府的財政經濟諮詢會議下設的有識之士會議「選擇未來」(會長為日本商工會議所所長三村明夫),在5月中旬的中期報告中告誡稱,「今後50年社會人口繼續下降已成既定事實」,「按照目前的出生率水準,50年後日本的總人口將減少到8,700萬人,人口規模只有目前的三分之二。而65歲以上的老年人比例達到40%,日本將迎來前所未有的人口老齡化社會。」

即使到2030年,日本的總和生育率(一名女性在育齡期間生育的子女總數)迅速回升到2.07這個保持人口長期穩定所需的水準,50年後日本的人口仍將減少到1億人左右。預計至少要到80年後的本世紀90年代中期,人口下降的趨勢才能得到控制。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女性和老年人的就業問題得不到根本性的改善和解決,那麼最為悲觀的情況,就是2013年的6,577萬勞動適齡人口(​​15歲以上具有勞動能力的全部就業和失業人口)將在2060年下降到3,795萬人,較目前減少42%。已有預計顯示,即使生育率在2030年回升至2.07,且日本女性能像瑞典女性那樣參與工作,退休年齡比現在(60歲退休)再延長5年,2060年日本的勞動適齡人口仍將減至5,500萬人左右。

「人口負擔」和「經濟規模的收縮循環」

如果對加速減少的勞動力人口的放任不管,對徘徊不進的生產率棄置不顧,日本經濟就難以實現持續成長。經濟規模一旦收縮,就容易受到海外經濟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這樣恐會增大短期性的經濟波動。

另外,勞動適齡人口的比例降低,贍養人口多於勞動人口時,「人口負擔」將成為經濟成長的包袱。而急劇的人口下降使國內市場的經濟規模日趨縮小,導致投資吸引力減弱,也難以孕育通過人員的積聚和交流帶來的創新。經濟規模一旦開始收縮,往往會陷入「收縮循環」步步萎縮的境地。

此外,地方經濟也將受到嚴重影響。按照目前地方城市向大城市的人口移動情況來推算,2040年896個市鎮村(占全體的49.8%)的20-39歲女性人口相比2010年將減少50%以上,而且2040年人口總數不到1萬人的市鎮村將達523個(占全體的29.1%),人們擔心這些地方政府會有「消失的可能性」,東京及周邊都市的人口老齡化不可避免。

日本正面臨著國家消亡的危機,阻止「人口的急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才是唯一出路。

重點面向「兒童」分配資源,以求改變現狀

這份中期報告呼籲迅速地進行制度、政策和人們的意識改革,強調「必須創造環境,讓年輕一代和下一代能夠在優裕的環境中結婚並生兒育女」;要改變日本的未來,惟有這個選擇,這才是「未來的選擇」。報告還提出了「1億人口」的國家目標,即「50年後擁有1億人口規模,力爭未來繼續維持穩定的人口結構」。

三村會長在記者會時強調,「日本社會保障的資源分配和國外相比,明顯偏向於老齡人。今後必須提高針對年輕人的支出,有效地重點推進70歲退休等老齡化對策,並要在少子化對策上實現大膽突破」。委員會表示將依照這個思路在年底提交一份最終總結報告。

有關少子化指標的國際比較

日本 法國 瑞典 美國
女性平均初婚年齡 29.2
(2012)
30.8
(2011)
33.0
(2011)
25.8
(※)
女性第一胎生育
平均年齢
30.3
(2012)
28.6
(2006)
29.0
(2011)
25.1
(2005)
非婚生子女比例
(2008年)
2.1% 52.6% 54.7% 40.6%
長時間工作人數的比例
(每週49小時以上)
(2012年)
總計22.7%
男性31.6%
女性10.6%
總計11.6%
男性16.1%
女性6.5%
總計7.6%
男性10.7%
女性4.2%
總計16.4​​%
男性21.8%
女性10.2%
男性的家務育兒時間
(2006年)
1:00 2:30 3:21 3:13

(※)美國的數據為2006年到2010年間的平均值
出處:「選擇未來」委員會

報告指出,改變未來的一個步驟,是推進安倍經濟政策,擺脫經濟長期停滯不前的困局,儘早步入長期穩健發展的軌道,這點極為重要。特別是到本世紀20年代後半期,日本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一批人都將超過75歲,老齡化人口占三成以上,而人口快速下降,因此報告還認為,日本必須以舉辦東京奧運帕運的2020年為目標,採取有效措施,阻止日益嚴重的「少子化和高齡化」趨勢。

改革的五張「處方」

報告開出了應該重點改革和變革的5張「處方」。

1﹒完善育兒環境

一對夫婦理想的子女數是2.4人,而目前實際上只有1.7人(*1)。加大對第三胎以上的生產以及育兒教育等少子化對策的推進力度,提供理想的生兒育女環境,使出生率恢復到2.0的水準。加倍投入的生育支援資金,不由下一代,而是由這一代人來負擔。少子化對策,應從以往的生產和育兒支援,擴展到更大的範圍來,立足於「兒童福利政策」這個新視點進行重新研究,從「投資未來」的角度出發予以進一步充實和完善。

2﹒向世界敞開經濟的大門,以「獨創性思維創造新的價值」,實現持續不斷的發展

經濟的發展是維持國民生活水準的必備條件。開放且靈活的制度改革,能夠喚起人們連續不斷的創新,引起日新月異的產業結構變革,促進產業企業的「新陳代謝和年輕化」。建設一個開放的國家,凝聚世界的人才、物資、資訊、資金,讓世界經濟的成長和發展為己助力。此外日本國民還應積極探討並戰略性引進海外高級人才。

3﹒構建一個讓人人發揮自身能力的社會

改正改變男女的工作就業方式,創造良好環境,讓婦女育兒工作兩不誤,消除女性在25歲以後到30歲年齡段出現的就業率M型曲線現象。要對工作到70歲退休的人,以「新勞動適齡人口」加以重新認識,從而使健康的老年人能夠更加活躍於社會。

4﹒推進富於當地特色的地區戰略

以打破常規的新思維,充分有效地利用當地資源(農業、旅遊等),就地創造工作機會。將市區集中建設在中心地區,力圖實現集中型行政服務管理和刺激地區經濟的活力。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企業總部所在地,形成戰略據點城市,從而抑制人口向東京的單方面流出以及東京一極集中現象。

5﹒確保安全基礎

繼承發展日本歷史和風土人情中固有的傳統文化、審美意識和價值觀,樹立日本品牌。通過對國際社會的貢獻、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等,保持日本在世界的地位,源源不斷地向世界各國傳遞日本的資訊。

標題圖片:時事通信photo提供

(*1) ^ 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的《出生動向基本調查》(2010年6月1日)。根據厚生勞動省發表的人口動態統計,截至到2013年的總和生育率為1.43。

出生率 老齡化社會 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