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是「祖國」?ーー兩岸三地迥異的認同語境
政治外交 臺灣香港- English
- 日本語
- 简体字
- 繁體字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九七回歸」後每年一度的「十一國慶」,成了香港人接觸「祖國」最多的日子。今年香港迎來了特區成立後的第20個國慶日,(本文撰寫時間點)「祖國」的高頻率呈現,當然也是預料中事。從升旗禮向「祖國」致敬到國慶晚會的《歌唱祖國》;從大小店舖的「國慶酬賓」到電視螢幕上的國歌國旗,一幕幕構成了「九七」後最殊異的一道新風景。短短20年,「祖國」的語境在香港煥然一新,然而香港市民的「祖國觀」是否已真的改變?再環視兩岸,無論是定義,還是用法,對「祖國」的認知,如今卻依然迥異。
藉香港今年特殊的年份,來省思一下兩岸三地圍繞「祖國」的諸多弔詭現象,當有助於理解這三個社會複雜微妙的國族認同。
何謂「祖國」?追溯「祖國」一詞語的來源,可以發現早在《大明一統志》(1461年)裡,就有了「默德那國,即回回祖國也」的記載。不過,這個「祖國」,顯然只有「故土」的意思。到了百年前的清末,負笈東瀛的秋瑾寫下了「頭顱肯使閒中老,祖國寧甘劫後灰」(〈柬某君〉),此時的「祖國」意指「祖籍所在之國」。隨著現代國家的建立,「祖國」逐漸與民族主義緊密相連。
中國大陸使用「祖國」的弔詭現象
其一、「祖國」這個辭彙在大陸「異常」地被高頻率使用,並經常性地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名詞。
「祖國」本應是離鄉背井的僑民或從母體被隔離出來的社會,對自己母國的一種富認同情感的稱謂。而住在本國的人即使存在這樣的認知,放眼世界,在和平時期還常常使用「祖國」的並不多見,尤其在民主社會裡。這是因為在本國使用「祖國」一詞時,其語境大多帶有濃厚的民族主義色彩。
除了兩岸三地,筆者也曾在日本和美國生活過,根據自己的經驗,不論在日本還是美國,「祖國」並不是常用語,也就是說,很少聽到住在日本或美國的本國人或主流媒體使用「祖國」這個詞語。以日本爲例,嚴密說來,即使在已是和平年代的今天,也有極少數日本人喜歡使用「祖國」替代「日本」一詞,這些人大多被視爲異端、民族主義意識強烈的「右翼」人士,而在日本社會的理解,「右翼」人口通常不會超過人口的百分之五。無論如何,二戰結束後的日本政府既不會大肆要求學校對學生灌輸「愛國」思想,也不會經常性地以「祖國」代替日本來使用,在美國的狀況其實也很類似。
其二,大陸社會在使用「祖國」的另一個弔詭用法,是不僅官方、媒體,甚至公家場合常常自稱「祖國」,面對港澳「同胞」及海外華僑的時候更是如此,對臺灣「同胞」也是高度頻繁地使用。然而,以臺灣爲例,在現實裡,臺灣人即使與大陸進行交流,幾乎不稱對方為「祖國」,形成交流過程中的尷尬場面。
其三,大陸在使用「祖國」時也常出現自相矛盾的用法。一方面傾向將「祖國」與擁有黃河、長江、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連接,另一方面卻又在十一國慶時「祝祖國六十八歲生日快樂!」究竟這是一個有五千年文化歷史的「祖國」,還是只有六十八年歷史的「祖國」呢?這或許是大陸社會將「祖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經常性地重疊使用所產生的弔詭現象。
九七「前」香港的「祖國」語境
香港在「九七回歸」之前,尤其是「回歸」議題還沒有浮現的八十年代以前,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處在一個比較鬆散的環境裡,因而「祖國」這個概念在香港社會也顯得比較多元。
在長達一個半世紀的英國殖民地時期,儘管英國也有善用香港人身份的特殊性來處理與中國的關係,不過卻也沒有在香港大行其道地灌輸「你是大英子民/臣民」的「國民教育」。因此,那個時候的香港人即便上的是英文學校、拿的是「英國屬土公民護照」(BDTC,後來改為「英國[海外]護照」BNO),但幾乎不存在「我是英國人」的意識。就「祖國」這個概念而言,港英政府既沒有透過教育或社會宣傳、強行推動「英國是我們的祖國」這樣同化意味濃厚的政策,香港華人也幾乎不把英國視爲「祖國」。
九七「後」香港的「祖國」語境
「九七回歸」之後香港社會的「祖國」語境大爲改觀,整個趨勢是大陸對「祖國」用法的延伸,即「祖國」概念的「大陸化」。由北京掌控的香港特區政府爲了讓「香港人心回歸」,從回歸初期開始,便在學校也在社會推動一系列的「國民教育」,以強化香港市民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效忠。
香港特區政府推動的「國民教育」,是由公民教育委員會負責統籌,該委員會並與青年事務委員會於2004年成立了「國民教育專責小組」,專門負責國民教育的推廣。其主要分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主要具體工作除了製作多種宣傳品,包括「認識國旗、國徽、國歌」單張、《認識祖國》資料冊、《認識一國兩制》問與答小冊子與漫畫版,以及「我是中國人」親子版外,還在全港十八區大型商場及政府大樓舉行大型的「國旗、國徽、國歌巡迴展覽」,並組織資助「青年內地考察團」等。
二十年來浩浩蕩蕩的「國民教育」工程,加上「祖國」概念趨向單一化,使香港民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認知乃至國家認同有了明顯的變化。包括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香港市民對中國大陸發展意見調查)、學友社(中學生國民身份調查)等多項有關國民身份認同的調查結果,都不約而同地顯示了香港民衆的「中國人」身份意識在2009年之前處在不斷上昇的趨勢。筆者與香港大學民意計劃於2005年至2007年連續三年合作舉辦的跨國民調中,香港部分也顯示了此一特徵(參照表一)。
表一 香港民眾對自己身份認同的認知
選項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
是香港人 | 15.5% | 13.3% | 21.2% |
是中國人 | 28.1% | 33.0% | 21.7% |
是香港人也是中國人 | 55.9% | 53.0% | 56.3% |
其它 | 0.4% | 0.8% | 0.7% |
註:1.本問題是:請問您覺得自己是香港人,是中國人,還是兩者都是?
2.「其它」包括不知道、難說、無反應。
資料來源:根據林泉忠博士與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2005年至2007年11月同時舉行的電話調查結果。
調查以18嵗以上的香港居民為對象,每次分別成功收集了逾1000份有效問卷。
當然,這種變化,並不純粹是國民教育雷厲風行的結果。回歸後香港與大陸在經濟上快速的一體化,大陸的經濟成就,都是促進港人在回歸之後尤其是前十年「中國人」意識增強,以及對「祖國」即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認同感提升的主要因素。
表二 香港民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祖國」認知(2007年)
選項 | 比率 |
---|---|
認同 | 89.0% |
不認同 | 8.3% |
其它 | 2.8% |
註:1.本問題是:您認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是您的祖國嗎? 2.「其它」包括不知道、難說、無反應。
資料來源:根據林泉忠博士與及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於2007年11月合作舉行的電話調查結果。調查以18嵗以上的香港居民為對象,成功收集了逾1000份有效問卷。
至於2008年之後香港社會的身份認同又再次出現逆轉的趨勢,則是另一個故事了。
戰前臺灣社會的「祖國」語境
與香港相似,臺灣也經歷過包括割讓在內的主權變更與殖民地的時代,因此不難想像在臺灣社會的「祖國」語境也出現另一番的弔詭現象。
作爲身份認同研究的現代派學者,筆者大致上將具普遍性身份認同形成的時期設定在步入近代之後,臺灣社會摸索自我國族意識或身份認同,也始於相同時期。「近代」在臺灣社會的語境裡指的是「日本時代」。殖民統治者在臺灣實施的同化政策採漸進式,包括語言也是採雙語教學,直至中日戰爭爆發,在雷厲風行的「皇民化運動」下,才開始實施全面的同化政策。
此一時期臺灣社會的認同結構,臺灣研究的日本大家若林正丈教授將臺灣的社會菁英分爲三類。第一類是「祖國派」,國族認同上的坐標指向中國大陸,代表人物包括蔣渭水、王敏川、蔡惠如等;第二類是「臺灣派」,視「唐山過臺灣」的漢人已落地生根,遂以臺灣為家,並以建設理想的臺灣社會為目標,指標性人物包括林獻堂、蔡培火、林呈祿等;第三類則是「日本派」,聚集在以辜顯榮爲首的「臺灣公益會」的社會菁英,強調臺灣已成爲日本領土,臺灣人當以「做日本人」為認同取向,積極向日本同化。不過,此三類的界線未必涇渭分明,跨界者或持雙重認同乃至多重認同者也不在少數。
1945年「光復」,臺灣社會在身份認同上的建構被推倒重來。當時負責接收及初期治理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提交的《臺灣省教育復員工作報告》中就開宗明義地指出新教育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將日本人時代的皇民化變成祖國化」。行政長官陳儀也在臺灣中學校長會議上指出「過去日本的教育方針是以實行『皇民化』運動為宗旨,對此今後我們要施行『中國化』運動」,並強調要將「祖國化政策」落實到全臺灣。此時的「祖國」,毋庸置疑,指的是中國大陸及已在那裡建立的中華民國。
戰後臺灣的「祖國化」運動與「中國人」認同的建構
戰後初期的「祖國化文化運動」有兩大形態,對臺灣社會國族認同的重構產生深遠影響。
其一,在臺灣社會確立「中國國家權力文化」,也就是樹立新國家與新政權正當性的象徵符號。內容包括升掛「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齊唱國歌「三民主義」、變更或恢復中國國籍、全面恢復使用中國名,更改包括臺灣各地現仍處處可見的「忠孝」・「中山」・「中正」・「南京」・「民族」・「民權」・「民生」等街道、地名等等。
其二,「國語意識形態」的確立。還沒赴臺的陳儀在抗戰剛結束後的1945年9月2日發表針對臺灣語言教育的言論,開門見山地説明「我赴臺後將著手國語教育,讓臺灣同胞瞭解祖國的文化」。對國語教育的高度重視,也反映在後來官方對方言的限制,因而出現「獨尊國語、壓制方言」的現象。隨著意識形態化國語政策的強制推行,國語在臺灣的普及,短期間內已達到相當高的水準。不僅明顯高於抗戰結束前大陸普及國語的成效,也遠遠高於1949年後同時期大陸推行普通話的成果。事實上,1970年代以後即使是相同方言的臺灣家庭,在家裡等私人場所自然使用國語的現象早已見慣不怪,在同一時期的大陸實為少見。
「祖國化文化運動」到了1960年代,因應中共在大陸推動的「文化大革命」,遂由另一波強調中國認同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所承接。誠然,無論是「祖國化文化運動」還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兩蔣時期設定的「祖國」坐標,清晰地指向包括中國大陸的中華民國。透過這兩個文化運動,配合長期的「中國化」教育的成果,「中國人」意識成功地在臺灣社會扎根,並延續至1990年代。
根據臺灣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於1993年1月在臺灣所舉辦的民調結果,顯示48.5%的受訪者認同自己是「中國人」、32.7%回答「是臺灣人也是中國人」,兩者加起來存在「中國人」意識的臺灣民衆高達八成。但是,之後在臺灣社會新出現的「本土化」浪潮中,居於主流的「中國人」意識迅速萎縮,並在1990年代末被「臺灣人」意識所取代,此趨勢仍延續至今。
當今臺灣社會的「祖國」認知
1990年代後的臺灣社會,在「民主化」與「本土化」交叉進行的大時代變革中,對「祖國」的認知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今日臺灣人的心中,大致上存在著兩個「祖國」。一個仍然是「中華民國」,只是這個「中華民國」還存在兩種相異的理解,即包含大陸或不包含大陸,太陽花世代對「中華民國」的認知多傾向後者,在此意義上,「中華民國」純粹只是國號了。當今臺灣社會主流,則是將與大陸作政治切割的「臺灣」本身視爲自己的「祖國」。
根據筆者參與的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於2013年9月所進行的「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六期第四次調查:國家認同組」的調查結果,當問到「如果有人問您的祖國是哪裡,請問您會怎麼回答?」時,如表三所示,超過四分之三的臺灣受訪者將臺灣定位爲自己的「祖國」,其次是不足兩成的「中華民國」,較爲模糊而各自定義不一的「中國」不到百分之三,而焦點的視「中華人民共和國」爲祖國的臺灣民衆,只有百分之零點一,比臺灣的「陸配」所占臺灣人口的比例還少。
表三 「中國崛起飛躍期」臺灣民眾的「祖國」觀(百分比)
2013年 | |
---|---|
臺灣 | 76.7 |
中華民國 | 18.1 |
中國 | 2.9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0.1 |
其他 | 2.5 |
不瞭解題意 | 1.4 |
不知道 | 1.1 |
拒答 | 6.0 |
註:問題為:如果有人問您的祖國是哪裡,請問您會怎麼回答?
資料來源:根據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於2013年9月所進行的「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六期第四次調查:國家認同組」。該調查之受訪對象為18歲及以上之臺灣民眾,所成功獲取的樣本數為1,952人。
從「中心——邊陲」的視角來看,如果說香港「祖國觀」的變遷是「中心」對「邊陲」的結構性國家壓力下的無奈選擇,那麼臺灣的自我「祖國化」,或許可以理解爲一種自主的「去邊陲化」現象。
標題圖片:孫中山、蔣中正、毛澤東像(攝影:beibaoke、dacchi、wonderland/ PIXTA)